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河陽鄉村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項一中先生為“從全球到村莊:以鄉村作為方法”暑期班學員帶來一場題為“鄉村與鄉愁”的講座,以縉云天堂村為引子,從縉云本地的歷史為切入點,講述鄉村文明的起源、發展和興衰流變。同時與學員就撤點并校政策、鄉村經濟發展模式等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在演講中,項一中從“種子何來”“種子落地”“取名規律”“建設與繁榮”“天災人禍”“繁盛時代”“黃昏現象”“全面潰敗”“回光返照”“鄉愁興起”十個層面,娓娓道來,以一種具有地方感的含蓄抒情和柔軟觀照,妙趣橫生地談了他對鄉村·鄉愁的理解,相對于人類學家對村莊的視而不見,這顯然是一種帶有詩意和溫情的反駁。對演講內容,本文擇要介紹如下:
一、村莊的起源
在講座中,項一中分析縉云各個村落姓氏的宗譜,將村落的來源分為幾類,分別為災荒流落、戰爭流徙、豪強侵占、災禍遷徙等。人口聚集一地之后,村莊扎根則與地理密切相關。首先要選擇朝向風水,以流長清澈的水源、肥沃向陽的土壤為佳。
項一中認為鄉村研究,或可將地名作為突破口,走訪各個鄉村,采訪村中老人,查看宗譜,詢問村莊名稱的來源,可以由此發現村子怎么來,人怎么來。項一中以縉云各村莊為例,將村名分類,向學員介紹縉云村莊的命名規律以及風俗傳說。
二、傳統鄉村的盛衰
項一中指出,農耕社會的最高理想即人口的繁衍。在傳統社會中,因無法延續香火,凡和尚、尼姑、道士、戲子,不得載入宗譜。而耕讀遺風也是縉云村莊的習俗,在鄉村節慶等重大活動中,禮尊各學子,鄉村宴席時請學子上座,祭祖時給學子發余蔭也給多倍銅板。這些傳統習俗均有益于縉云鄉村的繁榮興盛。鄉村的建設還包括建廟修祠,以求神佛祖宗保佑,鄉紳返鄉,促進鄉村精神文化發展以及環境保護。
在傳統鄉村,天災人禍往往會導致一座村莊的覆滅。以縉云為例,1952年山洪暴發上麻村被毀,遷至金梅亭。除水火之災外,瘟疫也是一大危患。在過去,縉云幾乎村村都修建有寶童塔,就是用來埋葬在瘟疫中夭折的孩童;而人禍主要以禍及域內的戰亂為主,從方臘起義到太平天國,一遇戰亂,人口驟減。
項一中總結,正如萬物有生有死,有盛有衰,村莊的盛衰也同樣如此。
三、鄉村的發展變遷
項一中追溯鄉村發展過程,指出中國鄉村的繁盛時代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首先是土改運動,人民翻身做主人,農民分田分地,在新土地的吸附之下,人們足不出村,辛勤耕耘。加之1950年代,三反五反加鎮反,人員外出必須持有單位證明。農村人口被牢牢捆綁在土地上,人口流動困難。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時期,開始農業學大寨,形成近代以來鄉村人口集聚最繁盛的時代。
鄉村的衰落隨著體制的變遷開始。改革開放之后,分田到戶,人口開始自由流動。在這科技發展迅速,經濟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下,空心村形成。山村僅剩老人和學齡前兒童,學校開始撤并。
在有識之士的不斷呼吁下,有關部門開始制定傳統村落保護計劃和發展規劃。國家財政每年也撥出部分資金,用于古村落保護。政府部門的扶持,讓少數古村落回光返照。但項一中認為歸根到底,古村的保護需要其自身有造血功能,例如發展鄉村全域旅游,重新回到繁盛。
四、鄉愁的興起
項一中認為隨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的巨大變化,傳統習俗面臨著被西風東漸的新時尚全面取代的危險。由此引發人們對傳統鄉村的鄉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記得住鄉愁”,從政策呼應社情民意的層面,正表明它是一種具有深層次歷史內涵和傳統文化意識的民族性群體性感受。如今的山水已不再是過去的山水,而鄉愁應連接祖輩和子孫,過去與現在,保護傳統村落文化和環境。
最后,項一中認為,中國鄉村是一本讀不完的書,為了使這本書免于毀滅殆盡的命運,他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和學者,來關注、研究甚至可以說是搶救這些即將消失的中國傳統村落文化。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批判傳播學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