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發達國家讓農戶平均收入趕上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對比我國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收入,以及現有耕地18億畝規模,農村從事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計算,我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規模應保持在1億人以上。
日前,由教育部、農業部領導擔任課題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學部委員張曉山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教育學重點課題《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重大問題研究》(課題批準號AJB120010)成果公報正式發布,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的總體思路、重點對象、實施路徑和相關政策提出了科學的建議。
該研究報告指出,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現象嚴重,農業后續者匱乏,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因。當前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存在四個問題,首先是投入不能滿足需求。國家自2014年開始每年投入11億元用于新型職業農民職業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按照到2030年培育1億名新型職業農民的總人數計算,人均年投入僅187元,遠遠不能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需求。
其次是培育培養資源分散。目前,各類參與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的機構分布在農業、教育、人社、扶貧等多個部門,缺乏有效統籌協調,尚未形成培養合力。
第三是教育培養精準度不夠。受以往大范圍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采用傳統學科式學歷教育培養方式等因素影響,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工作中存在培養對象、需求有待摸清,培養內容、方式針對性不強,學歷教育育人與產業發展結合度不高。
第四是信息化手段有待加強。受教育培訓機構信息教學設備技術不足、農民不能熟練使用互聯網等因素影響,互聯網、衛星教育網等現代信息教學手段在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中還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教學資源開發缺乏系統規劃,資源總量不足,針對性不足,不同類型教學資源之間缺乏融合等。
研究報告說,在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美國、德國、法國、以色列、日本等國家或地區也曾出現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迅速下降,農業從業人口大幅度減少,農民的知識和技能不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化的情況。這些國家或地區通過完善農業教育的法規,加大經費投入與補貼,嚴格職業資格準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豐富實踐教學模式,注重培養農業后繼者等措施和手段,構建了各具特色的農業教育培養體系。
研究報告建議,我國在政府統籌下,建立由農業部門牽頭,教育、財政、發改等多個部門參與的聯動機制,充分調動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縣級職教中心、職業院校等力量,廣泛吸納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社會資源,推進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協同發展。
研究報告對國家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經費投入力度和方法提出改革建議,對未能進入高一級學校的農村初中和高中畢業生,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免費提供科學種田、養殖等職業技能教育,并頒發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同時,建議國家出臺對全日制農業高等職業教育進行助學補貼的政策,鼓勵新型職業農民的子女等就讀農業院校,成為學農、愛農和務農的后繼者;設立青年農民農業創業基金,對普通高中或職業中學畢業生從事農業經營并達到一定規模的給予補助或獎勵。
研究報告還建議國家加強新型職業農民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統籌規劃,組織開發適合農民學習、智能便捷的優質信息化教學資源,建立覆蓋主要作物和農產品的國家級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加強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基地建設,培養部分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新型職業農民,適應國家外向型農業戰略的發展需要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青年報》2017-03-0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