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讀的書到今天再翻才有讀后感寫出來,怎么就像大學同學一場沒有感覺,畢業后同學聚會卻來電了一般!農業品牌方面,婁向鵬、李志起都是行內的名人,也各自出了書,總的感覺:婁的風格向孟子,章法嚴密,注重體系;李的風格像莊子,氣勢磅礴,激情澎湃,但都對當前的農業品牌建設有深刻的思考,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一些經典案例讓人稱贊不已。
在這個周末,當我重新拿起去年秋天就已經看完的《品牌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品牌革命》一書時,恰好把最近一些天關于農產品品牌問題的零散思考串聯了起來,借此作一點整理,大體歸結為八個方面。
其一:看進程,山重水復還是柳暗花明?
今天的中國農業品牌現狀,如果說一塌糊涂肯定也是不客觀的,但說總體才起步大體還是合適的,或者說農業品牌在路上。
這些年已經走過的農業品牌之路,最為顯著的成效是地域公共品牌的建設初具規模,過去大家只知道吃什么東西,現在已經開始講究吃哪里的什么東西,對地域品牌有了認識,由此才有了陽澄湖大閘蟹、西湖龍井、陜西蘋果等一批地域品牌的家喻戶曉,這個成績對整個農業品牌化的進程功不可沒。
然而,農產品的市場品牌建設依然滯后,進入門檻低,品牌混雜,優勢品牌的集中度低,低價營銷、同質競爭泛濫,確實又像是一潭渾水。
然而,就像越是爛攤子越容易整出好機會一樣,農產品今天的局面恰恰為未來大品牌的誕生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已經到了從農業品牌1.0時代向2.0時代進軍的轉換時刻,如果能從現在起就下決心做百年老店,開始“不走尋常路”的品牌之旅,未來大為可期!這些年我們津津樂道的褚橙,恰恰是農業品牌用心經營的一個經典案例,只要不急功近利,不本末倒置,品牌其實在口碑營銷中就悄然樹立,所需要的無非是時間。
什么成名要早,什么唯快不破,對于農業品牌而言,還是慎重一些好。
其二:看格局,政府主導還是企業有為?
一些專家認為,今天的中國農業品牌化建設根本不符合市場邏輯,地域品牌的建設甚至形成了公地悲劇,缺乏管控,泥沙俱下,市場真假難辨,必須要由企業擔當品牌建設主力,甚至地域品牌也要由大的企業“私有化”。
這樣的觀點從目前的市場現狀看,有其合理性,但必須明白一個前提,如果沒有政府辛辛苦苦地打造地域品牌,企業的市場品牌也起不來。
農業品牌之路,注定是政府先打好地域公共品牌的基礎,然后以企業為主的市場品牌再來唱主角。
現在的情形只能說明,地域公共品牌確實需要轉入企業市場品牌建設了。
但并不能像一些人設想的那樣,把一個地方的品牌直接委托給一個企業、一個協會,因為能夠委托的這個企業必須相當強大,而市場還要認可,并能為生產經營者帶來更大的福利,可惜這樣的企業鳳毛麟角!所以,與其埋怨市場太亂,政府不作為,還不如好好練企業的內功。
當然,我也與作者的看法相同,政府可以幫助打造品牌,但絕對不會成為品牌的市場主體,最終要靠企業,而一些地方靠政府力量再注冊新的品牌企業來運營,同樣值得質疑,最終要靠市場來說話。
其三:看策略,上下通吃還是一點突破?
品牌的背后是產品的質量,產品的質量來自于產業鏈的控制。
從理論上講,如果將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打通,也就等于實現了“1+2+3=6”的第六產業效應,這無論是對增強品牌的產業控制力還是運營效益都是有利的。
但無情的現實是,產業鏈也可能是一杯苦酒,因為能力、實力、精力的考驗讓理想中的美酒遲遲難以發酵出來,而多是無法入口的半發酵品。
即使中糧這樣的巨頭級食品企業也在感嘆,各產業鏈之間難以銜接,更不要說一般的企業。
從我的觀察看,產業鏈越短越可能控制,特別是生鮮產品,品控的要求特別高,做產業鏈這樣的重資產即使不愿意也得戮力而為;而像已經加工成為食品的大宗產品,則全產業鏈的難度會空前加大。
其四:看實操,立竿見影還是山路逶迤?
農業品牌建設難,自然有難的原因。所以,對農業品牌這個菜園子的腳下爛泥不可小視。比如,有外貿轉內銷以為可以輕易拿下市場的,也未必就有好的結果。
何以如此?外貿是外貿,內銷是內銷,一個安心做貼牌或者拿訂單,一個卻得站在大街上使勁吆喝,完全不是一個路數;更何況,國外的消費市場能與國內一樣嗎?所以,很有必要樹立“重頭再來”的心態!就像書中指出的,外銷轉做內銷實際上是企業的一次戰略大轉移:由大客戶定制、采購、加工、貿易的運營模式,轉變到聚焦市場需求、產品設計、品牌營銷、服務反饋模式;從加工車間,轉變到品牌提供商甚至是產業鏈管理者,這是包括核心能力、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渠道與終端管控、品牌打造、資源整合在內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能力的一次全面再造和升級。
外貿轉內銷如此,一般的農業品牌同樣需要這樣的內功。
其五:看競爭,一枝獨秀還是百花爭艷?
在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低價營銷必須成風,最終讓整個行業深受其苦。于是有一種想法,能不能通過一個協會整合起來,構建一個共同的底線,甚至說是統一成一個大品牌來闖市場,再造出一個類似新西蘭佳沛奇異果的故事來。這樣的想法有一定合理性,但要因產業而異。
首先,必須承認,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一個企業是很難撬動一個產業的,就像一條商業街、一個夜市的起步一樣,必須是幾十家幾百家湊在一起,這才能產生抱團取暖的聚集效應,這叫“一枝獨秀不是春”。
但是聚集的經營主體過多,也會因客流總體有限而導致惡性競爭,這就需要規范,一些不合格的經營主體就需要退出了,也就是“百花爭艷”的同時需要“唯有牡丹真國色”這樣的聚焦效應,即行業領軍企業的勝出。
誰來做這個牡丹,不是政府決定,而是市場的決定。其次,行業大小不一樣,品牌的集中度也會不同。
新西蘭的獼猴桃產業,總量較小,整合起來比較容易;而像我們的蘋果產業,幾千萬畝的大產業,品牌整合困難相當大,群星燦爛的局面也是合理的。
當然,一個縣、一個市甚至一個省的某個產業整合起來做一個大的品牌,這個思路是可行的,但基本邏輯依然要建立在市場的機制之上,政府的行政措施可以順勢而為卻不可以任性。
其六:看生鮮,混沌未開還是逡巡不前?
生鮮領域的品牌建設到今天為止,依然缺乏大的突破,這是一個讓人遺憾的事情。
幾萬億的市場,理論上講可以養活出大品牌來,但現實卻沒有。
有看法認為,生鮮這樣的初級市場,產品差異化非常難,品控更是大難題,品牌建設的前景不容樂觀。
但今天也有新變化:
一是消費升級了,消費者觀念變了,特別是80后、90后開始成家立業了,消費習慣明顯不同于傳統家庭;
二是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客觀上需要放心品牌引領;
三是技術上在進步,互聯網時代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有利于破解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與互信問題。
目前的主要問題在于,市場潛規則盛行,掛羊頭賣狗肉的亂象普遍存在,“洗澡蟹”“進修雞”橫行,李鬼比李逵還猖狂。現在這個行業需要兩個“人”,一個是需要揭穿皇帝新裝的小男孩,一個是一輩子做好事的雷鋒。
我們需要前者把真實的故事告訴消費者,更需要后者從現在開始堅持。
一天兩天做好事當不了雷鋒,幾年幾十年的堅持才能讓好品牌贏得口碑。
其七:看內涵,墨守成規還是推陳出新?
在我們抱怨農產品沒有辦法像工業品一樣標準化的同時,農產品的這種特殊屬性也帶來了另外一種優勢,這就是地域文化的內涵深厚。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的胃是有記憶的,兒時的味道讓多少人魂牽夢繞,而吃飯自古以來從不是填飽肚子那么簡單,其中的飲食文化、人文情結源遠流長,孕育了多少經典故事和感人文章。
所以,一部《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再次喚醒了美麗鄉愁,而且引爆了地域美食消費。
于是出現兩個不同的聲音,是恪守歷史的傳承,還是在市場的大潮中創新?其實兩者并不矛盾,如果沒有歷史的傳承,這些美食就等于抽去了文化的內核,與一般飲食沒有兩樣;而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又有多少傳統美食還在窮鄉僻壤中有待人知?我們老講,酒好不怕巷子深,這個話要正確理解,其前提是大家已經知道你的酒好。
如果是自認為酒好,便一味在深巷苦等,那可能就像被迫拉貨的千里馬那樣老死廄中了,前提還是營銷。
所以,今天需要更多的農產品講出文化、講出鄉愁、講出快被人們遺忘的東西來,就是現在常說的,講好故事,發出更多農產品品牌的好聲音,這是必須盡快補上的一個大課!
其八:看定位,老少咸宜還是與眾不同?
目前的農產品品牌定位,往往進入一個誤區,為了獲取更多的消費者,所以在努力地打造老少咸宜的形象。其結果往往是:老少咸宜,老少皆不宜;男女通吃,男女都不吃。
整個居民消費已經到了個性化的時代,市場細分、品質差異開始大行其道,必須在大眾化消費的小眾化市場中深度開掘。
也就是這本書提出的,“內在品質差異化、外在化”。比如在競爭慘烈的堅果零售行業中,三只松鼠卻異軍突起,一個互聯網森林品牌的概念,一個極致的細節體驗,三個可愛松鼠的使勁賣萌,在90后年輕群體中贏得了大量粉絲,不要大講什么營養美味,而是帶給年輕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就夠了。
你不能說自己在每個環節上都很完美,但至少有一個環節非常突出;你不能說自己會讓每個人滿意,但至少能讓一部分人滿意,這大概就是今天的農產品品牌定位策略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魏延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