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倪國良:美麗鄉村是一種生活方式

[ 作者:倪國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03 錄入:王惠敏 ]

美麗”是一切能夠使人心情美好或身心舒暢的事物,“鄉村”是農民集聚定居的空間形態、是農民生產生活的聚集地、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載體。“美麗鄉村”則是依托農村空間形態,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堅持城鄉一體發展,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社會各界關愛幫扶,注重自然層面和社會層面,山水美與內在美有機結合,不斷加強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不斷滿足人們內心獲得感又不斷實現其預期建設目標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美麗鄉村建設指明了指導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生態文明是美麗鄉村的前置條件。推進農業現代化,生態環境的維護是必須堅持的底線。習近平總書記曾講過“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山清水秀,環境宜居、宜業,既有外在具象之美,更有宜人內在質地,要防止出現人未富、環境氣候先惡劣。生態文明不僅是一地環境美貌,更是農戶人文素質的整體展現,是個體內在欲望與外在條件的和諧統一。生態文明不僅利于現有農戶生活,更為良性變遷、持續發展提供后勁與動力。

富庶鄉村是美麗鄉村的基礎條件。唯有解決了農戶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方能建設物態的、行為的、組織化制度化的農村文明。美麗鄉村是小康社會在農村的具象化表達。貧困農戶基本溫飽問題的解決、基本生活環境的改善、基本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即建設溫飽型、小康型物質文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這需要政府資源的合理分配,需要社會組織的關愛幫扶,更需要農民的努力。所以,“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以及“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等重要論述,確實指明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規律與工作重心,極具指導意義。

道德堅守是美麗鄉村的決定條件。美麗鄉村得到社會的一致推許不僅在于環境宜人,更在于鄉村道德秩序符合現代人的理性預期,在于合乎族群文明傳承的脈動。傳統是民族進化的血脈與

神經,傳統選擇與超越是現代化過程中的民族陣痛,但傳統回歸與堅守卻是現代性確立后的優先選項。傳統得以堅守是善性、正義、和諧等道德、價值與文明的繼承、發揚與光大。古代中國社會的道德文明是鄉野田園宜居環境之外最使人懷想、懷念、懷戀所在,家庭和睦、鄰里和泰,淳樸善良、知禮有禮,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穩定有序、風清氣正,這是都市叢林難以企及的家園勝景,是族群傳續的根系命脈。現代化變遷中的農村,應是生產生活有保障的生活樂園、道德之美的心靈家園、生態之美的休憩田園、民族記憶的歷史故園,絕非荒蕪、原始、落后的粗獷山野、蠻荒之邦。

富民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這是解決美麗鄉村建設內生能力的重要環節。農戶扶貧要瞄準產業,長效扶貧瞄準造血,永續扶貧瞄準就業,這是精準扶貧的要義所在,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現實支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農戶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充分調動農戶的積極性、主動性是確保美麗鄉村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只有山清水秀而沒有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還談不上完全的美麗鄉村。只有農戶富裕、環境優美、農民歡愉,美麗鄉村建設才會有不竭的動力。

總的來說,美麗鄉村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它絕不僅僅是給村莊一個美麗的外表,關鍵是在于提升農村生活水平和農民生活質量,以發展農業生產、配置特色產業、改善人居環境、傳承生態文化、培育文明新風為途徑,構建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這是寫入《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的話語。農村才是農戶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有了“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鄉村美景,才會有“郁郁林間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的收獲藍圖,也才會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和諧社會。

作者系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每日甘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22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熟女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 | 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