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糧食與肉類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有20億畝耕地,48億畝草地、42億畝經濟林,按卡路里折算系數,耕地1、林草地0.25,折算成耕地42.5億畝。不是人多地少是人多地也多,2017年世界人口總量74億,全球的糧食總量26億噸,全球人均糧食350公斤中國人均444公斤,超了接近100公斤。去年中國的肉類總量8431萬噸,人均60.6公斤,全球人均肉類占有平均水平大約42公斤,中國超了18公斤。去年中國的水產品總量達到了6938萬噸(主要指養殖性水產品),人均49.9公斤,而全球數據約是22公斤左右。中國單產并不高,是靠龐大的人口與更龐大的土地生產出來的。
二、我們的生態不堪承受
口糧要求品質高。口糧多使用BT農藥、蘇云金桿菌,白僵化菌、井崗霉素、阿維菌素等生物農藥,還有誘殺燈、黃板、赤眼蜂、青蛙等來消滅害蟲,為了口感化肥用量少采用生物菌肥拌無機肥,生產成本極高所以價格也較高,亂用農藥含重金屬土地種植檢測有殘留就危險了,如果致病致死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口糧2億噸,南方承擔80%水稻生產,北方主要生產口糧小麥。
2/3的糧食養了豬。2018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5.24億畝,玉米畝用化肥(純量)40斤,農藥1.2斤,農膜3公斤,用了1854萬噸化肥和55.6萬噸農藥及2780萬噸農膜,產生5億噸秸稈,豬糧污染占了農業污染的70%,養豬造成了南方的水質問題。養豬加微量元素,有的使用重金屬微量元素,造成豬的糞便含重金屬多,使土壤板結,并導致豬肉重金屬超標,2014年,中國有61.5%的地下水屬于IV類和V類污染水也全在北方。地下污染水治理幾乎是不可能。
三、我們的水資源不堪承受
稻谷需水量最高,生產1公斤稻谷耗水量2立方以上,頂級耗水型作物,這大部分都種在南方。
玉米也不是節水型作物,生產1公斤玉米耗水量1.5立方,小麥每公斤耗水量0.8立方,我國一年生產玉米的總產量2.1億噸基本上由北方生產,需水3500億立方水。中國80%的水資源都分布在南方,北方的省甘肅、陜西、遼寧和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介于500~1000立方米之間,屬于“短缺”。而天津、寧夏、北京、山東、河北、河南和山西這8個省份則更是低于500立方米,屬于“嚴重短缺”。其中,京津冀地區的水平其實只有“嚴重短缺”標準的一半,“比沙特阿拉伯也好不了多少”。這12個水資源短缺和嚴重短缺的省份,不僅有著全國41%的人口,而且貢獻了農業總產量的38%,發電總量的50%,以及工業總產量的46%,此外,85%的煤炭位于這些缺水省份,煤礦也是耗水大戶。這意味著,缺水將給我國的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2015年中國北方三大河流——海河、黃河和遼河的水資源開發率(用水量占水資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分別高達106%、83%和76%,遠遠超過了世界公認的安全警戒線40%,地表水的短缺,使得北方地區嚴重依賴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以每年1到3米的速度快速下降。因為地下水位下降會造成含水層坍塌,海水倒灌而變成不毛之地。
污染似乎也是積重難返。2015年,監測水域中有8.3%屬于劣V類水質。2014年監測,中國有61.5%的地下水屬于IV類和V類污染水也全在北方。地下污染水治理幾乎是不可能,
讓困境成為“危機”的,人們常會想起的海水淡化,其實有著巨大的能源局限。因為無論是反滲透和蒸餾技術都需要電,把淡水從海邊輸送到內陸也需要電。將1立方米海水淡化并從沿海輸送到內陸,其所需的電力生產過程就需要消耗0.5立方米水。
被寄予厚望的南水北調工程可能也于事無補。即便南水北調工程2030年東線和中線成功實現設計輸水量209億立方米,并且這些水被全部送往京津冀地區,那么也只能使這個地區的人均水資源達到人均500立方米“嚴重短缺線”的2/3的水平。可事實上,京津冀還要和山東、江蘇與河南分享這些水。在這種局面下,Parton認為,如果出現嚴重干旱,就會讓中國的水資源提前耗盡。這會導致經濟的崩潰。
中國的專家認為,2016年啟動的“合同節水管理”和“中國水權交易所”,“三條紅線”、“水十條”,以及2014年國務院2萬億治污撥款的宣布,都讓人“有理由對中國解決水污染問題持樂觀態度”。南水北調和在建的上百個連通不同水系的小型水利設施,正讓一張能夠靈活調水的“國家供水網”鋪展開來。有了它,“水供應將不會成為制約中國發展的主要因素。”劉昌明認為還應該關注雨水,中國全年降水量,是全國用水量的十幾倍。如果能把雨水充分轉化為地下水,那水資源基礎就大大增加了。
京津冀地區人口是英法意三國的兩倍,但是水資源卻只有英國的10%。飲用水僅占所有水資源中的14%,因此即便中國人用水比發達國家居民更少,也不會省出太多來。真正的用水大戶農業、工業和發電。地下水污染非常難以治理,甚至不可逆。北方的糧豬生產貢獻了一半的污染,并且還在繼續貢獻。Parton認為,在地形復雜、幅員遼闊的中國談論全國水網,過分“愚公移山”。同時他認為,中國節水潛力仍然巨大,農業可以省出30%,像以色列回收處理廢污水作為灌溉水。工業應該盡快用高新技術和服務行業來替代鋼鐵、鋁制造、服裝、造紙等高耗能/水的行業。電力供應在南方多建核電站,車輛利用非化石能源。
農業上,則必須放棄對政治上高度敏感的糧食自給,轉而從國外進口更多糧食或豬肉,就相當于進口大量的水。此外,灌溉應該變得更節水,因為低效的灌溉浪費了中國30%的水資源。還可以付出高昂的代價改造南方丘陵山地,甚至建議進行土地改革進行土地兼并,中國水價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時單位產值的用水量數倍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但由于這個問題牽涉到失業和通脹,涉及社會穩定。2005年,當時的水利部長汪恕誠說“中國面臨的挑戰就是要珍惜每一滴水,否則就是滅亡。”
我國北方水資源有限,小農目前無法改變,西北又是伊斯蘭教等人數民族高生育區,人口增長快。在絕對保證口糧自給的情況下,我們少吃2/3的豬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讓北方少種2/3的玉米,就等于為北方節省了2000億立方的水同時減少50%的污染,不能咱先吃圓肚子再減肥再考慮960W平方公里國土的環保問題,不要做一個貧窮的水資源揮霍者。
(作者系湘南生態農場合作社科技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