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農民增收的難題,就是要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加快培育農民增收的新的動能,這一方面中央今年的一號文件做出了全面的部署。中央一號文件我把它概括為“四個調”:
第一,調優。要優化農產品產品結構和農業的產業結構,要推進農業的提質增效。第二,調綠。要推行綠色的生產方式,增強農業科持續發展的能力。第三,調新。大力發展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第四,調順。關鍵是要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現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
調新,這幾年大家可以觀察到外出的農民工、一些大中專畢業生和企業主返鄉創業的熱潮正在悄然地興起。農村的電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非常地迅猛,正在為農業的增效、農民的增收、農村的繁榮注入前所未有的新的動能。就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商的發展來講,我們提出要讓休閑農業合鄉村旅游成為農民增收新的亮點,成為市民休息旅游新的去處,成為傳承農耕文明的新的載體。
需要從戰略層面提高對新產業、新業態、下鄉返鄉創業的認識。第一點,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和返鄉、下鄉創業,可以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要調好、調優、調順農業的結構,要提升農業的價值鏈、產業鏈。第二點,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第三點,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包括返鄉、下鄉的創業,可以增進農村社會的治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02-2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