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褚時健打造的“褚橙”,潘石屹打造的“潘蘋果”,柳傳志打造的“柳橙”......這些農產品品牌的出現,讓這些水果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都是橙子蘋果,卻有了天壤之別的身價。
有人說,你的產品距離成功的距離只是差了一個品牌。當前社會,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刻不容緩,農產品也不例外,可是很多人卻依舊忙著只顧生產,對農產品品牌的打造卻是一頭霧水。
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孫立武:
咱們挑選了三個國家,他們的農產品品牌有著不同的特點。首先帶您去日本轉一轉。日本非常狹長,有效的耕地面積少,所以日本農業走的是小而精的道路。在農產品生產方面,日本對其大小、粗細、形狀都有確切的規定。例如,在蔥的種植中,從品種選育到生長的不同時期都制定了一套規范,要求每棵蔥從長短、粗細、顏色都要符合統一的質量要求。正是由于這種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標準化的生產程序,決定了日本農產品的高品質定位,比如神戶牛肉,入口即化,價格很高,國際知名。
再去看法國,法國是歐洲大陸上的大國,歷史悠久,農產品品牌在世界范圍內可以算是發展最有特色、最為成功的。法國人是這么做的,從品牌認證出發,以質量認證為基礎,從嚴格質量管控和政府扶持入手,對農產品品牌進行發展。比如法國的AOC葡萄酒,對土地、品種選擇、種植釀造方式、儲存、標識、酒精含量等都作出了嚴格的規定。有了認證的農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就多了一層信任,對農產品品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再來說一下美國,美國是農業強國,他的科技創新水平、傳媒營銷水平、專業化經營都具有明顯的優勢,他們農業的特點就是專業化經營,其中協會對于品牌創建和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在美國,很多協會注重將質量和服務放在首位,完善數字化、信息化的產銷管理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積極尋求國家間的品牌合作,使其品牌多樣化,并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消費者,適當調整了產品的口味。隨便舉個例子,在中國喝的可樂和美國喝的可樂味道不一樣,就是這樣的原因。
說到這,咱們要明確一個觀點,咱們帶您去國外轉轉,并不是說國外的就是好,而是為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咱們中國農業歷史悠久,咱們國家有著令人羨慕的吃苦耐勞、種植技術精通的農民群體,咱們需要的是學習他國,因地制宜,走符合國情的品牌化道路,探索合適自己的發展戰略。
概括起來說,日本、法國、美國農業品牌化給咱們帶來的啟示有:打造優質的產品,需要強化標準體系,真正實現從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質量控制,讓人吃著放心;要學會切入差異化、提高品牌識別度,用外在形象彰顯和提升內在價值,讓人吃的開心;要學會借力超越自我,采用現代傳媒手段對農產品品牌形象進行塑造和宣傳,提升品牌市場認知度,讓消費者用的舒心。您看,放心、開心、舒心,做好了這三點,我們的農業、農產品離著品牌化就是一步的距離,從而走上自主品牌的發展之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 2017年8月2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