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兩會上,我們的記者也采訪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柄生,可以一起來聽一下他們對于農業補貼與市場化改革的看法。
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辦公室主任 陳錫文:去年實際上東北四省區農民對玉米種植這一塊生產的損失,補貼了390多個億,平均大概一畝地可以補貼150到180塊錢。在市場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對農業的保護政策越完善,花的錢越多。
陳錫文表示,農業的補貼等支持保護政策,與市場化改革并不矛盾,而是要在市場化之下,不斷完善與變革,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發揮好,使得補貼政策可持續。
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辦公室主任 陳錫文: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你就必須把這個補貼從價格里拿出來。我想今年不僅對玉米的改革,下一步怎么對稻谷和小麥進行合理的改革,對其他重要農產品的改革也會有很大的作用。
多年研究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補貼政策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柄生也表示,我國玉米,棉花,水稻,小麥等作物都在享受高補貼,目前這種高補貼已經難以為繼,補貼方式必須改革。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院長 柯柄生:橋歸橋,路歸路,補貼就是補貼,市場就是市場,把它分開。現在最好的辦法,我覺得就是實行按農民的土地面積進行補貼,而非具體的品種。補貼只跟面積有關,跟你種什么是沒有關系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