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程國強:深化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是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當務之急

[ 作者:程國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02 錄入:王惠敏 ]

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中央對農村經濟的重要部署。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標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關鍵路徑在于通過制度創新解決農業基礎性矛盾,通過政策改革重塑農業競爭力。其核心在于化解高產量、高進口、高庫存并存的“三高”矛盾,消除地方困惑、企業迷惑、國外疑惑等不同主體在改革過程中的“三惑”問題,解決政策施策難、結構調整難、農民增收難的“三難”困境。之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突出,其關鍵成因是政策“托市”到“脫市”所造成的價格形成機制扭曲。我國從2004年開始對糧食實施最低收購價,后來實施臨儲政策,形成了一個政策的“托市”,也就是把市場價格支撐起來保護農民利益,但最后形成了一個外部性——“脫市”,就是價格體系脫離市場。

因此,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當務之急是推進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穩步建立以市場定價為基礎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在深化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系統謀劃、頂層設計,要按照價補分離、積極穩妥的原則,既要堅持市場導向,從根本上消除價格支持對市場的扭曲影響,也要更好發揮政府支持和調控作用,配套建立農業生產者補貼機制,使其在改革中利益少受損、甚至不受損;既要促進農業調結構、減庫存,又要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滑坡。深化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兩大目標是通過改革價格形成機制破除價格天花板、改革補貼方式規避黃箱天花板。必須厘清改革的邏輯,從調整農業支持方式入手,保護農民利益的方式不僅限于價格支持手段,還可以使用直接補貼和綜合服務支持手段。

從目前為止的改革進展和影響來看,棉花改革已初見成效,為我國農產品價格政策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增強了深化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信心。玉米收儲政策改革成效有待進一步觀察,改革的不確定因素與可能風險復雜多樣,特別需要戰略定力。

2017年農業供給側改革任務艱巨,深化改革的方向與重點是大豆目標價格改革、玉米補貼方式設計與水稻最低收購價的完善。具體推進改革的方向與重點包括:第一,盡早出臺棉花、大豆后續政策方案;第二,要堅定玉米收儲政策“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的戰略定力,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改革部署,確保實施玉米“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第三,積極穩妥調整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建議按照穩定政策基本架構、增強政策彈性的思路,對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實行價補分離、兜底不保收,價格既能上升也能下降的調整,逐步弱化市場扭曲機制、減緩水稻結構性壓力;第四,創新農產品市場調控機制。

(本文根據作者在“清華三農論壇2017”分論壇二“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農業補貼制度改革”上的發言整理,經本人確認并授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州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卡 |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欧美理论电影久久网站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