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要啥來啥。正當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種糧大戶武佩坤因土地承包期將至為農田投入猶豫不決的時候,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講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時,就像看透了他的心思一樣,明確提出“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边@無疑給他吃了顆定心丸,可以放心大膽地擼起袖子加油干了。
隨著2016年中央“兩辦”《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的下發和實施,我省廣大農村便拉開了土地“三權分置”的改革大幕。到目前,已基本構建出所有權歸村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歸新型經營主體的新格局。這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我國農村改革的又一項制度創新,初步實現了農村土地的規?;⒓s化經營,提升了土地的產出效益。
也許是升級來得太快。土地的責權利明確后,少數人把“三權”分置,誤解為責任分家。如經營者要平整田埂溝坎,打破地界實現集中連片經營,而承包者卻擔心將來找不回自家地塊,不予支持;又如經營者想在流轉土地上建設必要的農業生產、附屬、配套設施,卻難以得到“確權”;再如村集體覺得被“空置”了,徒有虛名,因此對土地不聞不問,放棄本應具備的調整、監督等權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理應是全體村民的共同事業,本不該出現這種有干的、有看的,還有掣肘的怪現象。
要想消除這種怪現象,首先就要學懂弄通“三權分置”的深刻內涵。它在劃清三方責權利關系的同時,也理順了農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調動千軍萬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綱領大政。各方除獲得了相應權利和利益外,作為“利益共同體”的三方,有責任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一切符合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做法,都理應得到響應和支持,三股力量攥成一個拳頭,合力推進鄉村振興。
俗話說:“大河水漲,小河滿?!睂嵤叭龣唷狈种?,三股繩擰成一股為現代農業出力,本身就是一條“三方共贏”的康莊大道,理解透了,自然就會鼎力相助。如土地承包期問題,經營者想要從事高效農作物種植,就需要整理土地、涵養土壤、建設基礎設施等,這些都需要時間來作為保障。如果承包者滿足了經營者的時間需求,那么隨著經營者效益的提高,承包者土地流轉的收入也自然會水漲船高。即便是流轉期滿后,經營者不再承包土地,那這些設施完備、提質增效的土地也會“物歸原主”,豈不是皆大歡喜。因此,在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大業面前,三方不應只顧眼前小利,而應放開眼界,圖謀長遠大利。要想“三力合一”,必先“三心合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遼寧日報 2017年11月07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