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資金監管工作、管好鄉鎮“錢袋子”是一項常年系統的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要不斷在監管實踐中尋求著力點和突破口,不斷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特點和規律,努力推進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日常化、常態化。
推行鄉鎮財政監管員制度,是值得探索的一條新路。各地可結合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實際,大力推行建立鄉鎮財政監管員制度切實可行。鄉鎮財政監管員職能是對所屬鄉鎮各類財政資金的申報、撥付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控,并建立健全資金監管工作臺賬。對項目的真實性、可行性進行實地察看,并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和單位反饋意見和提出建議。定期或不定期對鄉鎮各類財政資金的公開、公示情況,工程實施進展情況進行抽查巡查,并將抽查、巡查結果及時在監管系統發布。對監管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以書面材料形式反饋至負責項目管理的主管單位和財政部門。
監管員還要負責所屬鄉鎮監管系統中各類資金的基礎信息維護與更新,確保各類財政資金數據的真實完整。負責所屬鄉鎮各類財政資金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確保財政資金檔案資料的完整、真實、齊全。
建立資金監管臺賬,是管好“錢袋子”的重要保障。各地應按照資金監管的要求,對所有財政性資金進行清理,分類整理,分別建立資金監管臺賬,明確臺賬登記工作職責,確定財政所長總負責制,詳細記錄鄉鎮資金運行過程、每項資金的收入、撥付、使用等情況,對每項資金的“收、撥、用”實行嚴格的動態管理。
健全信息暢通機制,是管好鄉鎮“錢袋子”的信息工作基礎。鄉鎮財政資金信息通達,是指鄉鎮財政資金信息在鄉鎮財政所與上級財政部門和其它行政主管部門之間的雙向傳遞。鄉鎮財政資金信息,包括各部門安排用于鄉鎮及以下的各類財政資金的政策文件、管理辦法、資金指標文件等。縣級財政部門各業務股室和鄉鎮財政所配備專人任信息聯絡員,負責歸集整理鄉鎮財政資金相關信息及傳遞工作。縣財政部門和同級其他部門用于鄉鎮及以下的財政資金信息,由信息聯絡員在規定的工作日內將文件復印件及電子文檔傳遞給鄉財局,然后由鄉財局將信息整理分類,傳遞給財政所。財政所根據以上信息對各類專項資金的使用實施監督檢查和跟蹤問效,及時將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項目實施效果等信息,通過內網向縣財政局相關股室及通過電話向項目主管單位反饋收到指標和傳達監管意見,徹底改變鄉鎮財政專項資金“來源不明、用途不清、支出混亂”的現象。
創建鄉鎮財政集體稽核制度,為“錢袋子”加把鎖。鄉鎮財政資金規模大,項目多,各賬務會計之間各管各賬,各做各事,缺乏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環境支持,往往很難發現各自財務處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建立鄉鎮財政集體稽查核查制度,使各主管會計輪流交叉稽核賬務,對發現的問題和疑問由全體會計逐項進行集體討論認定,形成各套賬務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有效工作機制,變被動監督為主動制約,發現的問題和限期整改意見要上報上級財政部門。集體稽核工作采用定期,不定期兩種方式,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縣級財政監督部門要將鄉鎮財政集體稽核工作作為年度重要工作認真布置組織,為鄉鎮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監管巡查監督機制,形成對“錢袋子”使用狀況的情況掌握。鎮財政所要認真梳理各類鄉鎮財政資金,明確監管的重點環節,提高監管效率。要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巡查。抽查、巡查工作可采取集中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員,分片區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也可進行交叉檢查,最大限度地減少縣鄉兩級監督力量薄弱的問題,充分發揮鄉鎮財政監管就近、就地優勢,使鄉鎮財政資金在管理使用運行過程中始終處在財政監管范圍內,確保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安全、高效。
提升財政網絡平臺支撐,充分利用電子網絡平臺和辦公設備,編制財政信息網,提升和完善財政內外網絡構架,不斷提供安全可靠的網絡信息運行平臺,為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信息通達、情況反饋提供快捷、便利的電子網絡環境。通過財政外網、農聯網等網絡平臺,構建縣鄉村一體化的財政監管網絡體系,將信息化技術更多地運用到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中,努力實現對鄉鎮財政資金的全覆蓋、全過程監管。同時通過網絡平臺不斷地宣傳黨和國家“三農”政策,使國家的惠民政策及時有效地通過網絡傳達到廣大老百姓的心中,提升老百姓對國家政策知情度和滿意度,增強社會監督參與率,促進鄉鎮財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
中國鄉村發現轉自:中國縣域經濟報 2017-01-0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