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王曙光:理解傳統農村鄉土社會

[ 作者:王曙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10 錄入:19 ]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課程

《中國農村》講稿

第二講  中國農村社會結構與農民行為特征

第三節  傳統農村鄉土社會的組織特征

一、農村人口職業結構的單一性

這是農村社區與城市社區最明顯的區別之一。農村基本上以農業生產勞動為主,農民的職業與城市比是很單一的。傳統農村中,非農業的職業是很少的,比如農具的制造業和編織業,小型的如磨豆腐、作紡織等制造業。職業結構的單一使農村社區內大規模的分工合作是很罕見的,從而養成了小農的一種獨立和不善于合作的群體性格。職業結構的單一性又是與農村人口流動的緩慢結合在一起的,人口流動性低,使得農村人口長期保持了這種職業結構,很少發生改變。

二、農村產業結構的自我循環性和自我復制性

農村產業結構中,種植業、養殖業、編織業、小型制造業等,都一般在一個村落里進行組織的,其原料來自于村落自身,其生產過程由本村的農民所承擔,而消費者的主體也是本村的農民以及臨近的村落的農民。因此,農村產業結構具有很強的自我循環性,不太需要與村落外的其他產業要素進行交換,形成彼此獨立的產業群。同時,由于農村勞動力流動性非常低,農村里的各個產業或者行當都是具有自我復制性的,村里的工匠們往往是子承父業,子孫復制祖輩的行業規范和技術。在我童年時所居住的膠東半島農村(掖縣梁郭公社,現在這個鎮已經沒有了)中,村里面有很“齊全”的產業,這個產業群包括油坊(負責榨花生油)、鐵匠屋(負責鑄造各種鐵制農具)、豆腐和涼粉屋(負責制造一些粉條、豆腐、涼粉等副食品)、編織隊(負責編織手提袋、簍子、簸箕、柳條筐等生產或生活用具),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石匠和木匠,在農業勞動的間隙從事石料加工和家具制造。甚至,在我生活的村子里,還有比較專業的牙醫。這些行業,都一般傳承給自己的子孫,因此這種自我復制性多少帶有“家族絕活”或獨特的知識產權的性質。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產業群的自我復制性,只是傳統農業社會中封閉的自給自足的一種表現,如果市場拓展到一定程度,產業也同樣能夠演變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在我童年所居住的村子中,后來的編織業甚至能夠供給出口的需要,而風衣的制造業在當地也有一定的聲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三、農村社會評價體系的歷史延續性和評價機制的軟性化

農村的社會評價體系是依靠農村村落里的居民世代相傳來進行的,鄰里之間的閑言碎語(即西方人所說的gossip)對農民的行為的約束力很強。所謂社會評價體系的歷史延續性,指的是農村中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不僅看這個人的行為和品質,同時還要考察這個家族在歷史上的行為和倫理積淀。這個道理我們在分析農民的行為時已經有過詳盡的分析。同時,農村中的社會評價機制是軟性化的,即農村中一般很少運用比較硬性的社會指標去評價人,也缺乏這樣一些指標。城市可以用銀行帳戶、學歷、職業性質等標示自己的信譽,甚至在城市中已經發展出一些標準的機構和模型來表明一個人的信用,但是農村中是沒有這些評價形式的。農村中的評價還是依靠口碑,而口碑的激勵雖然在形式上是軟性的,但是實際上的約束力往往超過那些硬性的指標。

四、農村治理結構的非制度化

傳統農村的治理,一般是通過一些非正式的制度,比如在農村中,對村落事務有裁判權的,往往是家族中的有權威有聲望的長輩,而依據的標準,又是這個村落中長期流行的倫理規范或鄉規民約。在鄉土社會中,正式的法律制度,尤其從西方的法律傳統生出的法律體系,由于不能適應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社會結構,往往處于失效的狀態。因此,如何結合我國鄉土社會的道德資源,促進法律的本土化,是法學界的重要課題。非正式制度安排如果能夠與正式的制度安排很好地結合,可以提高農村的治理水平;如果忽視這些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一味強調正式制度尤其法律規范,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五、農村權力結構中宗族勢力與地方能人勢力的結合

在農村的權力結構中,傳統上以宗族的勢力為核心,這是建立在家族傳統和宗法關系基礎上的一種治理方式。一般而言,政府力量難以滲入農村的治理中,盡管在民國時期,我國建立了保甲制度,但是這種保甲制度是一種外部強加的行政體系,很難與原有的治理結構很好地融合。雖然民國時期政府制訂了非常完善和詳細的正式法律,來規范這種保甲制度,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費孝通先生把農村中原有的組織制度稱為“事實上的體制”,而把這種政府強加的制度稱為“法定的體制”。他指出,這兩種體制是相互排斥的,保甲是一種“強加的行政體制”。因此,在農村的權力結構中,宗族的勢力似乎是一種比較具有生命力的力量,但隨著農村的逐步演變,農村中宗族勢力開始微弱下降,而地方能人勢力開始上升。在當今的農村地區,由于農村普遍事實自治和直接選舉,村里的權力結構傾向于那些有著較強行政能力以及其他人脈資源的能人,這些能人由于能夠帶領村民發展生產而收到農民的擁戴。從某種意義上說,華西村等富裕村的崛起,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地方能人發揮作用的結果。地方能人在某種意義上相當于現代的企業家,富有企業家精神,能夠有效地調動和整合農村的資源,他把整個村落的經濟當作一個企業的經濟形態去運作,從而在農村中引入了市場觀念和競爭觀念,引入了企業家精神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理念。在經濟市場化的進程中,這種地方能人的作用將越來越取代傳統的宗族勢力而成為農村權力結構的核心。

六、農村交往體系的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這個概念,是一個很生動的名詞,表明傳統農村中的交往體系,是按照與自己親緣關系的親疏來安排的。農村交往中這種差序格局極大地影響了農村的商業關系的基本形態,也影響了農民的交往理念。當農民走出這個狹小的村落,進入更為廣大的城市,從而進入一種更為復雜的人際網絡的時候,他往往還是本能地幻想依靠原有的親緣關系,甚至在城市里復制這種親緣關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的農民,當他們漂洋過海到美國之后,仍舊在美國建立起一種類似于農村親緣關系的一種交往網絡,現在的很多所謂“宗親會”就是這種農村親緣關系的一種翻版或擴大。

(王曙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壹道曙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呦萝小初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22 |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人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