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戴道晉:準確把握形勢服務三農工作大局

[ 作者:戴道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11 錄入:王惠敏 ]

湖南農業綜合開發實施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扎根農村、服務農業、造福農民,基本建立了一套指向明確、運行高效、管理規范、充滿活力的農業綜合開發機制,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農業開發之路。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新常態后,我們要認真分析農業綜合開發面臨的新趨勢、新任務,牢牢把握農業綜合開發的工作重心,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推動農發工作再創新輝煌。

新常態下農業綜合開發面臨新趨勢、新任務

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3年聚焦“三農”,對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也有明確、具體的任務和要求。比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方面,提出“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 在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方面,提出“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在加大農業農村投入方面,提出“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規模化經營主體增加生產性投入”等等,進一步明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為我們調整農業綜合開發布局,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遵循和依據。

一方面,從農業農村總體形勢看,農業綜合開發面臨新趨勢。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步入了深度調整期,農業的供需結構、資源功能、經營方式等發生了深刻變革,特別是長期以來實行的財政支農惠農政策當前遇到了新的復雜情況。比如,現在大宗農產品價格難以再提高,馬上要到“天花板”,國內外價格倒掛已經呈現“封頂效應”;農業生產補貼和價格補貼已接近約束黃線;農業生產成本的“地板”剛性抬升,加上新常態下財政投入難以持續大幅增加、補貼政策邊際效應遞減等因素影響,再靠價格和補貼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空間已經非常狹小。另外,從社會的需求來看,人民群眾對農產品的數量、質量要求不斷提升,對凈水、藍天、綠地良好生態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些新的發展趨勢,都迫切需要我們對農業綜合開發作出新的調整,切實與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合拍共振,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農業開發道路。

另一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農業綜合開發面臨新任務。全面深化改革,具體到農業農村,就是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努力形成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體系。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省農業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不夠,綠色安全、優質優價的本地農產品供給仍然有限;普通大宗農產品產量較大、消費不暢,如全省糧食庫存高倉滿儲,已超過200億斤;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農業防災抗災、科技應用和機械化水平程度不高;貧困人口亟待脫貧,農民增收新渠道不多等等。這些都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先天不足”,也是農業農村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農業綜合開發有了更新更高的任務要求。比如,在建設投入上,不僅要依靠財政投入,還要更多地學會運用市場化方式和手段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在扶持產業化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生產能力、加工能力的提升,還要統籌考慮產銷銜接的問題,防止加劇供需矛盾;在扶持新型主體上,不僅要關注主體本身發展,還要關注所聯系農戶的受益問題,要建立新型主體和貧困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防止扶富不扶貧;在農業園區的建設上,不僅要注重加工能力提升,更要關注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涉農資金整合上,既要搭好自己的臺子,也主動與其他部門協調配合,打造共贏平臺。這些,都是農業綜合開發部門新的職責使命。

圍繞“三農”工作大局,農業綜合開發大有可為

農業綜合開發在新形勢下要繼續譜寫新的輝煌,就必須在服務“三農”工作大局中,找準定位,抓住關鍵,尋求突破,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努力走出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

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著力提升服務能力水平。一方面,要創新工作思路,將農發工作置于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大局中去定位、去謀劃,實現多層次、深層次的農業綜合開發。另一方面,要發揮特點優勢。農業綜合開發最根本的特點在于“綜合”,最大的優勢也在于“綜合”。要用好用活,既抓基礎設施建設,又抓農業產業化經營,既管資金,又管項目的綜合優勢,重點在探索支農資金管理、推進財政支農方式創新上發揮試驗田作用;在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發揮生力軍作用;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支持現代農業發展上發揮助推器作用;在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上發揮先行軍作用。

二要圍繞藏糧于地戰略,著力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當前糧食安全戰略發生變化,中央提出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是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舉措。高標準農田建設,本質上就是為了藏糧于地。要實現藏糧于地的戰略目標,就必須進一步加快以高標準農田為核心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更多更優的高產穩產糧食生產基地,讓“光板田”變成“聚寶盆”。首先,資金投入要充足。根據2014-2020年湖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農發部門承擔131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和50個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任務,占規劃任務的40%。按照現有建設標準,缺口還比較大。因此,要在確保財政投入每年有所增長的前提下,學會借助市場的力量,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形成政府投資與社會資金的互動、互補格局。其次,開發要可持續。在開發過程中,一定要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確保開發有序、利用有度。在開發布局上,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在開發措施上,要加大生態措施投入力度,要更多運用節水節地節能技術和措施,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和資源節約型農業。只有把現有耕地保護好、建設好、利用好,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才有基礎,藏糧于地戰略目標就能順利實現。

三要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著力提升農業產業綜合效益。農業供需錯配的問題,不僅影響當前的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更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提高農業生產端質量、效率和競爭力。要采取切實措施,使農產品供給數量上更充足、品種和質量上更契合消費者的需要,真正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在生產層面,要優化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以優勢特色產業園建設為重點,著力引導企業和農民發展有市場需求的特色農產品。在加工銷售層面,要引導和幫助龍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農業經營主體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大力推進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為消費者提供品種更多、質量更優的產品,提升我省農業產業綜合效益。

四要服務脫貧攻堅總決戰,著力拓展農民增收新途徑。2020年要確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和貧困村全部摘帽,是重大政治任務。為保障貧困縣集中資源打贏脫貧攻堅戰,國務院已經出臺了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意見,省政府也出臺了實施意見,并且將資金整合在全省所有貧困縣中全面鋪開,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因此,農業綜合開發要把支持貧困縣整合資金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搶抓政策機遇,找準方向和著力點,發揮自身優勢和條件,主動作為,積極作為,全力支持和投身整合工作。特別是在開發規劃上,要主動與扶貧開發總體規劃相對接;在政策機制上,要及時調整完善資金分配、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使之適應資金整合的要求,激發貧困地區的發展活力和動力。

不斷創新農業綜合開發體制機制

新形勢下,要確保農業綜合開發更有活力,更有效率,必須改革創新完善農業綜合開發體制機制。

一要形成合力,強化組織保障。理順省市縣農發機構管理體制,增強執行效率,特別是要保障好基層農發機構必要的工作經費和條件。要健全多部門共同協商合作的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機制,對于項目建設,要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合力推進。

二要簡政放權,優化項目建管機制。一方面,要進一步理順省、市、縣的職責關系,簡政放權,能減則減、宜放則放、責權結合。將項目規劃、考察篩選、建設管理等更多的職能賦予市縣,發揮基層靠前管理的優勢,增強基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要通過鼓勵籌資投勞等方式,讓農民參與進來,激發他們參與建成項目管護的積極性。

三要提升效益,充分發揮資金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一方面,積極創新投融資模式,做好做實先建后補、貸款貼息等引導扶持政策,發揮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四兩撥千斤”作用。要以中央和省開展的涉農資金整合試點為契機,搶抓機遇,積極配合,主動搭臺,努力探索更加科學、合理、高效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新機制。

四要嚴格監管,進一步強化問責問效。進一步加大對資金和項目的有效管控,將行政審批轉變為全程監管,管理主體由“運動員”和“教練員”轉變為“裁判員”,建立健全科學完善的監管體系。同時,要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將資金投放向管理規范、成效明顯的地方傾斜,讓工作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感到壓力,真正實現獎優罰劣。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綜合開發雜志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 | 免费va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 日本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 |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