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貧困為何持續存在 允許農民自由流動是減貧的動力
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講,一個是貧困是如何再生產的,第二個是過去扶貧的經驗,第三個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貧困和扶貧的政治經濟學問題。
首先從歷史上看,不管是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10%左右的群體相對處于社會底層。從絕對意義上講,貧困一直存在。而今天說的貧困,是社會再生產和社會構建的問題。1993年提出了“八七脫貧攻堅”計劃,即用七年解決八千萬貧困人口。但現在怎么現有還是八千萬?這是非常政治化的問題。
根據財力由上而下確定我們所能解決的貧困人口數是一個主觀標準。1985年貧困縣的標準是一個縣年人均收入低于150元,當時有258個貧困縣。到1993年貧困線劃在年人均收入300元以下,當時統計局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貧困人口數量是8000萬,貧困縣的數量從258個擴展到592個。到2006年時貧困標準提高到600-700元,我國的貧困人口數降至2148萬。到2006年標準提高到700元,2008年把標準提高到1196元。到2011年,我國正式把貧困標準提高到2300元,這個新標準使得我國貧困人口漲到1.2億。到了2015年年底,大概到了5000多萬。
我們的貧困人口時而7000萬,時而8000萬,是因為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在提高,人均收入在上升,貧困人口的收入也在上升,貧困線不能永遠都以300、600元為標準,而是隨價格的10%調整。因此我們貧困人口數的不停變化,是我國貧困標準的提高造成的。此外在世紀末解決貧困問題是中國建設小康社會、走向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而在貧困縣的確定過程中一定會有優惠政策,于是大家都往里擠,導致貧困標準的嚴格性降低,這就生產出了貧困。
所以貧困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是隨著政治等各個方面的考量而變化的,并不客觀。真正客觀的是無論扶不扶貧,貧困人口永遠都有10%。如果不扶這10%,他們的生活會很悲慘;若扶持,那他們會好過一些。按照西方福利社會的標準,他們生活在不會有損于人類尊嚴的基礎上,但不可能有錢出去度假。而在像非洲這樣沒有扶貧和社會保障的社會里,人們的生活質量就很差。
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數據?因為貧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今天這么大的精準扶貧都非常對,沒有問題。二是為什么數據在發生變化?因為貧困線的不斷調整,有政治、社會、經濟的綜合考量。這種制度在扶貧的同時本身也在生產貧困:過去的標準還不到半美元,而現在的標準接近1美元,以后還可能用2美元。大家生活水平還會提高,所以貧困問題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如果按照世界銀行1美元的標準來衡量,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總體貧困的發生率是84%。但是我們的扶貧到1986年,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45%,這個事實被很多人都忽略了。在改革開放最初的七年里,我們實現了中國史上最大規模、最大強度的扶貧:我們有將近一半的窮人——好幾億人口擺脫了1美元標準的貧困。
從實證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能獲得兩大啟示:首先是為什么這一階段會產生這么大量的脫貧。我們的減貧的兩個起始水平:第一,我國在非常平等的狀況下開始減貧。這時我國全國經濟系數不到0.2%,是一個相當貧困的社會,沒有任何勢力集團、利益集團,也沒有任何大的權利不平等問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減貧非??臁_@對西方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有很大的啟發,因為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平等度特別高,減利和增長非常困難。第二,這是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相對來說最為寬松的一個階段,尤其是思想。我經常批評民主原教旨主義,不能太強調自由,自由在經濟概念里有很多非常核心的元素,這和我們今天講的中國經濟的貧困有關。
實際這一階段我們沒有扶貧辦和扶貧項目了,而是靠一個能使大家都公平受益的增長機制,這是社會可持續包容性增長的基本條件,我們現今的扶貧難度恰恰在這。窮人之所以不能夠很快的解決貧困,就是因為結構化的問題。如果沒有“消除結構化”這個條件,脫貧會很難,因為讓貧困戶養一頭豬去脫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這種結構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只有通過制度優勢,通過社會主義、共產黨代表人類利益的政策優勢才能打破它。
那么80年代中期到93年前后這段時間,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靠的是什么?這主要是靠鄉鎮企業的勞動力轉移和流動。勞動力的轉移、流動使農民收入增加,所以在第一階段農業收入大幅度提高,接著農民的非農業收入——打工收入提高,這兩個是促成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變革、轉型的動力。此外,我們允許流動,允許這些人在市場里尋找機會,這也構成了我們減貧的一大動力。新世紀以來,我們進一步的減貧,就來自于整個城市化。
總的來說,貧困人口的下降,收入的提高,來源于社會整體性的轉移變化,這里包括農業向工業、城市化的整體轉移。
現在的貧困面臨兩種情況:一種是人口轉型??焖俚霓D型使鄉村留守流動,導致低保、教育等各方面的保護缺失,產生轉型性人口。但如果經濟能保持7%甚至8%的增長率,那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再加上社會保護措施的不斷完善,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
第二種情況是,經過20多年不斷的累積,我國邊緣地區形成了成片的絕對貧困群體。這一部分已經受到結構化的影響,比較難解決。因為這個群體技能不夠,只會做保安這一類簡單的工作,但現在的一些工作都需要文化素養,他們沒辦法和優勢群體競爭。此外他們沒有積存的生存資本。比如扶貧項目來了以后,只要養一頭牛,政府就給2000塊錢,但這些人連養牛的資本都沒有,包括住房,更別提其他發展資本了。這種情況下,僅僅通過一般性的救助和扶持,是無法讓他們走出貧困的。因此要對這個群體進行綜合性的治理,想辦法讓他產生能和其他群體相競爭的基本條件,包括教育、培訓的、資產獲予等等。此外我們還應該考慮窮人的資產問題,城里人的住房可以買賣、出租,那如何讓窮人的資產也變成改善自身福利、提高水平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將其提上日程。
關于未來扶貧的問題,特別是從精準扶貧的角度來考慮,我覺得資產經營要確保出處在公平、不形成大規模破產、產生其他我們所關注的問題的情況之下。因為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問題,認為中國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另外,所有實證經驗證明,所有發達國家都實行了這樣的資產制度,這種制度和發達度直接相連,而所有貧困國家反倒不一定。因此,如何在現有社會政治制度保證的情況下推進窮人資產管理,而不是私有化,這個角度也很重要。
從現實意義來講,中國10億人口脫貧本身就對世界的意義重大,它將世界貧困比例降到很低程度。第二,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跟眾多發展中國家是一起轉型的,中國是這些國家中唯一脫貧并發展起來的國家,而且中國是依靠發展農業實現脫貧的,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轉型成功的案例,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是農業國,對它們而言中國的成功有借鑒意義。第三,從1978年到1986年中國農業增長率是7%,而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是13%,所以農業的發展是中國經濟的重頭。中國的貧困人口一下子從占總人口的84%降到42%,7年時間就將貧困人口減少一半。對于像非洲的發展中國家,當時大家一起面臨轉型,都尋求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目前看來只有中國探索出成功模式。
作者系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鳳凰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