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關于進一步規范有機農業發展過程中有機肥施用、促進我國有機農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建議
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起始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2005年4月1日頒布實施的中國《有機產品》標準(GB/T19630-2005)標志著我國有機農業進入了全面、有序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各種食品安全問題的爆發以及人們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機食品逐漸進入公眾視野,有機農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通道。據不完全統計,至2010年底我國有機生產面積已達200多萬公頃,有機產品認證證書達9881張,獲證企業7180家,有機產品國內貿易額達838億元,年出口額約4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了30%。目前我國有機食品占全部食品市場份額不到 0.1%,遠遠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隨著國家相關促進政策及產業資本的進入,有機農業必將還有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
有機農業要求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品,以生態學為指導,遵循自然規律進行生產,因此我國有機農業有在飲用水源集水區、重要生態功能區、江河湖泊等生態敏感區的周邊地區快速發展的趨勢,如江蘇省《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中,將有機農業工程建設作為種植業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計劃在環太湖1公里以及15條主要入湖河流上溯10公里兩側各1公里范圍內,建設有機農業生態圈,實施有機農業建設工程。有機農業生產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但需要使用有機肥,使用生物、物理、生態的防治技術以及植物源、礦物源的農藥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如果技術使用得不恰當,也具有產生較大的面源污染的風險,如Vagstad等(1997)認為有機氮是農業生產中氮素流失的核心要素,其在不同的種植系統中受各種因素影響,不能簡單斷定有機農業意味著氮素流失的減少。
我國有長期施用畜禽糞等有機肥的傳統,但近年來隨著集約化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畜禽糞便的化學組成較傳統有機肥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2008-2010年中科院南土所在江蘇及全國十幾個省的調查及小區施用試驗表明:
1、畜禽糞便中全氮含量較90年代初增加了25%,水溶性氮占總氮含量的15%,其中66%為水溶性有機氮,畜禽糞便中水溶性氮尤其是水溶性有機氮的流失對水體的影響不容忽視。
2、畜禽糞便中全磷含量較90年代初增加了76%,與農作物氮磷養分需求比例相比,長期施用有機肥易造成土壤磷素累積,畜禽糞便施用對農田土壤磷素的流失影響不容忽視。
3、畜禽糞便中鋅、銅、鎘殘留量較高,但與90年代初相比部分元素殘留量增加較多,如銅、鋅、砷、鎘、鉻等分別增加了388%、234%、782%、478%、426%,長期、大量的施用畜禽糞等有機肥,同樣可造成土壤重金屬累積與農產品重金屬污染。
4、畜禽糞便中各種抗生素尤其是磺胺類抗生素檢出率普遍較高,長期大量的施用畜禽糞有可能造成土壤抗性菌及超級病菌等的繁殖及擴散。
5、畜禽糞中沙門氏菌高于105 MPN/g的樣品檢出率達56.7%,四環素抗性菌含量普遍較高,部分商品有機肥中糞大腸菌群超標。
6、長期小區試驗表明畜禽糞施用增加了土壤重金屬、病原菌、抗性菌污染及次生鹽漬化風險,其可溶性碳、氮、磷和獸藥對水體也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尤其是酸性土壤鎘污染;畜禽糞施用可使土壤中抗生素抗性菌與病原菌數量增加0.5-2個數量級,并致土壤中同時抗4種抗生素以上的多重抗性細菌比例顯著增加。
因此,有機農業中大量施用畜禽糞等有機肥并非對生態環境無害,建議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促進有機農業在我國健康安全高效發展,建議如下:
1.開展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效益綜合評估研究。
2.開展畜禽糞等無害化處理技術生產商品有機肥研究。
3.開展有機農業中有機肥合理施用及配套技術研究。
4.開展有機農業生態高效種植技術集成及應用示范研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