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發表了主旨演講。他指出,中國正在悄悄地進行一場人力資本革命,新的人口紅利正在產生。
農村經濟活力提升的同時催生了一個新的名詞“城歸”。厲以寧表示,據調查目前“城歸”已經占到四千萬外出農民工的四分之一。“城歸”回來了,給農村帶來了變化。中國正在無聲無息地進行城鄉戶口一元化,而且進行得非常快。
厲以寧指出,外國人在說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沒有了,這個看法是不對的,舊的人口紅利沒有了,新的人口紅利正在產生。人力資本的革命,實際上為中國下一步創新做準備。
以下為厲以寧的演講節選,經思客編輯整理:
我要講的是中國正在悄悄地進行一場人力資本革命。
十八大之后中國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那就是土地確權和土地的流轉。農村的變化,光承包制不行,必須有土地確權,必須在土地確權基礎上有土地流轉,規模經濟才能實現。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名詞,“城歸”。
什么叫“城歸”?城歸是農村出去打工的農民經過了10、20年,少的7、8年,積累了經驗,認識了朋友,有了點儲蓄,更重要的是有了技術。農村又需要人,就干脆回來了。我們考察了幾個地方,這個例子是非常明顯的。
據最近我們調查,“城歸”大約有多少人呢?已經占到外出民工四千萬人的四分之一,這個比率還會變化,這就是當前我們看到的情況。
土地確權了,土地流轉了,“城歸”回來了,給農村帶來了變化。所以,現在中國發生一個新的情況,農民在城鄉二元體制改革以后,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過去城鄉二元體制把人管住了,你的戶口就農民,農民就是你的身份,現在沒有了。大家走向城鄉戶口一元化了,城鄉戶口一元化正在中國無聲無息地進行,而且進行得非常快。
我們看到農民,還有一個辦法進城,就是分區推進。分區推進就是在新農村的基礎上,加強公共服務業,這樣的話,再讓社會保障逐步和城鄉取得一致,這樣一個區一個區在推進,這都是中國現在的變化。這個變化實際上表明了這樣一點,農民是個職業,而不是身份了,更鼓勵人們學習。現在500萬“城歸”從農村回到了城市,他們在創業,另外還有不少人在農村中自己也在學習。現在在農村最時髦的一點,進學習班。他們明確講,這個學習班是為培養第二代農場主的,他們都在學習。外國人說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沒有了,這個看法是不對的,舊的人口紅利沒有了,新的人口紅利正在產生。你們要去農村看一看,這種變化是一種無形的變化,這個變化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
將來農民工這個詞是一個歷史的名詞,以后不會有了。因為農民工之所以是農民工,是兩種戶口制度之下才有的。現在已經沒有了,城鄉戶口一體化了。所以,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可以講,今后若干年,中國經濟怎么樣,我們現在很難預料,但是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消費觀念在變,投資模式會變,就業形勢會變,也許會有一批人自己有個電腦,在家里上班,跟你訂合同。甚至再過幾十年之后,還有企業家嗎?以后不一定都叫企業家,更重要的是某一個領域領路人。領路人帶領著大家都往這個方向,但是不久又出現了新的領域,新的領路人出來了。
創新是重要的,人力資本的革命,實際上為中國下一步創新做準備,對創新的概念也應該有新的。大家都知道,創新這個字怎么來的?是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來的,但是現在的創新和熊彼特提的創新概念是不一樣的。熊彼特定義的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組,在一百年前的那個時代,工業化剛開始,這樣定義是可以的。現在的創新是信息的重新組合,首先是信息,有了信息的重新組合,你才能夠這樣。
從前人老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當然和過去的經驗也有道理。現在能夠這么說嗎?現在人家會說,關鍵在思路的改變,思路不改變,失敗就永遠是失敗。有了小成功,就有了大成功,成功是成功之母。好多觀念都在發生變化,大量年輕人趕上了這個時代,這表明一場悄悄的人力資本的革命正在中國形成。外國人不了解中國,他不知道,中國人力資本革命最后所帶來的成果,也許我們時間越久看得越清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思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