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毛明江:全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三大樣本

[ 作者:毛明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8-14 錄入:王惠敏 ]

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社會工程,涉及到城鄉發展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勞動力就業與社會保障、城鄉社會管理等方方面面。中國證券網記者注意到,全國各地在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進行了許多嘗試,目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江蘇蘇州、湖北鄂州、四川成都的實踐,分別可看做東部、中部、西部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三大樣本。

  湖北鄂州的三大經驗

  作為湖北省城鄉一體化的試點城市,鄂州從整體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支撐、創新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推進,將320個行政村逐步規劃建設成106個農村新社區。經過近5年多的努力,開創了一個全域概念的城鄉一體化樣本。

  經驗一:“全域”規劃新生活

  鄂州市請來國內知名的規劃專家,通過科學論證,提出了“全域鄂州”的規劃理念:把城市與農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一體推進,構建以主城區為中心,3座新城為支撐、10個特色鎮為節點、106個中心村(新社區)為基礎的城鄉空間格局,形成城鄉統籌、相互銜接、全面覆蓋的規劃體系和監督執行體系。

  鄂州是把全市1593平方公里土地放在一個平臺上去規劃,城市鄉村變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農村新社區建設是一個重要載體。

  試點以來,鄂州從實際出發,探索出農村新社區建設的多種模式。據初步測算,全市106個新社區建成后,可節約耕地5.1萬畝,既節約了土地資源,又拓展了發展空間。

  經驗二:公共服務均衡化

  鄂州積極構建一體化基礎設施體系,把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公共財政范圍,大力加強城鄉交通網絡建設、公用設施建設,改變以往農村閉塞落后的面貌,讓農民也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樣優異的生活環境。

  該市將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網合一”,分設為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險的三個檔次,居民參加醫保不分城鄉、不限身份、不設門檻,以繳費差別代替身份界限,可選擇、可銜接、可轉換,實現了城鄉醫保服務的均衡化。

  鄂州還在全省率先將城鎮居民低保政策覆蓋到農村,建立起普惠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經驗三:產業支撐新社區

  產業一體化是城鄉一體化的支撐。大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快形成互融互補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是鄂州是城鄉一體化的根基。

  近年來,鄂州市大力實施“工業千億元產業工程”,圍繞冶金、能源、建材、電子信息等十大產業群,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市場主體,近兩年全市引進和實施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0多個,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65家,增加就業崗位4萬多個,農民年均從企業獲得的工資性收入達到1.1萬元。

  在現代化農業發展方面,鄂州市壯大水產、畜牧、蔬菜、林果四大特色支柱產業,以廣源米業公司為骨干的糧食加工、以梁子島水特產公司為骨干的水產品加工、以大豐牧業為骨干的畜牧加工等7條產業鏈,帶動農戶10萬多戶。

  蘇州實踐的“五大舉措”

  蘇州市自2008年被江蘇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唯一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之后又被列為國家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聯系點、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蘇州抓住改革試點重大機遇,積極探索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現實路徑,基本建立了城鄉一體規劃、富民強村、現代農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等五方面的長效機制,走出了蘇州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路子。城鄉一體化發展已經成為蘇州亮麗的名片和最大的品牌。

  蘇州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采取了“五大舉措”:

  第一,蘇州基本建立了土地利用規劃、城鎮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生態建設規劃“四規融合”的規劃機制。在規劃引導下,積極推進農民居住向社區集中、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農業用地向規模經營集中。鼓勵農民將集體資產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及住房置換成股份合作社股權、城鎮社會保障和城鎮住房。目前,全市90%的農村工業企業進入工業園,91%的承包耕地實現規模經營,49.5%的農戶實現集中居住,累計46萬戶、130多萬農民實現了居住地轉移和身份轉變。

  第二,蘇州大力發展以股份合作為主的新型集體經濟,走出一條“戶戶有資本、家家成股東、年年有分紅”的強村富民之路。2012年底,全市農村集體資產總額達到1205億元,村均穩定性收入582萬元。今年以來,全市新增農村各類新型股份合作組織141家,累計達到4069家,持股農戶比例超過96%

  第三,蘇州在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中,堅持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把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優先領域、作為富民強村的重要途徑、作為優化生態的戰略舉措。全面落實優質水稻、特色水產、高效園藝、生態林地“四個百萬畝”農業布局。出臺了生態補償政策意見,提高對基本農田、水源地、重要濕地及生態公益林的生態補償力度,對保護的水稻田按每畝400元予以生態補償。

  第四,蘇州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全市林地綠化面積達到203萬畝,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超過99%65%的村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特色鮮明的鎮村體系。

  第五,蘇州還創新城鄉一體社保機制,實現“三大并軌”,20117月率先實現城鄉低保并軌,低保標準經過兩次調整提高到目前的每人每月630元。2012年底,全市城鄉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并軌。

  蘇州市委表示,當前,蘇州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將全力在新型城鎮建設、集體經濟壯大、農民持續增收、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生態環境優化、公共服務均等幾方面實現新的更大跨越,始終保持蘇州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的領先優勢。

  成都構建六個“一體化”機制

  城鄉一體化發展,從根本上說是要建立起同發展共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成都市通過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市場體制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城鄉管理體制一體化等“六個一體化”,大刀闊斧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全方位構建城鄉統籌、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城鄉規劃一體化是城鄉統籌發展的基本依據,也是科學發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礎。在城鄉一體化改革一開始,成都就將“城市規劃”變革為“城鄉規劃”,即城鄉一盤棋,將廣大農村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等各項規劃范疇,一張藍圖繪到底,形成城鄉統籌、相互銜接、全面覆蓋的“全域成都”規劃體系、城鄉體系和監督執行體系。

  城鄉產業一體化,是城鄉一體化的支撐。避免“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弊端,成都順應現代產業發展的規律,遵循“集中集約集群”發展的思想,統籌推進“三個集中”,聯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通過建立城鄉一體的產業發展機制,成都正著力構建以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為核心、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以現代制造業和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形成了城鄉一體、梯度布局、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城鄉市場體制一體化,是城鄉一體化的動力所在。改革開放30年,讓人們充分感受到市場的“無窮魔力”。當前,城市農村發展速度的巨大差異,就在于市場化程度的差異。統籌城鄉發展,既要發揮政府的力量,更要重視市場的力量。在前5年推進城鄉一體化、對農民建立了一系列公共服務的基礎上,成都2008年開始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農村產權制度要求,建立耕地保護基金制度,開展農村集體土地和房屋確權、登記和頒證,并在市、縣、鎮都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建立了各類生產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的市場體制。

  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是改善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村環境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必然要求。成都建立了對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一體推進的機制,實施了網絡化城鄉交通體系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向農村覆蓋、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一體化和城鄉信息服務一體化,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城鄉居民用電同網同價、城市自來水和天然氣覆蓋農村、村(社區)垃圾集中處置、村村通固定電話和廣播電視、移動信號覆蓋率100%

  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最能體現以人為本、共創共享的制度安排。成都大力推進公共服務改革,建立了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制和經費籌集、財政投入機制,在就業、社保、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推動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城市公共優勢資源向農村覆蓋,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去年開始的對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分類供給、經費保障、統籌建設、民主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機制的探索,將是把公共服務延伸到村,真正還權于民的又一舉措。

  城鄉管理體制一體化,為城鄉統籌提供了制度保障。成都先后對30多個部門進行了職能整合和歸并,建立起適應城鄉一體化的大部門管理體制,促進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和延伸;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對“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2008年全市財政對“三農”投入比2003年增長了13.78倍;基層治理機制在災后重建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中進一步完善,很多村、組自發誕生了“監事會”、“公共資源管理委員會”等群眾自治組織,農民在參與經濟發展和民主管理中當家作主,發揮了主體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證券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第74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 一区偷拍中文久久无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