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過程中,在農業市場的全球化競爭日益加劇和中國農業農村發生深刻轉型的時代背景下,農墾系統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軍和國家隊,在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重大挑戰。近年來,我國農墾體系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推進體制變革和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了不斷從理論上對我國農墾體系的改革模式進行總結,并對未來農墾體系的發展進行展望,本刊自本期開始,特開設《農墾論道》專欄,本文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王曙光教授為本欄目所作的開篇之作,并指出農墾體系將是支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的最佳選擇,后續王曙光教授將針對這一問題發表系列文章,歡迎業界學者關注。希望借助這個學術欄目,引起學術界的更深入的討論,并供農墾產業界和相關部門參考。
農業農村問題一直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核心問題之一。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說,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基礎的部分,因此,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增長,一直是核心的國家戰略。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說,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和地緣政治大國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持糧食的基本自給、保持農業生產的穩定性和足夠的自給能力,是我國糧食安全的前提,也是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與保障。
然而,對于如何保持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如何保持我國基于糧食安全的國家安全,目前在決策層面和學術層面都有不同的探討,觀點并不一致。這里面有一個短期視角和長期視角的差異問題,這種差異導致大家的大判斷往往存在分歧。從短期視角來看,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一直比較平穩,連續很多年的糧食豐收已經讓很多國人感覺糧食已經不是什么“問題”,因此學術界無須討論什么“糧食問題”,也不用擔心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安全的問題。這種短期視角的判斷往往容易使我們放松對糧食問題和農業問題的警惕,誤以為對農業和糧食問題的深入討論都是杞人憂天。然而中國農業和糧食問題如果從長期視角來看,就沒有那么簡單。通過統計數字,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的糧食進口規模在逐年上升,而且更值得關注的是,主糧進口也在悄悄地逐漸上升,這就發出了一個比較令人警惕的信號。同時,如果我們仍然以短期的純粹產量的視角來看農業生產和糧食供給問題,就未免把這個問題“故意”地簡單化了。在一個完全市場化的經濟體系中,“產量”并不是衡量一個產業競爭力唯一重要指標,甚至“產量”本身成為一個相對次要的衡量競爭力的指標,即使產量再高,如果賣不出去,在市場上難以實現其交換價值,我們的“高產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們的糧食市場和農業和市場已經完全全球化了,這個事實,也許是影響中國農業安全和糧食安全的最大的事實。每一個糧食供應商和每一個糧食需求者,都面臨著一個“全球化了的”市場,而不是一個封閉的國內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價格就是一個最好的市場供求的指示器,每一個糧食供應商和每一個糧食需求者都按照這個指示器去行動。即使你產量再高,如果在價格和質量上沒有全球的競爭力,那么你的糧食和其他農業產品就難以實現市場價值,因為沒有任何廠商愿意購買糧食和農業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豐收”僅僅意味著庫存的增加,而不意味著你的市場價值的增加;即使本國消費者和糧食需求者也難以消費和享有本國的那些“豐收”的農產品,因為這些農產品難以進入市場,我們只能看著這些“豐收”的糧食不斷囤積在倉庫中,而去購買那些更具全球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但是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現實,不能以“皇帝的新裝”的姿態故意裝作看不到這個現實,從而安于我國連續數年的“豐收”的現狀而不思變革。那么,我們的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從比較粗淺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的問題,主要出在生產方式上。我們的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比較低,附加值低,但成本很高,因此競爭力低。我們的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雖然從“量”上來說并不少,但是“質”不高,從而在國際市場上沒有什么比較優勢。農業科技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程度比較低,農業機械化程度也比較低,科學技術和現代機械在農業生產增值中的作用比較小,這就決定了我國的大部分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是低質量的生產,是低附加值的生產,這種比較原始的生產方式,導致我國的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尚處于幼稚階段,尚屬于低效農業,而不是高效農業。而且由于生產方式原始,因此農業的生態化反而受到極大的制約,不合理地施用農藥和過量施用花費導致農業各生產要素(主要是土壤和水)的質量逐年下降,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要素危機甚至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然而從更深的角度來看,生產方式的原始和落后實際上背后折射出生產關系的落后以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不適應。為什么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的質量不高?為什么農業科學技術和農業機械以及生態農業方法在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中的應用程度低?為什么我國的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級的原始的幼稚的狀態?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所依賴的生產關系是相對落后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農業生產和糧食生產體制(也就是生產關系)相對于全球化農業市場競爭的要求和我國提高農業生產力的要求而言,是落后的。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業機械的大規模運用,在一個小農為主的生產關系中是難以實現的,無論我們的農業科技推廣部門如何鼓勵小農戶應用新的農業技術,無論國家改造傳統小農耕作技術的努力是多么真誠,這種愿望仍然是無法實現的。這就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是生產關系制約了生產力的發展。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正視,不能再視而不見了。
這就提出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即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的問題。這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由于中國幅員廣闊,地區差異性極大,因此我們很難簡單地、整齊劃一地“設計出”一套這樣的農業經濟體系;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一般的趨勢方面,從長遠的發展戰略層面,指出這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的一般特點和一般規律。我想,這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首先必須是一個在全球化農業市場競爭中具備競爭能力的農業經濟體系,必須是一個能夠裝備較高農業技術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農業經濟體系,必須是一個能夠保障我國基本糧食安全和農業安全的農業經濟體系,必須是一個與我國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農業經濟體系,必須是一個能夠使我國農業生產從粗放低質狀態轉變到集約高質狀態的農業經濟體系,必須是一個能夠應對日益突出的農業生態壓力和環境壓力從而能夠實現可持續增長的農業經濟體系,從而這種農業經濟體系必須是一個能夠突破小農經濟的制約而實現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農業經濟體系。而什么樣的生產關系(或者經濟體制)能夠支撐這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呢?或者說,什么樣的組織形式可以承擔這樣的歷史使命呢?我想,在中國,只有農墾體系能夠承擔這樣的歷史使命。
作者系王曙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疆農墾經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