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連步將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推動農業生產性服務發展”的相關建議。他表示,要緊緊圍繞促進產業發展,引導和推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發展各類農業服務,大力開展面向廣大農戶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是實現農業產業興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
在我國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時期,隨著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農業迫切需要回答好“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問題。當前,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初具規模,據農業部數據顯示,當前我國主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家庭農場已達87.7萬家、農民合作社193萬家、產業化經營組織41.7萬家。“誰來種地”的難題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如何種好地”的難題越發突出,這就需要通過發展專業、系統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來解決。
萬連步表示,一方面龐大的新型農業經營群體需要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支撐。另一方面在在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的同時,以普通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仍是農業的基本經營方式。要將他們納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必不可少。
“農業生產性服務的規范和標準化,事關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發展,是質量興農戰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但農業產業鏈條長,涵蓋不同行業,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品種、不同服務環節的農業服務,還缺乏相應的標準和規范。加之服務主體的千差萬別,對農業服務的監管仍存在諸多空白。相關服務機構、組織、企業不斷涌入農業服務領域,也缺乏相應門檻約束,風險性增大,農民權益保障也存在盲點。”萬連步說。
針對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萬連步建議,一要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建設,規范農業服務組織發展。盡快明確各類農業服務組織的功能定位,特別是對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和提供種子、農資統配統送的服務組織建議設立準入門檻或進行資質認證,對農業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提出指導性意見,進一步保障農戶權益,推動質量興農戰略規劃的實施。
二要鼓勵支持涉農企業參與農業生產性服務。萬連步建議,通過扶持政策,吸引龍頭企業發揮技術與服務優勢,以及現有的服務網點和人才優勢,參與建設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參與建設農資、農技、農服“一站式”農業服務平臺、示范基地和各類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等。發揮企業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充分吸納小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服務鏈條橫向拓展、縱向延伸,促進各主體多元互動、功能互補、融合發展。
三要推動公益性服務機構和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的融合發展。萬連步建議,加快完善公益性、經營性服務組織間的合作機制,鼓勵農技推廣機構人員為農業服務組織提供服務、技術指導。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農業服務企業和經營性服務組織在特色農產品產區建立示范田、示范園,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