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看待農村問題:什么才是“鄉愁”
春節前后,一些返鄉報告在網絡上盛傳,集中反映了當前農村的環境、經濟、社會諸多現象,感嘆故鄉已不是原來的模樣,濃濃的鄉愁里充滿了淡淡的哀傷。簡單歸納起來,內容主要集中在:生態惡化、村容臟亂、生活陋習、經濟衰敗、人心不古。先不說文章所反映的問題是否片面偏頗,令人失望的是,這些冠以“博士”“才子”前綴的返鄉報告,除了羅列現象,并沒有分析原因,提出解決的途徑。
當我們以鄉愁情懷去觀察農村的時候,很難保持客觀。而要看到真實的農村,則需要更加立體的維度,跳出孤立看待農村的思維定式,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去審視農村,才會尋找到更有效的解決之道,也才不會給社會公眾以認識上的誤導。
一、農村問題并非農村獨有
當前農村出現的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等問題,不只是農村獨有的現象,這些問題在城市中同樣存在,甚至更加突出。
從環境來看,城市的生態環境問題其實更加嚴重,至少在大氣污染和食品安全上,農村的情況要好得多。而從經濟來看,城市和農村同樣面臨著產業轉型的困境,傳統農業難以為繼,傳統工業一樣步履維艱。從社會層面看,城市中的教育、養老問題同樣復雜,而在經濟大潮沖擊下,“人心不古”的又豈止農村。
這些都是當今中國的普遍問題,只是城鄉各自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如果孤立地放在農村來討論,難免有偏頗之嫌。
二、轉型期正是問題集中顯現期
農村與中國社會同步,正在經歷千年未有之大變化——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只是相對于已進入工業化中期的城市,更多的農村還在向工業化初期努力,在這個重大轉型期,農村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受到的沖擊更加明顯,各種問題也會集中顯現。
在經濟結構上,農村正面臨從單一的農業經濟向三次產業并進的方向轉型,過程肯定比城市更加復雜漫長,所以會出現人口流失、外出務工、土地撂荒等現象。在社會結構上,農村傳統大家庭逐步瓦解,家庭規模更小、數量更多,勢必出現社會管理、家庭關系、倫理道德等等問題。這些轉型期的陣痛難以規避,但可以用發展實效來盡量縮短周期。
三、農村沒理由背負懷舊的鄉愁
將“鄉愁”實物化是對鄉愁概念理解的最大誤區。在很多農村調查報告中都能看到,感慨白墻黑瓦消失、水井水渠不在、村莊風貌不存。如果鄉愁就是這些實物化的童年記憶,那一個30年一成不變的農村,難道就是你希望看到的“鄉愁”?一廂情愿地讓農村背負上所謂懷舊的鄉愁,就是先入為主地剝奪農村發展的權力。
老式民居、老舊設施早就不能滿足農村生產生活的需求,當大多數村民擁有了改善能力的時候,自然要拆舊建新,追求更好的居住條件,營造更便利的生產條件,向交通更便捷的區域集中居住。如果“故鄉還是原來的模樣”,那才真正讓人發愁。
四、農村不是負能量的洼地
與這些“博士”不同,近幾年我看到的農村卻暗流涌動,正能量不斷蓄積。
環境方面:老家的幾位年輕叔伯務工返鄉后,聯絡村民集資投勞,修建了村莊內部的水泥道路,與政府建設的村道連成一體,徹底解決了車輛通行問題。還在道路下預留了管線通道,充分考慮到未來建設的需求。村容村貌也因此煥然一新。
經濟方面:隨著返鄉青年逐年增加,創業愿望日趨強烈。很多人都在嘗試發揮外出務工學習的技能,開展各種經營服務。
社會方面:一位堂兄個人出資組織了中斷幾十年的祭祖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傳統的家族凝聚力。同時,平整修建了公共活動場地,村干部現場辦公,村民全體投入,清除了堆放十幾年的垃圾雜物,這種“老少齊上陣”的群眾性建設場面,已多年未見。更難能可貴的是,利用這次活動,還自發設立了“好媳婦獎”,評選出幾位孝敬老人的模范,出資獎勵、授掛錦旗,并準備建立長效化制度。
五、農村問題的解決之道
關于陜西農村的環境、經濟、社會問題,在陜西省“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已有通盤設計,未來五年也正是集中建設階段。在此,只就幾個重點問題提出建議。
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核心是要增強公共投入,為農村提供與城鎮“均質化“的公共設施。比如通村道路,4米寬的設計已經嚴重落后,必須提高到6米寬的水平,才能滿足機動車雙向通行需要。同時,應將農村的垃圾集中收集站、下水管網、排污化糞等設施作為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只有廚房和廁所的改善,才是改變農村生活方式、提高農村生活質量的根本。
解決農村經濟問題,在培育“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的同時,要盡快推進土地流轉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為農業規模化經營奠定制度基礎。把扶持農村青年創業作為重點,提供創業指導,建設創業平臺,提供資金幫助,堅持“依靠農村青年發展農村經濟”,激活農村自我發展動力。
解決農村社會問題,在普及建設農村老人日間照料中心、托兒所、文化體育場所等硬件設施的同時,重點要推進管理制度、管理能力等“軟件”建設,發揮傳統農村家族的自組織能力,推進日常管理的制度化、鄉約民規建設,增強農村社會的自我管控力,提高向心凝聚力。
在春節后各種返鄉報告鄉愁彌漫的時候,有人在為記憶而愁,有人在為現狀而愁,而個人認為,為發展而謀,為未來而謀,才是真的鄉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趙銳圖文(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