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支持產業興旺, 既要圍繞產業, 也要跳出產業, 創新理念, 轉變思維, 才能做好這篇文章。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提升農業發展質量, 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就必須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 實施質量興農戰略, 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 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 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因此, 農發行支持產業興旺, 既要圍繞產業, 也要跳出產業, 創新理念, 轉變思維, 才能做好這篇文章。
一、把握農發行支持產業興旺的方向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中央建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 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 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農發行必須服從服務于黨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 把支持好產業興旺作為全面深入服務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 在支持產業興旺進程中發揮骨干和支柱作用。
(一) 支持方向。農發行支持產業興旺的方向, 圍繞中央《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 》,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要以創新理念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開放理念支持糧食全產業鏈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以協調理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綠色理念支持生態宜居、以共享理念支持脫貧攻堅。要踐行“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理念, 創新服務模式, 增強服務能力, 守住風險底線, 扎實做好支持產業興旺, 全力塑造“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品牌形象。
(二) 主要原則。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強化政治建設, 強化系統黨建引領, 堅持從嚴管黨治行, 切實提升基層組織力, 引導全員以參與者、擔當者、貢獻者的姿態全身心投入支持產業興旺。二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有限信貸資源, 突出支持重點, 緊跟各地鄉村振興產業規劃, 積極支持政府關注、符合當地資源稟賦、關系重大民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作用大的特色產業和實體經濟;加大中長期信貸投入, 更好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突出支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推動農業由增長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三是堅持創新引領。要創新信貸產品、管理方式、業務模式和服務手段, 積極支持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圍繞農業政策性金融職能發揮, 因地制宜做好支農支小, 探索信貸支持新型經營主體、農村普惠金融;通過產品轉型、管理轉型、業務轉型、服務轉型, 打造特色品牌, 更好地支持產業興旺。四是堅持按銀行規律辦事。必須順應和遵循經濟規律, 始終堅持按銀行規律辦事, 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支持產業興旺項目。要按照市場化標準科學定價, 強化成本定價、風險定價、服務定價、資本定價的意識和能力。要把風險防控工作放在首位, 用長處防不良、變短板為優勢, 優化資產結構, 提升資產質量。
二、農發行當前支持產業興旺重點領域
農發行支持產業興旺, 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 突出支持“三農”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落后地區, 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的引導作用、補充作用。
(一) 全力支持糧棉油主業, 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要始終把糧棉油業務作為全行信貸支持的重中之重, 從戰略高度認識糧食安全問題, 守住立行之本, 鞏固發展之基。在做好政策性業務的同時積極應對市場化改革挑戰, 鞏固糧食主導銀行地位。
1.全力支持糧棉油收儲。保持戰略定力, 堅決執行國家的政策性收購任務, 全力保障政策性收儲信貸資金供應。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地方糧棉油儲備和調控政策, 主動配合省級政府制定預案, 通過地方政府組織政策性收購解決區域“賣糧難”問題, 并做好資金供應工作。同時, 積極配合糧食市場化改革和市場化供需調控。支持培育多元市場主體開展市場化收購, 發展糧油精深加工和現代農業;在市場性收購主體選擇上要體現在“三個一批”:選準一批規模優勢突出、創新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龍頭企業, 給予傾斜支持;扶持一批有技術、有市場、有潛力的骨干企業, 加快改造提升、做強做大;引導幫助一批技術落后、產不適銷的企業, 轉型轉產、煥發生機。
2.支持糧油全產業鏈發展。要按照“大糧食”思路, 支持企業從種植、收購、倉儲、加工、物流到餐桌等全產業鏈經營發展。積極支持主食產業化、優質米、專用面粉等綠色優質營養健康農產品加工。大力支持糧油流通體系建設, 努力滿足“北糧南運”“中糧西運”“西雜東運”內外流通等資金需求, 提高糧油流通把控能力。擇優支持大型糧食批發市場、連鎖配送中心、糧食倉儲和冷鏈項目等糧食物流體系建設, 推進流通設施現代化、流通技術現代化、促進糧食市場流通體系的進一步轉型升級。
3.實施差異化糧食信貸支持策略。優先保障央企國企, 大力支持上市公司, 擇優支持民營企業。一要推廣信用保證基金項下貸款。這是國務院確立的糧食市場化收購的制度性安排, 是政策性業務, 意義十分重大。信用保證基金具有代償功能和補償功能, 能夠緩釋和降低銀行的經營風險, 形成政府、銀行、企業共擔貸款風險, 這是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新機遇。二要主動走向市場, 借鑒經驗, 為企業量身定做貸款產品。在符合政策條件下, 對國有企業進行的糧食市場化收購, 可采用信用貸款或信用保證基金+保證保險、信用保證基金+抵押擔保等多種貸款方式;對民營企業全面推行抵押 (質押) 擔保或抵押 (質押) 擔保+保證保險等貸款方式。
(二) 大力支持涉農基礎設施建設, 為產業興旺提供公共服務支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科技創新推廣是產業集聚發展的基本要素。作為政策性銀行, 應著重扶持商業銀行介入意愿較為薄弱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通過獨立支持或銀團貸款、聯合貸款等方式, 夯實產業興旺的公共服務基礎。
1.支持農業生產能力提升。落實“藏糧于地”戰略, 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 (2011-2020年) 》為目標, 優化信貸區域布局, 突出支持重點。積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中低產田改造、糧食高產創建平臺建設, 大力支持農田水利項目, 重點支持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 為高標準農田提供骨干水源保障,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落實“藏糧于技”戰略, 支持現代種業、現代農機裝備制造以及重點領域農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
2.支持產業興旺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興旺, 離不開良好的基礎設施支撐。要圍繞有助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支持打造系統的配套基礎設施, 如支持農村水利建設, 包括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加固、重大節水灌溉工程、農業高效節水灌溉、農村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等;支持農村交通建設, 如納入各省 (區、市) “十三五”交通扶貧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百萬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的農村公路項目等;支持農村公益事業基礎設施建設, 如貧困地區學習改善、鄉村基本醫療衛生設施、返鄉創業培訓實習基地等;支持網絡通訊設施建設;支持生態體系建設和農村環境治理等, 確保為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撐。
3.支持促進產業興旺的軟環境建設。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支持產學研一體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 助力形成農業產業科技園;積極支持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 助力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 為農業農村全面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操作、可推廣的載體和平臺, 為農業農民探索一種可復制的生產生活方式, 示范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發展。
(三) 積極支持農業產業鏈, 有效助推產業興旺提質增效。在支持傳統糧棉油產業鏈基礎上, 農發行可以“質量興農”為導向, 全面支持農產品加工業提升, 支持產加銷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集群, 支持鄉村產業的連片性、集群化、產業鏈一體化開發。
1.圍繞“區域特色”打造全產業鏈金融服務。以支持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和全產業鏈為重點, 大力扶持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發展前景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農業產業, 拓展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帶動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圍繞各省農業品牌和國家地理標志等特色優勢農產品, 大力推廣政府風險補償基金、農業信用擔保公司、政策性保險公司等增信模式, 積極支持從事“三品一標”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 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重點支持企業基地建設、產業鏈整合、精深加工和“走出去”海外經營, 助推特色農業向綠色化、產業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2.積極支持產業扶貧。以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為切入點, 推廣“特色產業+龍頭企業+貧困戶”模式, 增強農業產業鏈價值溢出, 提高貧困農戶分享獲得。以“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為抓手, 與當地工商聯、扶貧辦、光彩會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 按照“突出精準扶貧成效顯著、突出企業自身實力強、突出風險防控機制”的原則, 充分利用“綠色通道、優惠利率”等信貸優惠政策, 從工商聯“萬企幫萬村”臺賬中篩選一批扶貧成效顯著、社會影響力良好的企業進行信貸支持, 發揮好扶貧帶動效應, 打造產業扶貧精品工程。積極對接政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 為農村“雙創”工作開展提供配套金融服務。
3.以新思維拓展農業產業鏈金融。跳出傳統授信業務單戶考察、單筆監測的點對點模式思維, 站在農業產業鏈全局高度, 根據當地特色農業和優勢農產品, 以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為中心, 探索支持農業產業鏈升級發展的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 放大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可基于對龍頭企業信用實力和產業鏈管理程度的掌握, 以核心龍頭企業財務狀況以及整個產業鏈效益為授信依據, 采取“核心企業統貸統還”或“上下游企業承貸核心企業增信”等不同方式支持。同時, 可借鑒“呂梁模式”等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融資模式,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和農發行貸款的杠桿作用。
三、農發行支持產業興旺的模式探索
支持產業興旺, 按照傳統思維、傳統模式將無法實現創新突破, 必須加快推進模式創新, 探索農發行信貸業務“服務實體、回歸本源、轉型發展”路徑。
(一) 支持全產業鏈發展, 探索農業產業鏈貸款模式。農發行支持農業產業發展, 實現產業興旺目標, 必須因地制宜, 立足各地農業資源特色, 遵守做精做強原則, 開展農業產業鏈領域金融服務, 支持各地農產品種養、儲藏保鮮、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中央廚房和物流配送全產業鏈發展, 實現由品牌效應轉變為產業效益。探索創新農業產業鏈貸款品種, 可采用“農發行+農產品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并為整個產業鏈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 實現從產業鏈上的一個點輻射到全產業鏈的所有領域、環節和企業, 放大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
該信貸模式以核心龍頭企業形成的產業鏈作為授信對象, 貸款運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農發行直接貸款給核心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再以賒銷、提供生產資料等方式為上游原材料供應小企業或基地內的農戶提供支持, 促進生產;另一種是核心龍頭企業為上游原材料供應小企業提供擔保, 農發行向上游企業發放貸款支持生產, 龍頭企業在收購產品時督促其歸還貸款 (或由龍頭企業直接代收農發行貸款) 。有條件的地方, 還應積極協調爭取當地政策性擔保公司擔保或設立政府扶持基金支持。
(二) 支持產業融合, 探索產業聯合體貸款模式。農發行支持一二三產融合, 可以探索產業聯合立體聯貸。即采用“農發行+運營公司承貸+政府增信擔保+園區聯合體用信”模式, 支持一二三產融合的“三園一體”、地方政府打造的產業聯合聯盟。由承擔運營“三園一體”或產業聯合聯盟的公司主體承貸, 利用財政獎補貼和政策性擔保機構提供擔保, 園區綜合體聯合體內的各用信主體逐級擔保、分別用款, 承貸公司統一歸集資金歸還貸款。按照統貸分用統還的形式, 建立“園區綜合體為龍頭、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的聯合立體運營模式。
一是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把承貸公司做實、做強,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注入經營性資產、充實經營性項目, 實現經營實體化、管理規范化、融資市場化, 依靠自身經營承接產業項目建設, 確保承貸公司綜合收益能覆蓋貸款本息。二是要堅持融資先融智, 要提前參與各產業園創建方案、建設規劃和財政獎補資金使用方案設計和編制工作, 積極爭取農發行合作項目財政貼息、稅收返還等優惠政策, 為項目融資創造更多的支撐條件。三是實行產業聯盟貸款“名單制”管理。立足資源稟賦, 突出優勢主導產業, 培育獨具地方特色的產業園項目, 聯合農業、財政等部門聯合制定產業示范園名單, 選擇一批市場排名靠前、產業鏈完整、競爭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誠信度高的園區項目予以重點支持。四是增信方面, 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 充分利用各級政府設立的創投基金、風險補償基金和擔保公司增信機制, 要充分用好國家或地方政府對“三園一體”或產業聯合體的補貼、獎勵資金等撬動增信杠桿。
(三) 支持土地綜合治理, 探索“兩項指標交易”模式。農發行可以圍繞《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 靈活使用“高標準農田+土地復墾+墾造農田”“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高標準農田+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經營”“高標準農田+農業資源永續高效利用+三產融合”“高標準農田+低質低效土地綜合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組合。
實際操作中, 要在明確“圍繞土地做文章, 根據現金流定項目”的總體原則基礎上, 以項目真實性和指標收益封閉管理為重點, 嚴格遵遁“盯住指標、統籌推進、封閉運行、到賬即收”方針, 采用“農發行+運營企業+農地指標+政府增信”方式。一是指標收益成本返還模式。充分利用項目形成的土地指標交易收益延伸覆蓋農業園區建設、一二三產業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 即“土地整治+園區建設”“土地整治+三產融合”等模式。還款來源主要是園區范圍內土地整治帶來的補充耕地指標收益成本返還。二是“以獎代補”或“專項獎補”模式。通過地方政府出臺量化規則化的制度安排, 以獎勵或補助作為還本付息資金來源, 即“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等模式。三是政府收購指標模式。地方政府授權國土部門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土地指標收購協議, 根據指標使用或交易計劃支付收購款。收購款主要由國土部門在縣級省級指標交易平臺上實現調劑后, 在調劑收入中安排。
(四) 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探索支農批發轉貸模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 是增加農業收入的關鍵載體。如何規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客成本高、信息收集難等不足,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 進一步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支農支小功能呢?建議采用“政策性銀行+合作機構+小微型農業經營主體”方式, 借力合作批發轉貸模式。合作機構包括地方性中小銀行、供銷體系資金互助社、農業合作社、農業擔保公司以及部分互聯網金融機構。農發行將信貸資金批發給合作機構, 再由其合作機構轉貸給符合農發行支持范圍的小微企業及小微型農業經營主體, 合作機構負責對實際用款主體進行貸款審批、貸后管理和回收處置, 貸款風險主要由合作機構承擔。這種模式需注意:一是堅持“普惠金融”的原則, 專款專用于涉農領域, 限定貸款利率上限, 重點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二是加大風控創新力度, 研究推廣供銷體系、農業合作社層面的聯保貸款、農房抵押、林權抵押或土地承包經營權反擔保貸款;研究運用供銷體系和農業合作社的集體信用推動政府背景的擔保公司為其增信;積極探索由保險公司對貸款的信用風險敞口部分擔保等分擔風險的機制安排。三是加大對前沿科技的研究與應用。通過與互聯網金融機構合作, 既要借助它們的大數據系統、客戶平臺等延伸農發行服務新型經營主體的觸角, 更要汲取它們運用大數據、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技術等的經驗, 提升農發行在支持“三農”產業領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能力, 進而提升支持新業態新模式新型主體的能力。
(五) 支持“互聯網+農業”, 探索農業農村電商貸款模式。面對“互聯網+農業”大潮, 農發行應積極探索運用互聯網技術、供應鏈金融理念, 與互聯網電商平臺合作, 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可以探索“互聯網電商平臺+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增信”融資模式 (流程如圖) 。
這種融資服務不是針對單個企業開展的, 而是針對整個供應鏈中的相關企業共同開展的, 通過銀行融資服務, 將相關企業聯系在一起, 是一種靈活的融資模式。借助合作互聯網電商平臺 (如京東、阿里巴巴、國內乃至國際大型糧食交易平臺) , 通過將農發行支持的核心農業龍頭企業及其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都納入電商服務平臺中, 推動企業通過電商平臺進行交易, 構建一個以大數據抓取與整合分析技術為核心的金融生態鏈服務平臺。借此平臺, 農發行可充分利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的交易數據為基礎, 對上下游企業進行評測, 擇優支持。借助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農發行可以利用真實交易數據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 依據客戶的交易數據, 判斷貸款客戶與龍頭企業的供銷合作關系是否穩定, 是否具有持續的償還貸款能力, 從而確定客戶能否獲得貸款資格。重點可以加強與核心企業合作, 通過核心企業的付款代理、鎖定回款、回購和風險共擔等形式, 使核心企業與銀行一同控制風險, 成為供應鏈實質風險的承擔者。另外可以增加物流企業主要負責提供農產品配送與監管等服務, 引入保險公司對農產品保險, 強化風控措施;對于大型糧食交易平臺客戶, 可采用倉單質押方式。
(六) 探索復合式金融支農模式, 做實做強非貸業務。充分利用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涉農產業基金、融資擔保、理財、企業債券主承銷資格等資源, 推廣“投貸結合”“信貸+租賃”“信貸+理財”“信貸+債券”“信貸+保險”等組合服務模式, 實現從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結算、保險、投資等一條龍支持模式。
1.探索實質性股權投資模式。借鑒美日經驗, 探索以直接投資、母子基金、優先股和“項目資本金+選擇權”等方式支持種業、基因、生物工程、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等新興產業。尤其對于少量發展前景良好、股東有意愿的項目, 可探索開展不約定固定回報的實質性股權投資, 同時做好投貸聯動支持。
2.發展融資租賃業務。支持大型農機、冷鏈物流設備、農產品加工等農業產業鏈設備。重點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 幫助在一段時間內短期資金匱乏但具有穩定現金流收益的農業經營主體, 使其通過使用現代化農機具, 加強現代農業意識, 提升生產經營效率。
3.積極開展債券承銷業務。抓住地方政府融資方式變革后地方債和項目收益票據發行需求量增大的機會, 與地方政府、財政部門做好對接, 積極承銷地方政府債券。同時, 加快發展 (超) 短融、中票等承銷業務。
作者系2018年總行黨校秋季班課題組 (井岡山)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發展與金融2019年0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