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江南水鄉的小鎮,每個角度都是一幅水墨畫,社會財富曾經沉淀在小鎮上。特色小鎮的說法,起源于浙江,我們有意邀請浙江大學王竹教授講述江浙兩地的小鎮,才符合我們的主題《文明復興與特色小鎮分享會》。王竹教授說,不再做鄉村的什么救世主,把鄉村的主人地位還給鄉村人,邀請錢振瀾博士一起介紹浙江大學小美合作社的實踐感受。中華民居雜志社姜志燕主編還邀請了國家畫院、中外建和世界遺產雜志的三位專家,11月27日,在文化客廳一起探索關于小鎮的文化和產業發展。特別感謝中華女子學院的志愿者團隊,一個個溫文爾雅,為文化客廳帶來一道充滿青春活力的風景。
本期分享會的嘉賓和大咖云集,主要成員有:1、浙江大學(原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王竹教授,2、中國國家畫院主題經緯規劃院馮瑛院長,3、浙江大學小美合作社發起人錢振瀾博士,4、中外建第一分公司姜靖波副總經理,5、世界遺產雜志社波音主編,6、原挪威駐華文化參贊梅園梅。
是否,我們已經遺忘了古老的哲學思維,在城市玩過度的集中,近20年來人口的膨脹太厲害了,在炫耀發展速度的光環下,人們默默地忍受著城市的冷淡、生硬和無趣,沒有什么城市味道。鄉村依舊是過度的分散,看不到形成資本積累的希望,青年人紛紛到城市去尋夢。現在還剩下一個機會,還可以到小鎮尋找未來的家園。中國人做事情總是那么緊迫,不是想好了再動手。我們繼續召集一些朋友來討論小鎮。
人口向哪里流動?這是城鄉問題的根本。我們不妨把思路放開一下,在經歷鄉村人向城市的大流動后,還會不會產生城市人向鄉村流動的“逆流”?在工業文明時代,人們的腳步是跟隨機器走的。改革開放初期,鄉村出身的鄉鎮企業和家庭工廠在城市不受待見,只好聚集在小鎮上,江浙的小鎮曾經有過火熱的工業化場面。王竹教授點評說,從那時候起,浙江的特點是民富,江蘇的特點是鎮強。1992年后,各地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開發區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互相之間以優惠政策拼命競爭,結果導致機器搬遷到城市郊區的開發區,人們也跟隨到那里去了,小鎮沒有什么優惠政策,要么是維持現狀,要么是直線下滑,除了珠三角那個密集的出口加工企業群外,它被評價為城市不像城市,鄉村不像鄉村,可惜這個世界工廠現在也褪色了。
如果不是開發區的泛濫式介入,中國小鎮還可以幻想一下德國小鎮的未來前景。這場忽冷忽熱的變化是工業化帶來的,它暴露了一個問題,小鎮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小鎮的工業化有一個好處,許多人可以離土不離鄉,家庭是團圓的。或者不那么排外,多數外地人的孩子能就地上學,大家都是工農子弟兵嘛。當然,也不是什么都好,小鎮的老房子避免不了被拆除的命運,因為家庭占有的土地有限,私人蓋的房子爭相向空中發展,涌現出一堆難看的水泥盒子樓,有的房子頭上還“頂個球”,完全不講審美。盡管經濟上去了,鄉村文化的水土流失卻是非常嚴重,姑且稱為文化不自信。
小鎮的命運多變,現實和人們開了一個玩笑,在鄉村蓋了很多房子,卻留不住村里的年輕人。過去的徽州人外出經商,還會把財富和家園留在家鄉,現在連徽州人也沒有這個傳統了,沒有人繼續把財富沉淀在鄉村的土地和房子上。現在提出了特色小鎮,注定會出現一股熱潮,國家批準1000個特色小鎮,各省的數量還在增加,它既不是行政建制的鎮,也不是開發區的區,上上下下的各種力量需要找到一種平衡,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終的檢驗標準只有一個,你能不能形成人口的聚集?
小鎮憑什么能聚集人口呢?再提出“工業化小鎮”已是不合時宜,或許可以提“后工業化小鎮”,挑戰和機遇都有,感覺是挑戰更大。誰的小鎮能吸引返鄉青年,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要知道,那些入不了城、回不去鄉的人通常是選擇縣城做聚居地。如果小鎮的眼光太低,滿足不了一部分城市人下鄉居住的要求,返鄉青年會說,對不起,城里人都看不上的,我們也看不上這樣的小鎮。所以我們要看看小鎮的挑戰到底在哪里?
如果工業化的小鎮在于創造財富,后工業化的小鎮則在于創造生活。中國人喜歡庭院生活,如果一個小小的庭院都沒有,我們還能期望小鎮什么呢?同時,還要求小鎮能創造財富,避免坐吃山空。過去的江南小鎮之所以那么興盛,因為小鎮的主人擁有部分土地、產業和家族力量,形成一個家族血緣團體立足社會的根據地,互相競爭人才和財產的積累厚度,民國時期從小鎮走出過一批大師。回想當年,吳文藻和冰心在燕京大學舉辦了婚禮,只是邀請一些朋友參加,回到吳文藻的家鄉還要辦一個婚禮,體會到江南的婚禮才是真正的熱鬧。現在的特色小鎮能創造一種什么生活嗎?
如果傳統的小鎮植根于農業文明時代的手工業,現代的小鎮需要重新適應工業文明時代更復雜的分工體系,新的產業層出不窮,適合在低成本的小鎮創業,不適合城市。城市的土地、廠房和工資成本上升后,很多低端的制造業沒有辦法生存,會產生一次重新的聚集,一些機器會回歸小鎮。后工業化提供了一個機會,本質是反工業化,來到一個個人創意和品牌時代,不再需要大廠房、大生產。甚至不需要邏輯思維,未來的人們需要豐富的藝術體驗。現在有了互聯網,有了物流服務,有了一個好的創意和設計,產品定制出來以后,同樣可以流通整個中國。
如果過去的小鎮走經濟單行道,現在要回歸文化道路。一個小鎮一個特色,需要累積出自己的文化。小鎮不能走城市的老路,小鎮之所以美,是一個個充滿個性的建筑聚合在一起,搞成一排排整齊的建筑物,那是對小鎮文化的完全誤讀。小鎮意味著人的解放,王竹教授說,城市住宅是一個個囚禁空間,我們應該從鄉村學習古人的智慧,尊重人文地理脈絡,可惜許多鄉村新建的排排房讓人找不到村長在哪兒。馮瑛院長說,失去了鄉村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愿公共空間藝術能彌補一些遺憾,也要回避低劣的公共雕塑帶來新的破壞。江景波老師說,民宿建設有待上升到2.0版本,把外在的傳統和內在的舒適統一起來。波音主編說,以色列造出有兩千年文化標志的新建筑,也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
如果地產模式的小鎮是村鎮分離的,有必要回歸村鎮一體化的本來面貌。傳統的小鎮和周圍的村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并不是孤單的存在。浙江大學小美合作社的發起人錢振瀾博士帶來一個視頻分享,城市人關心下一代孩子的成長,需要安全的蔬菜水果,一個鄉村人僅承包四畝地,不使用化肥農藥,接受浙江大學的嚴格檢測,然后供應給浙江大學的教授們,農民的月均收入可以達到五千元。更加令人高興的是,從傳統的農民變成上電腦、玩微信的農民,及時分享蔬菜生長的信息,征集城市客戶預定,由小鎮的物流負責配送。這才是人的進步,說明了現代化的本質是中國農民的現代化。
王竹教授說,這一次是“小美進京”。會后我們做了一些交流,如何實現浙大小美合作社在北京落地,算是討論小鎮的一個意外收獲吧。中華民居雜志社姜志燕主編正在準備出版一期小鎮專刊,已經約各位嘉賓寫寫文章,我也響應號召寫一篇《特色小鎮與文化自覺》。詳細的嘉賓觀點展示,還是讓專刊雜志來展示,敬請關注。本期活動的直播效果很好,接近3000人收看,再次體現了小鎮話題的熱度,現場也坐滿了文化客廳的新老朋友,原挪威駐華文化參贊梅園梅老師趕來助興,也是表示了一種支持態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文化客廳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