8月4日~5日,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在哈爾濱巴彥縣、木蘭縣、通河縣、延壽縣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調研。他強調,要研究市場變化,加強市場營銷,調整種植結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陸昊指出,玉米臨儲制度改革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格下調對農民經營性收入增長帶來挑戰,靠國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增收的老路走不通了。但同時,要看到國內農產品消費升級的廣闊市場空間,綠色、有機等高品質食品、乳制品、畜牧產品需求明顯上升,也為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帶來了致富新路徑。
當前,要發揮龍江農產品品質好的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前提調整種植結構,要向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參展展銷會與市場主體對接。
要強化農產品營銷,廣泛運用點對點、集團和個人定制、全生產過程展示性營銷、眾籌、微商等多種互聯網營銷方式,培育地理標志產品,以及通過合作社聯合銷售、特許經營等形成品牌,把營銷做到消費者的最終端產品。
要調整種植結構,促進食品工業發展,并通過培育壯大以各類農產品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業帶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形成良性循環。企業研發方向要突出食品營養性和充分利用屬地優勢農業資源。
據統計,上半年黑龍江省種植結構調整優化,全省玉米面積調減1041萬畝,水稻面積基本穩定,大豆、小麥、雜糧雜豆、馬鈴薯、經濟作物、飼料飼草作物面積總體增加1000多萬畝。
黑龍江三大品種糧食加工業全面盈利
今年以來,黑龍江全省糧食加工企業總體運行趨勢向好,加工量、產值、銷售收入和利潤等指標大增,水稻、玉米、大豆三大品種加工業實現全面盈利。上半年,全省糧食加工企業累計加工1204萬噸,同比增加268萬噸;實現產值361.7億元,同比增加58億元,增幅19%;產品銷售收入344.4億元,同比增加50億元,增幅17%。
目前,該省糧食加工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據了解,水稻年加工能力30萬噸及以上的企業開工率有所提高,加工量、利潤等主要指標同比大增,運行狀況總體好于水稻加工業平均水平。全省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加工、銷售量大增。淀粉、酒精、乙醇生產企業全部實現扭虧為盈,產品實現銷售收入79.8億元,同比增加29.8億元。非轉基因大豆油銷售價格上漲,企業加工量、工業產值、銷售收入、利稅有所增加。
此外,該省強力推動玉米深加工大項目建設,盛龍酒精45萬噸和成福集團42萬噸擴建項目,京糧集團、山東阜豐、四川鴻展100萬噸等項目陸續開工,寧夏伊品和象嶼(綏化)150萬噸等項目正在籌備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糧油市場報 2017-08-0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