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決戰決勝階段,我國消費市場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快速提升,優質化、多樣化、綠色化日益成為消費主流,安全、優質、品牌農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以下簡稱“三品一標”)是我國重要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涵蓋安全、優質、特色等綜合要素,是滿足公眾對營養健康農產品消費的重要實現方式。發展“三品一標”是適應公眾消費的必然要求。
2016年5月,農業部下發《關于推進“三品一標”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推進,率先實現“三品一標”產品可追溯。但由于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正處在起步階段,基礎相當薄弱,發展相對滯后。9月1日,農業部正式發布了《“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補齊農村信息化的短板,加快物聯網、大數據、空間信息、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種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生產過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應用,構建信息技術裝備配置標準化體系,提升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清華同方作為“智慧農業”的先行者,牢牢抓住此機遇。一直致力于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實現現代農業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精準管理、溯源管理、遠程控制和智能決策,推進傳統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在2016年9月9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養生食品博覽會暨2016中國國際綠色農業產業博覽會上,清華同方推出“全國綠色產品溯源大數據平臺”,旨在運用互聯網+手段全面助力“智慧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展會現場,清華同方工作人員為到訪企業和消費者演示了“全國綠色農產品大數據溯源平臺”。該平臺旨在通過農業物聯網、溯源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將實現對優質農產品生產企業在種養殖、加工、檢測、流通、營銷等環節提供一體化的數據服務,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平臺將會向企業提供種、養殖的數據參考,從而實現生產企業的精準生產、精準營銷、精準管理。 比如通過消費端和市場的數據分析和預估,將會讓企業更清楚當年更適合生產或提升何種優質特色農場品的產量,進行產品及產業結構的調整,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利潤,提高企業效益和產品競爭力。同時,在優質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平臺會通過數據采集向企業提供產品產地的溫度、濕度等信息,讓優質農產品的培育更加精細化。在銷售環節,根據消費者的掃碼信息,對消費者查詢軌跡進行大數據分析挖掘,精準判斷產品的流向,反饋到生產環節,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為企業的精準營銷和決策提供依據。
正如商務部領導在參觀時所說,“清華同方有這樣的綜合實力和品牌優勢,在綠色農產品大數據溯源平臺這件事情上,農業部生產產品,科技部負責出技術,商務部負責牽線搭橋,促銷售,全面助力綠色農產品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在未來,清華同方將以溯源大數據平臺為基礎,以農業+互聯網為手段,全面助力優質農產品生產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構建具有公信力的優質農副產品市場及消費環境,為全國優質農產品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搭建數據橋梁,提升優質農產品企業的品牌效應與產品附加值。通過溯源大數據服務,給消費者帶來健康、綠色的消費體驗。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