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蔡海龍等: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經驗探析

[ 作者:蔡海龍?關佳晨?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6-01 錄入:吳玲香 ]

在農業生產基本滿足生存需要以及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如何促進農民收入增長,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已成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通過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農戶充分分享農業產業鏈條各環節利益,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然而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的構建離不開農業產業組織的發展與創新,農業產業組織作為銜接“小農戶”與“大市場”的重要平臺,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力量。現階段,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作為一種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模式新探索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廣,借鑒國際發展經驗有助于促進現代農業產業組織的協調發展。

縱觀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發展歷程,組織完備、運行高效的農業產業化組織都為其實現農業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文對美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農業產業化組織模式進行總結分析,以期為我國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一、美國縱向一體化組織

美國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農民自愿聯合、獨立運作的基礎上自下而上發展起來的。在縱向一體化組織中,企業占據主導地位,組織內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都由企業進行管理和協調。采用縱向一體化的產業組織形式能夠有效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但同時也要求主導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科研能力。按照組織內部的緊密程度,縱向一體化型組織又可以分為農業公司、契約型經濟聯合體和聯營式的農工商聯合企業。

農業公司是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工商資本或金融資本直接投資農業,建立起的大規模農工商聯合的農業公司,這種形式又被稱為大型的農工商聯合企業或農工商綜合體。它們通過與農場直接結合,形成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是完全垂直一體化的聯合企業。

契約型經濟聯合體,是指由私人工商企業和農場簽訂合同,通過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將產、供、加聯合為一個有機整體。農場根據需要,與有關企業簽訂合同,將兩主體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這種模式實質上是一種合同經營制,農場與各有關企業都是獨立的經濟實體,獨立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分別核算,自負盈虧,屬于不完全垂直一體化經營模式,這種模式在美國農業中一直占有較大比重。

聯營式的農工商聯合企業,是指由工商企業與合作制聯合企業(合作社)聯合經營的一種組織形式。大型的工商業企業通過掌握合作社的供銷系統,來保證有大批的優質貨源;合作社則可以從大型的工商業企業那里獲得大量的資金、技術和農業生產資料,同時又可獲得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在這種模式下,工商企業和合作社獨立經營,但又共擔市場風險,是美國的一種較有發展前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

二、日本農民協同組織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耕地資源緊張,其農業原組織形式主要為地主莊園和小佃農并存,小農為主的農業生產使得日本并不具備發展現代農業的先天優勢。然而二戰后,農業協同組織的出現和發展,為日本在小農經營的基礎上迅速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顯著提高了日本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日本農民協同組織的職能包括生產指導、農產品銷售、集中采購生產生活資料、信用合作和社會福利等方面。農民協同組織分為綜合農協和專業農協。綜合農協從事指導、信用、購銷、保險等有關農協成員的務農和生活方面所有的事業,并經營本地區內生產的所有的農產品。專業農協專門從事其生產品種的銷售和加工、生產指導和生產資料的購買等,在數量上超過了綜合農協,但最近幾年也在進行與綜合農協的合并。

總的來說,日本農協提供的服務幾乎涵蓋了農戶生產過程的所有環節,一旦農戶離開農協,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基本難以順利進行。在生產指導上,農協對農民生產的過程進行全方面指導,從宏觀上對種植業結構的安排到微觀上農戶生產計劃的制定無所不包;在農產品銷售方面,農協進行統一收購后由農協同中間商進行接洽,或由農協直接向市場出售,避免惡性競爭,也保證了市場的穩定供應,避免盲目生產;在生產資料采購上,為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農協統一向生產廠商采購農資后再分發給會員;不同于一般的產業聯合形式,農協可以自辦信用社,組織會員手中的剩余資金開展以農協會員為對象的信貸業務。

三、韓國農業協同組合

韓國農協由農協成員、基層農協和農協中央會組成。農協成員分為組合員(社員)和會員;基層農協由農協成員組成,包括地域農協、專業農協聯合會、農協共同事業法人等,均為法人單位;農協中央會由農協、專業農協聯合會及其聯合會自愿出資成立,出資方為農協中央會的會員,另外農協共同事業法人、有關農業農村團體和法人為農協中央會的準會員。韓國農協覆蓋了農業生產環節的產前農資的統一提供、農業生產計劃的制定、資金籌劃,產中的技術指導,以及產后農產品的統一銷售。除此之外,同日本的農協相仿,韓國農協也將社會事業納入到農協的服務范圍內,為農民提供教育活動,并承辦文化、衛生、養老、休養等各種農村社會福利事業。

四、中國臺灣的農業產業化組織

臺灣農業長期以來處于小農經濟狀態,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農民組織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小農在經營上的許多缺失通過農民組織得以填補和克服,使得小農能夠享受部分規模經濟的利益,降低其經營成本。

農會。農會是臺灣地區普及度最廣的農業產業化聯合組織,依據“農會法”成立,會員包括所有農民,其下設立供銷部、信用部、推廣部。農會為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資供應、農業技術推廣使用、農業貸款資金提供和農產品銷售等環節提供服務。

農民產銷班。在同一地區生產同一種產品或同一類產品的農民,鑒于合作可以提高經營效率,并避免中間商的壟斷,增加農業收入,遂自發自動組織成立產銷班。產銷班統一制定生產計劃、統一采購農資、對田間生產管理統一經營、產成品分級包裝統一出售建立自身品牌,必要時設置班共享設施,并積極同農會合作得到資金和技術支持。農民產銷班是親朋好友之間的互助組織,因其規模不大,成員理念與目標一致,所以運作靈活,成效顯著。

五、經驗與啟示

盡管由于經濟、文化和自然稟賦背景的不同,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的農業產業化組織無論是在產生背景、發展形式和政府支持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點,但農業產業化組織在推動以上國家和地區農業實現現代化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一致的。從宏觀上來看,各個國家和地區農業產業化組織的發展都是按照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在縱向上實行產加銷的一體化,在橫向上實行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的集約經營,形成生產專業化、產品商品化、服務社會化的格局。同時,通過變革舊的經濟組織方式去追求潛在的經濟利益,實現生產、經營、服務與利益的多方結合。通過對以上國家和地區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狀況的梳理,本文對其發展經驗進行以下總結,希望對未來我國完善農業產業化組織的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涉農企業是重要載體。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特征是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和集中化,單純依靠力量薄弱的合作社和分散農戶實現生產的專業化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難,涉農企業則可以憑借其擁有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影響力倒逼農戶進行專業化的生產經營,成為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具體來說,涉農企業根據產品需要在產前為農戶制定規范的農產品收購標準,提供統一的種苗和生產資料;在產中進行精細化的技術指導和疫病防控;在產后進行統一的農產品回購、銷售和加工。通過這個過程,既將涉農企業和分散農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有效地提升了農業經營的專業化水平,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日本,在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的過程中,都出現了一定數量的涉農企業,在引導農戶專業化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在我國農業產業化組織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涉農企業的扶持和培育,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戶中的輻射帶動能力。

合作經濟組織作用不可忽略。在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過程中,農民的劣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信息、技術和資金的嚴重匱乏。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單個農戶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也往往不能提供全面和到位的幫助,而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則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相對于單個農戶而言,農業合作經濟組織擁有較為廣泛的信息來源渠道,能在較大程度上改變農戶與其他市場主體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幫助農戶適應市場競爭。農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推廣可以促進農民生產水平的提高。另外,農業合作經濟組織還可以為農民提供各種農業生產保險業務,提高它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等。

建立合理的利益風險分擔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合理化,是農業產業化本質所在。在利益總和既定的前提下,產業化進程中的各個利益主體,將依據其所處的地位和所發揮的作用,對經濟利益進行分配。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涉農企業的利益需要保證,分散農戶的利益也絕對不能忽視,農業產業化的根本還是要實現農民增收。因此,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過程中要重視對利益分配機制的調控,尤其是農產品價格措施方面,保護農民的利益,以防農民的利益受到傷害。與此對應,生產經營風險也應該由產業組織內各個主體共同分擔,涉農企業不應該成為全部經營風險的承擔者,合作社、農戶應當依據收益對等原則,分擔相應的風險。

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支持、加強立法、推進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對于促進農業產業化組織的發展至關重要。在以上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農業產業組織發展過程中,無論是美國的“自下而上”式,還是日本、韓國的“自上而下”式,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美國政府雖然沒有進行直接干預,但也為農業產業化組織的發展提供了寬容的市場環境和產業政策引導,日本和韓國農協的發展則更是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因此,在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政府應該為農業產業化體系中各種經營主體提供優質服務,推廣優質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信息網絡,加大對龍頭企業的宣傳指導,搭建企業與市場的連接平臺。同時,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尤其是合作社的立法保護。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人員素質。依靠科技進步,推動農業產業化。發達國家十分重視農業科研,依靠技術進步增加糧食單產,促進農業發展。同時,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注重人員知識更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民,不僅要懂生產、技術,還要懂市場,更要具備同其他產業相似的現代化管理經營的才能,發達國家在培養和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花費了不少精力,取得了顯著進步。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經營管理(微信公眾號)2018-05-3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日韩成视频在线精品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