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引發了傳統村落的快速變遷發展,也讓許多村落走向消亡、終結。據住建部全國村莊調查報告顯示:“1978年至2012年,全國行政村總量從69萬個減少到58.8萬個,年均減少3152個;自然村數量從1984年的420萬個減少至2012年的267萬個,共減少153萬個,年均減少約5.5萬個。”2016年4月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顯示,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作為中國鄉村社會結構中的基本單位,村落在城鎮化背景下面臨著生存還是毀滅、衰敗或是復興、遺棄抑或重建的重大抉擇。如何主動適應、把握、引領新型城鎮化中村落共同體發展變遷的新常態迫在眉睫。
村落發展的新理念
第一,正確認識城鎮化中村落的存在價值。
城鎮化帶來了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促成了村落生產方式、農民生活方式、村落組織結構、農民心理觀念、村落空間結構的演化,提高了城鄉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和農民生活水平。城鎮化既會讓大量村落從傳統的行動情境撤離,也會給村落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要正確認識到村落獨特的存在價值:村落不是城鎮化的拖累和附庸,它不僅是大多數中國人的鄉愁所寄,而且是未來人們可選擇的生活空間;它不僅承載著中國文化的根脈,而且孕育著我們未來的精神家園。
第二,村落變遷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歷史過程。
這體現在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遷移,也體現為價值觀、生活理念和社會行為從農村向城市的轉變。城鎮化中急功近利的連片拆遷、造城運動,顯示出一些地方政府的盲目沖動和政績急迫,導致傳統村落的毀滅性破壞。城鎮化因素在村落的累積需要時間來擴散、輻射和滲透,尤其是我國村落形態千差萬別,每個村落的變遷都受特殊的自然環境因素、政治經濟條件、社會人文條件的影響,有其內在邏輯、變遷方式和變遷規律。這意味著不能拔苗助長、做“一步登天”快速城鎮化的美夢,也不能“千村一面”地改造村落,必須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時而動,尋找村落與更大社會系統融合的可行路徑。
第三,把握城鎮化中村落變遷的內涵。
新型城鎮化中的村落變遷,一是村落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農業生產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生產經營從個體化向規?;D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促使村落傳統生活方式的轉變。二是村落生存環境的凈化。重塑優美潔凈的生存環境,構建宜居、方便的鄉村生活;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水平,使廣大農民愿意生活在農村,吸引城市居民來農村休閑定居。三是構建和諧共生的人際環境。社會流動打破了村落的自然邊界,原有的鄉村倫理遭到挑戰和破環,要重建人們之間守望相助的親密的交往關系,優化人際關系,確保村落社會和諧。四是村落文化精神的凝聚。傳統文化依靠村落內部祖祖輩輩的凝聚積累,通過繼承和傳遞而內生為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村落發展的新路徑
現階段,在新型城鎮化政策引導下,地方政府和村級組織重在把握村落變遷的遠景目標、價值導向、發展趨勢,重在提升村落變遷能力。
第一,村落變遷的遠景目標是實現城鄉一體化。
城市和農村是現代社會有機體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部分,農村離不開城市,城市同樣離不開農村。農村提供的糧食和各類農副產品保障了城市的工業發展和居民生活,工業和技術的進步為推動農村發展提供了條件。新型城鎮化可以理解為社會結構體系中城市和農村兩個子系統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升級、分化和重新組合的過程。村落變遷的遠景目標是城鄉一體化,立足中心城市、中心鎮發展,統籌城鄉空間的分布、城鄉布局結構的優化、相對均衡資源的配置。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個樣,不是讓農村變成城市,而是要通過城鄉之間取長補短、互相融合、相得益彰,走出一條城鄉發展制度化、城鄉服務均等化和城鄉建設一體化的新路子。
第二,村落變遷的價值導向是發展“綠色化”。
黨的十八大第一次將“生態文明”提到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并列的戰略地位,形成“五位一體”發展新格局,并把“美麗中國”目標提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綠色化”,并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等并列而成“新五化”?!熬G色化”一是理念綠色化,“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空間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二是經濟綠色化。以生態文明引領發展方式轉變,帶動綠色生態產業。三是生活綠色化。崇尚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四是發展綠色化。推動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優化、加快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探索循環經濟模式、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以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為重點,以科學規劃布局美、創業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為目標,建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文化特色鄉村,整體推進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建設。
第三,村落變遷的內驅動因是“自變遷能力”。
“自變遷能力”是指各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民在強烈的變遷發展積極性驅動下,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因勢而動,積極尋找符合村落發展方向、滿足大多數群眾意愿的變遷發展道路的能力,能激發農村基層活力和創造力,推動村落變遷發展,維護村落和諧穩定?!白宰冞w能力”包括:一是自整合能力。村落組織能對村落自然資源、人才資源、人文資源等進行整合,能夠合理估量村落資源及潛藏價值,對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做出迅速、適時的反應,對不同來源、不同結構、不同層次的資源進行篩選與識別、配置與汲取、激活和融合,有取有舍、有進有退,發揮出新的效應、創造出新的價值、衍生出新的資源并使其價值增值。二是自生產能力。指村落在現有的產業基礎和技術條件下,所能選擇的重點發展產業、產出能力及市場適應力。良好的產業支撐、集體經濟實力增強是村落變遷的經濟基礎和可持續發展之本。如何因地制宜地做好產業選擇和甄別、規劃和布局,如旅游、休閑、民宿、餐飲、養生、養老、養殖、文化產業等,成為衡量村落精英(村兩委)思想解放、視野眼光、領導水平的重要標志。
第四,村落變遷的路徑選擇是“立體化變遷”。
新型城鎮化中的村落變遷,應當是多層次、全方位的立體化變遷,必須是以人為核心的變遷,人的身份、觀念、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都要城鎮化。立體化變遷,考驗著村落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以及在自組織系統與組織內外部互動、交流、反饋時的動態適應與平衡,使人力、物力、財力發揮最佳效能的能力。它要求在村落變遷的各項決策過程中要有預見力、洞察力、應變力和融合力。預見力是能夠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能力;洞察力是能從繁雜信息中獲得知識的能力,明察秋毫,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性質或內部結構的能力;應變力是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能審時度勢、機智果斷地對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融合力是一種親和力、黏合力,能體現社會公平,協調好人際關系,讓村落和諧有序,讓村落變遷的綜合效能最大化。
城鎮化進程中的村落變遷,既有共性,也有個性,需要因地制宜地規劃村落發展,傳承歷史文脈,給子孫后代留一片凈土。城鎮化進程中的村落變遷,有如宏大的敘事詩,包羅萬象,但其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尊重農民的選擇,尊重客觀的自然歷史規律,尊重最廣大農民的內心訴求和行動選擇,以農民為本,農民利益至上,維護和實現社會公正。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城市化進程中村落變遷的特征概括和規律分析”(12ASH003)研究成果
作者系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著有《村落的宗族》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7月6日第100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