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龔元建:怎樣傳承鄉村傳統建筑文化

[ 作者:龔元建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6-11 錄入:吳玲香 ]

鄉村建筑是鄉土文化最典型和最直觀的呈現。太安鄉村傳統建筑眾多,雖有的已人去樓空,有的已殘敗不堪,但它們依舊真實的存在,這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慢慢梳理,把目光投向其間,它們都有著豐富的文化積淀和良好的利用價值。

鄉村傳統建筑文化需要傳承,而傳承應該從解讀入手。錢穆先生曾說,對待歷史要充滿溫情和敬意——而解讀,這就是傳承鄉村建筑文化首先應有的態度。

從數量上解讀。太安現有傳統建筑遺存較多,而清同治《萬縣志》等史料記載的寺廟、寨樓、橋梁、渠堰、池塘、古道等建筑則多達93項,這在鄉村中是最為密集的區域。

從年代上解讀。太安建筑文化歷史悠久。據清同治《萬縣志》記載,“法隆寺,古剎,宋時建,明洪武壬戍年間重修” ,這是史料中有關太安的最早記載。今天法隆寺內,我們能夠看到的宋代留下來的,就只有一對高達20余米的大石柱。

從工藝上解讀。發布的重慶市98處優秀近現代建筑中,太安丁家樓子、司南祠均名列其中。在當地今存的建筑中,云紋、文字、動物圖案等各類石雕工藝考究,文物專家甚至認為,司南祠是三峽地區清代民居的典型代表。

從內容上解讀。不同的建筑講述著不同的故事,我們可以讀到牟氏祖先一品官員牟仲泰明洪武年間辭官隱居于此的大勇大智,還可以讀到丁氏家族祖先明末清初之際掌管兩廣糧餉而又姓名不詳的撲朔迷離,李氏祖先集合鄉里抗擊匪徒保一方平安的俠義英雄等等,歷史因建筑而傳之后世,建筑因歷史而美麗。

解讀鄉村傳統建筑文化,尋找歷史的脈絡,在太安鄉村旅游的主題定位中,我依據這些老舊的民居建筑和古老的家園故事,提煉了老家的概念,主題貼切而深遠。這正如未來太安旅游發展的路子和它的歷史一樣,將會走得很遠很遠。

這些留下來的大量石材建筑,取材均來自當地。除了修建橋梁、道路運用石材外,在眾多民居的建造中,從外圍的墻基,到主體的墻身,均較多的使用了石材,甚至是全石材修建而成,建筑景象獨特而有魅力。在后期修建各類景觀或小品中,方言文化石垛墻、廊道沿線各類景觀小品、各類廣場建設等等,我們避免使用水泥、鋼材等材料,依然遵循了傳統,充分利用本地鄉土石材,并做到減少切割石、文化石等使用,多使用原石修建,透出本樸味道,保留自然意境,并沒有因為幾年的旅游開發產生新的沖突和碰撞。

太安建筑石雕藝術發達,今天留給我們的耕讀繼世、源遠流長、食德服疇、永清大定等石刻,鐫刻于寨樓、祠堂正面或者主屋階檐石壁等處,反映了當地厚重的耕讀文化,折射了當地較為發達的農耕條件和社會發展的整體實力。這是太安的底蘊和基因,也是今天推動實現三峽鄉村旅游首選地目標的重要資源和產品。采集耕讀文化內容,我們創新設計“鄉里鄉親”節、“鄉村入畫來”誦讀等活動,既傳承鄉村優秀傳統風尚,更將這些傳承活動打造成新的旅游產品,古老的鄉村建筑因今天的各類文化活動煥發了新的生機。

曾經面對這些厚重的建筑,總怕驚擾了思緒。就讓我們久久的停駐,看看建筑里流淌的光陰,尋找那兒時記憶的鄉愁。這,就是我和鄉村旅游開發建設者們需要做的。

作者簡介:龔元建,1991.09--1995.07 蘭州大學歷史系學習,2011.11-2016.08曾任重慶市萬州區太安鎮黨委書記,現任重慶市萬州區文化委黨委委員(兼)、區文化市場執法支隊支隊長(正處長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一線尖兵(微信公眾號原創)2018-06-0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另类国码 | 亚洲激情激情在线 |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六月婷婷最新中文字幕网站 | 亚洲精品在线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