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鄉村戰略對農村發展的深意
今年的十九大提出振興鄉村戰略,對農村發展有哪些深意?這個改革以后,對于農民、農業的變化和農村的轉型,是根本性的。下一步整個土地制度的深化和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現在整個中國的鄉村的狀況到底是怎么樣?
這個地方在北京的房山區黃山店村,不是特別偏遠的山區才是這種情況。
這些鄉村到底怎么復活的呢?舉一個例子,貴州遵義的湄潭。
80年代中期以后,整個貴州湄潭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地方,而且這些綠蔥蔥的這些地方,原來都是荒土荒坡,這些荒土荒坡通過農業的現代化來帶動農村的現代化才變成如今這個圖景。
農村的土地制度,包產到戶以后,農民只能在農地上提高他的積極性。但是農村還有其他大量的資源,像荒山荒坡這些非耕地資源,如果沒有制度的配套,它是起不來的,因為這些資源是需要大量的資本的投入。這些資本的投入,如果整個產權的安排不穩定,沒有長期的預期,人們就不會在這里好好投資。
所以整個制度安排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湄潭的60萬畝的荒山確權,然后荒山拍賣到本地的農民,調動了農民開發荒山的積極性。所以在荒山拍賣之前,農民房前屋后種的茶葉綠油油的,但是在集體承包地上的荒山上種的茶葉都是黃乎乎的。制度輸進以后,這些地方農民就敢于投資。
投資以后第二件事是要適度的規模。如果整個產業不到一定的規模,形成不了規模經濟。所以這個接下來就是土地的流轉,將原來一家一戶的荒山,通過流轉,形成比較大的規模。形成比較大的規模以后,就形成了它的產業。這個地方就形成了整個全國最大的綠茶市場。
有了市場以后,接下來就是有品牌,有加工,所以很快就形成湄潭這個以確權,以規模經營,然后以產業化,市場化來帶動整個地方的農業的現代化。
城鄉不平等的土地制度是否有解?
城鄉不平等的土地制度安排有沒有解呢?我們覺得是有解的。
廣東的南海在原來是縣沒有改區的時候,是全國最富的一個縣之一,如何使這個地方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得到那么快得發展的?
整個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主導模式就是政府征地,然后土地賣給企業和開發商來搞工業或者房地產,但是農民被排除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之外。但廣東南海的例子卻是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在90年代,大量香港、海外的企業到南海落地,地方政府沒有采取土地征收供地的方式,而是讓農民的集體的土地通過規劃以后,直接轉成建設用地搞工業和城市。所以當時的整個南海地區形成,叫五個輪子一起轉,也就是五個主體一起租地,縣、區、鄉、村、小組,大家都通過規劃以后,將集體的建設用地用于非農建設。
上圖南海將近一半的建設用地是集體建設用地,這在其它地方是很難看到的,其它地方基本上就是絕大部分的工業和城市用地都轉成國有用地。這些集體建設用地直接進入工業和城市使用以后帶來的好處使農民不再僅僅只獲得土地增收以后的原用途的幾萬塊錢的補償,通過將集體建設用地或者出租、蓋廠房出租,農民長期的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這是一個制度安排。
這些土地的增值收益留在集體以后,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讓農民分享,是南海的第二項制度創新,就是成立集體的股份合作制,將原來農民的承包地的承包權轉化成股權,成立股份合作社以后,農民從事非農建設用地的增值收益通過股權的方式參與分享。這樣在整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村集體和農民一直能夠通過土地獲得比較高的增值收益。所以土地制度里面的第二項就是股份合作制讓農民長期分享土地非農化的增值收益。
當大部分的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參與到工業化的進程以后,整個城市公共設施還是通過增收,但這些增收的基礎是以它農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價格為基礎,以原來的原用途來補償。但是被征地的農民的補償跟其它完全按原用途的補償高了很多的倍數,所以農民既通過集體建設用地的非農使用,獲得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增值收益,也通過股份合作制讓每一個農民分享股份的收益。第三個就是通過征地補償的提高,讓在城市化的過程中保證工業用途的同時,農民也沒有失去土地的權利。
鄉村振興需要哪些必要條件?
鄉村振興里最重要要研究的一件事是鄉村復活的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能夠復活的鄉村都是跟城鄉互動的,原來的城市化就是資本往城市進,土地、資本、勞動力單向的向城市流動,流動的結果就是整個鄉村的破敗。
城鄉互動的含義是什么呢?第一個就是看資本,資本原來是完全往城市走,但是現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就是當城市的資本回報率開始下降,投資機會變化以后,投資的風險增加以后,有一些資本開始在鄉村尋找機會。
所以生產要素從原來單向的往城市流動,現在轉向城鄉互動以后,鄉村的機會開始增加,鄉村的活力開始增加,鄉村要素的配置開始發生變化,鄉村的產業業態發生變化。
原來的鄉村為什么會被做的越來越凋敝,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原來的農業非常單一。產糧食,一畝地能有多大的回報呢?現在糧食安全從原來所有的糧食都要自給轉向主糧的自給,就是水稻,小麥這些東西要自給,其它就可以放開。現在的農業功能就除了搞傳統農業以外,還可以搞其它的。
第二是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去國外考察,到了他們那里的鄉村,人家能一五一十如數家珍的講出這個村莊的歷史,我們的鄉村,人走這個地方就破敗了。有些鄉村能夠復活,非常重要的是他挖掘了獨特的歷史和文化。
第三個就是獨特的產品,原來大家看鄉村的產品主要就是本地消費,基本上很小的市場規模。但是現在人們的需求從過去吃的飽轉向吃的好,不僅轉向吃的好還轉向吃的獨特。
原來到農村,尤其是南方去北方,給吃的白花花的饅頭就覺得很好,現在基本上是越黑的饅頭,大家吃的越來勁,說營養價值高,然后價格也賣的高。整個消費的需求發生重大變化以后,這些有產品獨特性的村莊就有搞頭了。
還有就是村里面要有好的帶頭人。現在很多企業帶著資本進到村以后,面臨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組織農民。好的項目進村以后能做好,實際上是實現了資本跟農民的結合。所以有好的帶頭人的村莊,一是能把產業做起來,另一個是能夠把農民組織起來跟外部去合作。還有就是要農業的現代化,要有產業支撐。
中國鄉村將面臨哪些契機?
鄉村的復興最重要的制度支撐就是土地制度。這實際上分三部分,一是未來農地的土地制度怎么安排,二是農村搞產業的土地制度怎么安排,三是未來人走以后的鄉村宅基地制度怎么安排。
第一個就是中央已經明確提出來農村的土地三權分置,就是說現在2.7億的人進城以后,實際上原來一家一戶集體成員承包的土地,已經不再種地了。
現在這套制度安排的設計是讓原來集體組織成員繼續保留承包權,然后農民通過承包權獲得承包的權益,可以不種地,但是承包的地租可以獲得。同時要讓種地的人通過經營權能夠適度擴大規模,也就是將原來農民的承包經營權的經營權分離出來給未來新的經營者。
所以這樣帶來的結果是什么呢?第一是鄉村未來農業經營的主體可能會有些新的主體進來。第二是這些新的主體可以擴大規模,可以使用更多的資本,可以進行技術更新,帶來整個農業的改造。
第二件事我們講集體的建設用地進入市場,之前農民不能用自己的土地,即便符合規劃,也不能搞非農建設,這個是導致城鄉差距最重要的根源。所以農地的三權分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合農,農不合,整個農業的現代化就成不了。
通過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能夠把農村的產業活起來,這個改革實際上要實現城市跟農村這兩個區域的發展權都平等,不能像上一輪一樣土地制度最后導致城市可以使用土地,可以搞城市,可以搞非農產業,但農村什么都不能做。
第三件事就是我們的宅基地改革。宅基地改革的核心第一,保證農民作為集體組織的成員的農民能夠獲得他居住的基本權益,鄉村地區就是說初始的宅基地的分配權基本上還是保證他原來一戶一宅的權利,就是基本居住權。第二是讓有意愿,有能力退出的農戶,退出宅基地的農戶能夠獲得宅基地的補償,他走的時候,這個宅基地可以補償。第三是要逐步試點宅基地的有償使用。第四是把農民節約出來的宅基地指標留給村集體搞非農產業,他能獲得建設用地指標的使用權。
怎么樣來實現鄉村振興?整個建國以來多次這樣的教訓,一旦中央有一個號召,下面就開始一起動,一動就容易動偏。包括新農村建設,開始都覺得是個好意,但是最后的結果是在很多地方就變成兩種現象,一個是刷墻,把路邊的舊房子一刷新,刷得白一點就是新農村了,面子工程。第二就是拆村,把舊的給拆了就是新農村了。所以這樣就是很多的地方就變成并村、并點,最后搞的農民雞飛狗跳。
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曾任國務院發展中心農村部副部長。研究專注于中國土地制度與發展、城鄉互動等問題。代表著作有《中國土地政策改革》《直面中國土地問題》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世紀大講堂 2017-12-2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