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浙江省海鹽縣用考核獎勵機制激發基層治水活力

[ 作者:晏利揚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10 錄入:吳玲香 ]

江南水鄉,河網密布;流域末梢,缺乏來水。曾幾何時,有水皆黑,有水皆臭是浙江省海鹽縣水環境的真實寫照。 

2015年,全縣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水質考核優秀,縣控以上1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全面消滅Ⅴ類水質,南北湖斷面水質成為嘉興市唯一的Ⅱ類水質。

今年14月,全縣7個市控及以上斷面中,Ⅲ類水及以上斷面占比85.7%,位居嘉興全市第一。全縣54街道的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考核首次全部達到合格以上水平。

海鹽水環境的改變,源于將全縣105個村(社區)河道監測點水質納入考核范圍。村村來治水,月月設擂臺,極大地激發了基層治水的積極性。

治水后進變先進 養豬大村變化大

白墻黛瓦倒映河中,小橋流水環繞田園。這戶人家院里的小房子原來是豬圈,對面那戶人家外面的平房也是。不養豬后都重新粉刷了,并在外墻畫上了墻繪。走在劉莊村中,村里的專職文化管理員劉燕不時指點以前養豬業發展的印記。但眼前干凈整潔的景象,很難讓記者把它跟家家戶戶都養豬的村莊聯系起來。

劉莊村位于海鹽縣經濟開發區西北,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有6252300余人。2014年前,全村 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有200多戶,是遠近聞名的養豬大村。

可以說全村95%的人家都養豬。村黨總支書記萬金觀說,養豬量多的那幾年,村委會邊上的灣里橋港河岸兩邊都是違章搭建的豬棚,河面覆蓋了養豬污染物、水草和垃圾。

改變從2014年開始。那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發出五水共治動員令。海鹽縣迅速出臺了《海鹽縣鎮(街道)、村(社區)鎮級以下河道監測點水質季度考核試行辦法》,將全縣9個鎮(街道)、99個村(社區)的河道監測點水質納入考核范圍,后擴大到全縣105個村(社區)。

依據考核辦法,海鹽又設立了水質季度優勝獎與進步獎。每季度安排120萬元獎金對水質考核排名靠前、水質改善明顯的村(社區)進行獎勵。

水質季度優勝獎取優于或等于Ⅳ類水且水質指數比上季度升高小于20%”的村(社區),各獎勵5萬元,每季度可獎勵15個村(社區);若沒有達到15個時,只獎勵符合條件的村(社區)。對于優勝村中的前3名,且水質達到Ⅲ類水的村(社區)再獎勵5萬元。

水質季度進步獎取排名前移大于3位、且水質指數比上季度有所降低的村(社區),最高限額10名,各獎勵3萬元。水質評價結果將每月通報一次,年底還要進行年度考核,并向社會公示。

當年第一季度,海鹽縣就向澉浦鎮南山村、武原街道金星村、百步鎮百聯村等14個監測斷面水質為Ⅳ類水及以上的村(社區)發放紅包,共計85萬元。

我們基本都在倒數十名以內,前年最差一次是102名。萬金觀說。

知恥而后勇。劉莊村最大的污染源就是養豬。對此,劉莊村結合嘉興市生豬養殖集中整治行動的要求,劃設了禁養區和限養區,對違章豬舍全部拆除,嚴格控制新的違章搭建。

如今,全村只保留了兩家規模養殖場,且這兩家養殖場也都縮減了養殖量,處理后的沼液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網。

我們去年水質考核已經進步到七八十名,今年又前進到60多名,還拿了好幾次水質進步獎。萬金觀說:原來大家都養豬,也不覺得臭。現在環境好了,村民們對幾百米外養豬場的異味還有意見呢。

一河一策繪戰圖 基層治水責任實

改變養豬的農業傳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多虧了我們村的第一書記親自督戰。萬金觀說。

原來,為強化基層治水責任,海鹽縣28名縣級領導干部、16名部門負責人以及61名鎮(街道)領導被派到全縣105個村(社區)兼任第一書記

第一書記通過三定直聯等活動,深入村(社區)組織調查摸底,開展入戶走訪和專題講課,與群眾面對面進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的政策宣講和解讀,將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形勢、任務和水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普及到基層。進而引導廣大群眾自覺發揚參與意識,指導、協調、幫助所聯系村推進五水共治工作。

劉莊村的第一書記正是海鹽縣委書記沈曉紅。在沈曉紅的帶動下,每周六,縣里機關單位、縣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都會來村里,和村里黨員干部共同開展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行動。

沈曉紅在劉莊村指導工作時要求,在清三河后要愛護河道,鞏固長效成果。同時,積極發動群眾支持三改一拆,下定決心拆除基本農田和河道兩側50米范圍內的違章豬舍。

有了第一書記的指導推進,劉莊村在解決養豬污染之后,又順利完成了全村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工作,并引導農民轉型發展葡萄種植等產業,開展美麗村莊建設。

第一書記們的指導下,海鹽縣105個村(社區)統一編制了清三河作戰圖并上墻公示。圖上標明黑臭河的位置、治理對策、責任河長、整治時間等要素,讓群眾對家門口的每一條河都了如指掌。

基層河長制的管理也更加規范,責任更加落實。

由于河網密布,海鹽鼓勵當地老黨員、承包組長、企業主擔任河長。

劉莊村有大大小小河流23條,其中鎮級河流3條,由縣經濟開發區領導擔任正河長,村干部擔任副河長;19條村級河道則由村干部和村里黨員擔任河長。

每條河道旁還設置了統一規范的河長制公示牌。每個村列入水質考核的河流旁,還要豎立一塊水質公示牌,用紅(劣Ⅴ類)、黃(Ⅴ類)、綠(Ⅳ類及以上)3種顏色分別表示水質狀況,每月對公示河道確定的點位進行采樣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及時更換公示內容,方便群眾對水環境整治的監督。

目前,海鹽全縣設立縣級河長29人、鎮級河長146人、村級河長1542人,其中有270家企業認領了150條(段)河道治理工作,實現了三級河長制深化完善工作。

村規民約促治水 環境還需眾人護

治水、護水的主體是群眾。在海鹽,這種觀念越來越為各級干部、群眾所認可。如何才能讓村民改掉長久以來的觀念和陋習,形成良好的治水、護水習慣?

在海鹽青蓮寺村村委會墻上,記者看到了村里的《村規民約》,其第四章美麗家園用了8個條款明確規定了諸如嚴禁向溝渠、河道丟垃圾、排污水;嚴禁亂扔病死畜禽;嚴禁亂扔農藥瓶等村民日常環保行為。

對違反村規民約的,村委會將酌情對行為人作出批評教育、公示通報、責成賠禮道歉、寫出悔改書、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失等相應處理決定。

澉浦鎮紫金山村也在開展五水共治后,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對村規民約進行了修改。全體村民是實施村水環境整治和清三河活動的主體,有義務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河道清潔活動,投資投勞。澉浦鎮黨委副書記、紫金山村第一書記徐麗說。

每個承包組長每年組織本組村民集中開展組內河道清潔活動,每戶每年必須義務投三工以上,或以資代勞。徐麗表示,將水環境整治措施等納入村規民約,明確每個承包組長定期召集本村村民集中開展組內河道清潔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村民治水的主體理念,增強了群眾在水環境治理中的自我管理意識。

目前,海鹽105個村(社區)通過村規民約,嚴明獎懲,進一步夯實水環境治理的基層基礎。不少村莊除明確對破壞水環境的行為,村(居)民委員會有權予以制止、要求限期改正、責令作出檢討外,還要收取50200元的清潔治理賠償。

對模范帶頭農戶,由村(居)民委員會進行表彰獎勵,進一步落實門前三包等長效管理機制,增強了農戶主體意識和監督意識,使治水、護水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為了實現長效管理,海鹽縣還建立了農村集鎮、村莊、道路、河道四位一體長效保潔機制,2014年全面推行市場化運作,不僅明確河長、保潔員等職責,所有村(社區)還在基層群眾中聘請保潔監督員,每天不定期對轄區水面進行巡查。

目前,海鹽全縣共有河道保潔隊伍11支、河道保潔人員375人、保潔船119艘,保潔監督員2638名。

村村來治水,月月設擂臺。兩年來,海鹽縣已有70余個村(社區)獲得水質考核獎勵資金900余萬元。

為進一步擴大水環境治理成果,結合近年來治水工作實際,海鹽縣政府近期對2014版鎮(街道)、村(社區)水質考核試行辦法進行了修訂與完善,并出臺了《海鹽縣鎮(街道)、村(社區)鎮級以下河道監測點水質考核辦法》。在原有村(社區)水質季度優勝獎、水質季度進步獎的基礎上,增設了水質年度上臺階獎和水質年度先進獎。

村(社區)水質每提升一個類別獎勵5萬元。年均水質達到Ⅲ類水的村(社區)為水質年度先進獎,列入年度通報表揚建議名單,并可在年度相關考核中適當加分。而對年度考核水質類別為劣Ⅴ類或者水質惡化嚴重的鎮(街道)、村(社區),除通報批評外,還將采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對責任領導追究相應責任等方式,督促責任主體整改和落實。

江南水鄉,河網密布;流域末梢,缺乏來水。曾幾何時,“有水皆黑,有水皆臭”是浙江省海鹽縣水環境的真實寫照。

2015年,全縣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水質考核優秀,縣控以上1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全面消滅Ⅴ類水質,南北湖斷面水質成為嘉興市唯一的Ⅱ類水質。

今年14月,全縣7個市控及以上斷面中,Ⅲ類水及以上斷面占比85.7%,位居嘉興全市第一。全縣54街道的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考核首次全部達到合格以上水平。

海鹽水環境的改變,源于將全縣105個村(社區)河道監測點水質納入考核范圍。村村來治水,月月設擂臺,極大地激發了基層治水的積極性。

治水后進變先進 養豬大村變化大

白墻黛瓦倒映河中,小橋流水環繞田園。“這戶人家院里的小房子原來是豬圈,對面那戶人家外面的平房也是。不養豬后都重新粉刷了,并在外墻畫上了墻繪。”走在劉莊村中,村里的專職文化管理員劉燕不時指點以前養豬業發展的印記。但眼前干凈整潔的景象,很難讓記者把它跟家家戶戶都養豬的村莊聯系起來。

劉莊村位于海鹽縣經濟開發區西北,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有6252300余人。2014年前,全村 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有200多戶,是遠近聞名的養豬大村。

“可以說全村95%的人家都養豬。” 村黨總支書記萬金觀說,養豬量多的那幾年,村委會邊上的灣里橋港河岸兩邊都是違章搭建的豬棚,河面覆蓋了養豬污染物、水草和垃圾。

改變從2014年開始。那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發出“五水共治”動員令。海鹽縣迅速出臺了《海鹽縣鎮(街道)、村(社區)鎮級以下河道監測點水質季度考核試行辦法》,將全縣9個鎮(街道)、99個村(社區)的河道監測點水質納入考核范圍,后擴大到全縣105個村(社區)。

依據考核辦法,海鹽又設立了水質季度優勝獎與進步獎。每季度安排120萬元獎金對水質考核排名靠前、水質改善明顯的村(社區)進行獎勵。

水質季度優勝獎取“優于或等于Ⅳ類水且水質指數比上季度升高小于20%”的村(社區),各獎勵5萬元,每季度可獎勵15個村(社區);若沒有達到15個時,只獎勵符合條件的村(社區)。對于優勝村中的前3名,且水質達到Ⅲ類水的村(社區)再獎勵5萬元。

水質季度進步獎取“排名前移大于3位、且水質指數比上季度有所降低”的村(社區),最高限額10名,各獎勵3萬元。水質評價結果將每月通報一次,年底還要進行年度考核,并向社會公示。

當年第一季度,海鹽縣就向澉浦鎮南山村、武原街道金星村、百步鎮百聯村等14個監測斷面水質為Ⅳ類水及以上的村(社區)發放“紅包”,共計85萬元。

“我們基本都在倒數十名以內,前年最差一次是102名。”萬金觀說。

知恥而后勇。劉莊村最大的污染源就是養豬。對此,劉莊村結合嘉興市生豬養殖集中整治行動的要求,劃設了禁養區和限養區,對違章豬舍全部拆除,嚴格控制新的違章搭建。

如今,全村只保留了兩家規模養殖場,且這兩家養殖場也都縮減了養殖量,處理后的沼液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網。

“我們去年水質考核已經進步到七八十名,今年又前進到60多名,還拿了好幾次水質進步獎。”萬金觀說:“原來大家都養豬,也不覺得臭。現在環境好了,村民們對幾百米外養豬場的異味還有意見呢。”

一河一策繪戰圖 基層治水責任實

改變養豬的農業傳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多虧了我們村的‘第一書記’親自督戰。”萬金觀說。

原來,為強化基層治水責任,海鹽縣28名縣級領導干部、16名部門負責人以及61名鎮(街道)領導被派到全縣105個村(社區)兼任“第一書記”。

“第一書記”通過“三定直聯”等活動,深入村(社區)組織調查摸底,開展入戶走訪和專題講課,與群眾面對面進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的政策宣講和解讀,將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形勢、任務和水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普及到基層。進而引導廣大群眾自覺發揚參與意識,指導、協調、幫助所聯系村推進“五水共治”工作。

劉莊村的“第一書記”正是海鹽縣委書記沈曉紅。在沈曉紅的帶動下,每周六,縣里機關單位、縣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都會來村里,和村里黨員干部共同開展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行動。

沈曉紅在劉莊村指導工作時要求,在“清三河”后要愛護河道,鞏固長效成果。同時,積極發動群眾支持“三改一拆”,下定決心拆除基本農田和河道兩側50米范圍內的違章豬舍。

有了“第一書記”的指導推進,劉莊村在解決養豬污染之后,又順利完成了全村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工作,并引導農民轉型發展葡萄種植等產業,開展美麗村莊建設。

在“第一書記”們的指導下,海鹽縣105個村(社區)統一編制了“清三河”作戰圖并上墻公示。圖上標明黑臭河的位置、治理對策、責任河長、整治時間等要素,讓群眾對家門口的每一條河都了如指掌。

基層河長制的管理也更加規范,責任更加落實。

由于河網密布,海鹽鼓勵當地老黨員、承包組長、企業主擔任河長。

劉莊村有大大小小河流23條,其中鎮級河流3條,由縣經濟開發區領導擔任正河長,村干部擔任副河長;19條村級河道則由村干部和村里黨員擔任河長。

每條河道旁還設置了統一規范的“河長制”公示牌。每個村列入水質考核的河流旁,還要豎立一塊水質公示牌,用紅(劣Ⅴ類)、黃(Ⅴ類)、綠(Ⅳ類及以上)3種顏色分別表示水質狀況,每月對公示河道確定的點位進行采樣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及時更換公示內容,方便群眾對水環境整治的監督。

目前,海鹽全縣設立縣級河長29人、鎮級河長146人、村級河長1542人,其中有270家企業認領了150條(段)河道治理工作,實現了三級河長制深化完善工作。

村規民約促治水 環境還需眾人護

“治水、護水的主體是群眾。”在海鹽,這種觀念越來越為各級干部、群眾所認可。如何才能讓村民改掉長久以來的觀念和陋習,形成良好的治水、護水習慣?

在海鹽青蓮寺村村委會墻上,記者看到了村里的《村規民約》,其第四章“美麗家園”用了8個條款明確規定了諸如“嚴禁向溝渠、河道丟垃圾、排污水;嚴禁亂扔病死畜禽;嚴禁亂扔農藥瓶”等村民日常環保行為。

對違反村規民約的,村委會將酌情對行為人作出批評教育、公示通報、責成賠禮道歉、寫出悔改書、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失等相應處理決定。

澉浦鎮紫金山村也在開展“五水共治”后,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對村規民約進行了修改。“全體村民是實施村水環境整治和‘清三河’活動的主體,有義務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河道清潔活動,投資投勞。”澉浦鎮黨委副書記、紫金山村“第一書記”徐麗說。

“每個承包組長每年組織本組村民集中開展組內河道清潔活動,每戶每年必須義務投三工以上,或以資代勞。”徐麗表示,將水環境整治措施等納入村規民約,明確每個承包組長定期召集本村村民集中開展組內河道清潔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村民治水的主體理念,增強了群眾在水環境治理中的自我管理意識。

目前,海鹽105個村(社區)通過村規民約,嚴明獎懲,進一步夯實水環境治理的基層基礎。不少村莊除明確對破壞水環境的行為,村(居)民委員會有權予以制止、要求限期改正、責令作出檢討外,還要收取50200元的清潔治理賠償。

對模范帶頭農戶,由村(居)民委員會進行表彰獎勵,進一步落實“門前三包”等長效管理機制,增強了農戶主體意識和監督意識,使治水、護水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為了實現長效管理,海鹽縣還建立了農村集鎮、村莊、道路、河道“四位一體”長效保潔機制,2014年全面推行市場化運作,不僅明確河長、保潔員等職責,所有村(社區)還在基層群眾中聘請保潔監督員,每天不定期對轄區水面進行巡查。

目前,海鹽全縣共有河道保潔隊伍11支、河道保潔人員375人、保潔船119艘,保潔監督員2638名。

村村來治水,月月設擂臺。兩年來,海鹽縣已有70余個村(社區)獲得水質考核獎勵資金900余萬元。

為進一步擴大水環境治理成果,結合近年來治水工作實際,海鹽縣政府近期對2014版鎮(街道)、村(社區)水質考核試行辦法進行了修訂與完善,并出臺了《海鹽縣鎮(街道)、村(社區)鎮級以下河道監測點水質考核辦法》。在原有村(社區)水質季度優勝獎、水質季度進步獎的基礎上,增設了水質年度上臺階獎和水質年度先進獎。

村(社區)水質每提升一個類別獎勵5萬元。年均水質達到Ⅲ類水的村(社區)為水質年度先進獎,列入年度通報表揚建議名單,并可在年度相關考核中適當加分。而對年度考核水質類別為劣Ⅴ類或者水質惡化嚴重的鎮(街道)、村(社區),除通報批評外,還將采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對責任領導追究相應責任等方式,督促責任主體整改和落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環境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 | 亚洲AV网址在线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看片不卡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免费 | 亚洲a∨天堂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