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時間點的臨近,脫貧攻堅工作逐漸進入深水區,如何科學推進脫貧攻堅,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河北干部群眾正在向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沖刺,目的是讓河北地區310萬貧困人口實現“全面小康”。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目前,河北條件好一點的貧困地區已先期脫貧,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脫貧工作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這就需要我們清醒認識脫貧攻堅的艱巨性、復雜性,找準“貧根”,對癥下藥、靶向治療。
農村要發展,土地是關鍵。加快農村發展,自然離不開土地,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就是要在土地上做好文章,利用好土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富民產業。近年來,國家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的投入很大,但貧困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產業發展問題,脫貧產業發展不上去,精準脫貧目標也就很難實現,精準扶貧成果也不會鞏固。只有扶出“產業”,精準扶貧才算扶到了家,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也才能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脫貧攻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增進人民福祉,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前,河北省還有62個貧困縣、7366個貧困村、310萬貧困人口。這些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差,經濟社會發展滯后,致貧原因復雜,過去“一招管用”“一舉多得”的做法已難以奏效,脫貧難度很大。為此,我們必須圍繞土地下功夫,切實立足土地資源優勢,堅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游則游,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幫助貧困地區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盡最大努力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好地帶動貧困群眾致富。
毫無諱言,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產業扶貧支撐,而培育發展富民產業,重在“授人以漁”,必須尊重農民意愿,尊重自然規律、市場規律。目前,河北省已在脫貧攻堅“三大片區”分別明確了產業布局:在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大力發展核桃、蘋果、紅棗等特色林果經濟,在黑龍港流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大力發展節水種養業和設施蔬菜,在環首都脫貧攻堅示范區加快發展有機農業、休閑旅游、冰雪體育等綠色低碳產業。我們可以預見,有了產業,扶貧也就會產生足夠的內生動力,必將實現農民多渠道創收增收。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一場輸不起的攻堅戰,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不容絲毫懈怠。當下,河北已經明確了全省脫貧攻堅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吹響了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我們必須強化決戰決勝意識,幫助貧困群眾不斷提高脫貧“造血”能力,引導他們堅決擯棄“等靠要”依賴思想、淡化“貧困意識”,積極參與到脫貧創業中來,同時也要積極整合各種社會外力,合力攻堅,共同做好做足貧困地區的土地文章,以富民產業的發展推進精準脫貧,讓貧困群眾早日擺脫貧困的苦日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北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