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在傳統農諺中,“肥”指的是有機肥。過去家家戶戶用人畜糞便制作農家肥,用秸稈漚草肥,可如今,在不少農村地區,有機肥蹤影難覓。按理說,有機肥富含各類有機質和微生物,對培肥地力,提升農產品品質有很好的效果,為啥不受農民待見呢?
有的農民說“不會用”,施了這么多年化肥,產量噌噌往上漲,改用有機肥心里沒有底,老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有的農民說“不愿用”,漚有機肥,粉碎攪拌、堆積發酵,又臟又臭,費工費時,化肥就省心多了,直接去農資店里拉幾袋就行。有的農民說“不敢用”,有機肥勁不足,見效慢,施用成本高,短期內還可能影響產量。
農民算的是“經濟賬”,農業發展還要算“生態賬”。肥料是糧食的“糧食”,只有營養均衡,莊稼才能茁壯成長。然而,當前一方面農業肥料結構失衡,重化肥、輕有機肥,我國化肥生產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畝均化肥用量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這不僅導致了土壤養分流失,板結化嚴重,也給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帶來隱患。另一方面,大量的有機肥資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我國各類有機肥資源的實際利用率不到40%,比如畜禽養殖廢棄物總量約38億噸,四成未得到有效處理利用,秸稈每年產量是9億噸,其中2億多噸未利用,不僅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更浪費了農村的“另一半”資源。
當下,農業資源環境的硬約束趨緊,調整生產方式勢在必行。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深入推進化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農業部也提出到2020年實現這一目標。推廣應用有機肥刻不容緩。
推廣有機肥,企業很重要。雖說有機肥市場潛力巨大,但不少生產企業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與化肥產品相比,市場競爭力弱。這需要有機肥企業苦練內功,完善工藝設備,提升品質,統一產品標準,培育叫得響的肥料品牌。比如有的企業探索有機肥和化肥合理搭配復合產品,彌補見效慢的缺點。同時,政府應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出臺用地用電、加工運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助力企業快速成長。針對有機肥的生產、使用等環節存在的技術難點,組織科研教學單位,聯合攻關關鍵技術。
推廣有機肥,農民得接受。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會真心實意地接受新鮮事物。新型經營主體有能力,有技術,有需求,應充分發揮新型主體的“領頭雁”作用,能人先行先試,探索可推廣的經驗。針對農村“空心化”的問題,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制定技術規范和標準,加強對農民的指導服務。
“一頭豬培一畝田”,加快有機肥的推廣應用,要供需兩端齊發力,撿回農村的“另一半”資源,讓鄉村的環境顏值更高,讓農業生產的后勁更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