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簡承淵:如何留住千年耕讀文化的魂?

[ 作者:簡承淵?張叢?李琭璐?張叢?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4 錄入:吳玲香 ]

如何留住千年耕讀文化的魂

(記者簡承淵 張叢 李琭璐)

我國古村落消失速度驚人,隨之一同消失的是古村落背后的農耕文化、農業文明,這更是不容忽視的。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的臉上顯得憂心忡忡。

在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化加快推進和現代技術應用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系統有效的保護,一些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正面臨著被破壞、被遺忘、被拋棄的危險。發掘和保護農業文化遺產仍存在一系列挑戰。在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圍繞農業文化傳承這一熱點話題獻計獻策。

1、保護意識要提升管理機制應完善

南平歷史悠久,是閩江源頭雙世遺之地,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當前,閩北傳統村落保護的形勢很嚴峻,部分文化遺產處境瀕危。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煙葉有限公司員工黃蕾提出議案,建議強化閩北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扶持力度。

我們民族最悠遠最綿長的根,是在村落里;農耕文明的根基是在我們的大地里。馮驥才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強調,農村要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鄉愁的概念就是對鄉村的牽掛,失去了村莊我們牽掛什么呢?

黃蕾在議案中指出,閩北傳統村落不少文物由于年久失修,已經到了嚴重損毀的地步。一些文化名勝只留下空洞的歷史符號,如延平書院現在只知其處所,地面書院遺跡早已蕩然無存。現存大量木構古建筑如古寺廟、古祠堂民居、古廊橋等,消防安全隱患嚴重。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面臨失傳,如政和四平戲、延平大腔金線傀儡等后繼乏人。

我認為農村傳統文化保護不力,主要原因在于公眾對農業文化遺產認識不足,缺乏對歷史和文化的敬畏之心,忘記了我們是從哪里出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言恭達認為,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要在內心深處樹立保護意識。

部分代表委員認為,目前全國一些地方具有傳統文化價值的自然村落保護手段和方式單一,部分地方政府沒有明確的保護和監管部門,沒有日常管理機構,也缺乏應有的制度。

建議盡快修訂完善《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出臺《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條例,厘定城鎮化進程中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原則性標準、基本制度措施和各方應負的責任。特別是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傳統建筑、傳統村落以及歷史環境的保護,應以相應的法律規章形式予以明確,解決現有保護措施剛性不足、細化不夠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田青認為,90%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為草根文化,是農業文明的產物。當我們高舉城鎮化的大旗、載歌載舞地與農業文明告別時,這些農業文明所產生的寶貝就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被連根拔起的危機。他說,當務之急,要摸清需要保護與傳承的物質和非物質傳統文化遺產底數,劃出保護的紅線高壓線,堅持先行保護,落實責任,遏制破壞現象蔓延的趨勢。

2、培養傳承人才是當務之急

培養農業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才是當務之急。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團長曾靜萍說,要讓年輕一代喜歡上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是當前必須認真對待的課題。

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文化傳統的從業者即熟知其道的傳承人和傳統工藝制作者也是舉足輕重的。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王全書告訴記者,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對當地村民包括市民,在文化的傳承、建筑的維護方面進行一定的培訓,使其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是一項有效之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馮雙白認為,新型城鎮化既然是以為核心的城鎮化,人及其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就蘊含在城鎮化過程中,里面自然要包涵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人的核心問題。

從上到下應培養新型城鎮的文化工作者、志愿者,培養一批扎根基層的文化隊伍、文化人才和民間藝術繼承人,讓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有組織體系的保障,讓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后繼有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蘇士澍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建議,挽救農村中小劇團,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于民。他認為,目前,我國一些民族劇種快速消亡,地方劇團大量解散,建議有關部門組織深入調研,借此發現一批行當齊全且有業務能力的民族劇種人才隊伍,通過財政支持傳承發揚傳統劇種,使中小劇團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支持基層引進、培養相關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尤其是緊缺人才,如具有文物保護和古建筑修繕技能的人才等。出臺切實政策,吸引和支持年輕人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將傳統技藝傳承人的培養、培訓納入職業教育范疇。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常榮軍說。

3、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

農業文化遺產既是重要的農業生產系統,又是重要的文化和景觀資源。通過對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在動態保護的基礎上,將農業文化宣傳展示與休閑農業發展有機結合,既能為休閑農業發展提供資源載體,為遺產保護提供資金、人力支持,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又能有效帶動遺產地農民的就業增收,提高當地農民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的自覺性。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認為,各地應按照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的思路,結合遺產所在地的實際情況,以帶動遺產地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遺產地文化、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徐沛東認為,推動傳統民俗文化傳承與生態旅游經濟的有效整合,使旅游這只有形的手與民俗文化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態,應該不失為一種雙贏的選擇。

對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要加強搶救,促進衍生品的開發,扶持傳統技藝和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要加強對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的整體保護,堅持點、線、面相結合,從民居、街區到整個村落都納入保護范疇。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董保華說,挖掘、保護、傳承和利用好這些不可再生的農業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也是全面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保護古村落:

記住鄉愁,守好家園

(記者 張叢)

我特別喜歡看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記住鄉愁》,通過關注古村落,講述傳承千百年的村規民約、家風祖訓,找尋、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徐安碧說。呼吸600年的浙江紹興三江村被拆遷,海南海口西秀鎮好俗村的人走屋空。古村落該如何保護,如何開發,如何更好地將歷史記憶和文化脈絡傳承下去?這一話題吸引了眾多代表委員關注的目光。

徐安碧直言,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一些古村落的風貌遭到破壞,尤其是在村莊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破壞情況比較嚴重。再者,村民選新址、建新房,致使部分古村落無人居住或僅留老人居住,逐漸成為空心村,這種現狀讓人憂慮。

空心化引發古村落由鄉規民約和民間信仰組成的傳統社會鏈接紐帶漸趨瓦解,村落認同感隨之喪失等一系列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言恭達說,傳統村落幾乎都將發揮經濟功能作為保護的主要途徑,拆古建新、拆真建假、破壞空間格局,改變山形水勢、大搞旅游開發忽視古村落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和社會等其他多方面功能的錯誤傾向,正在威脅著古村落歷史文化價值的保護與傳承。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文化廳廳長張妹芝習慣性地隨手拈來一組組數字來幫她說話調研中發現,河北省井陘縣現存千年以上傳統村落73個,500-1000年的傳統村落110個,300-500年的傳統村落70 多個,僅500年以上的傳統村落比例達到57%,其中千年古村落比例達到23%,符合傳統村落的達246個。

張妹芝建議,從國家層面設立中國傳統村落自然保護區,對集中連片古村落實施整體規劃,重點保護,按照尊重自然和歷史文脈保護整體風貌,體現歷史真實性及可持續性原則。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執委尚紹華呼吁,盡快出臺《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條例》,實現傳統村落保護有法可依,劃定保護紅線,解決傳統村落認定、評估和保護的原則,明確傳統村落保護的實施主體和法律責任。

在保護開發古村古鎮上,不僅政府要發力,包括企業在內的更多的社會力量也應主動投身到保護開發建設中。為此,張妹芝建議多元籌資,搞好結合,可聯合有實力、有責任感的企業集團參與投資和保護工作,同時堅持適度開發、文旅結合,堅持寓開發于保護之中,讓農村更像農村,留住我們的鄉愁和根脈。

應該讓老百姓都能在自己家園里感受到傳統文化,并自主地傳承文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解釋說,注意避免單純由政府自上而下、指定保護式的模式,而是逐步倡導自下而上的社區自我發展思路,摒棄過度的旅游開發,讓古村落成為自然質樸、具有文化精神的百姓家園。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高清 | 午夜性999性久久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亚洲激情乱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