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金勇進等:中國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理論研究與展望

[ 作者:金勇進?韓顯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4-30 錄入:王惠敏 ]

摘要:農產品價格指數是農業經濟信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通過對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研究, 認為現階段中國農產品價格指數缺乏頂層設計, 在表征全面性與投資代表性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鑒于此,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 創新性地構建服務于市場及上下游產業鏈價格走勢的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和應用于金融產品進行掛鉤的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并對建設國家級農產品大數據平臺、加強對農產品價格指數應用等方面提出一定建議與展望。

一、研究背景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產業, 農產品是農業的基礎要素, 農產品的市場供求、價格波動、品質高低、品牌建設無時不刻不在影響著農業健康發展、決定著農民收入增加、關系到鄉村振興。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助推劑, 經濟信息能夠為現代農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與動力支持。在全球化背景下, 作為農產品供求變化重要且敏感的信號, 農產品價格波動不僅可以直接影響農業發展以及國民經濟其他產業健康可持續運行, 同時也關系到中國特別是糧食定價權等國家糧食安全問題, 而具有公信力與影響力的農產品價格指數可以集成關鍵價格要素、集約整體價格信息、集顯總體價格走勢, 具有著重要的風向標、晴雨表與避雷針的功能。

然而, 目前中國非期貨類農產品價格指數發布主體雜亂、發布品類分散、涉及區域不系統, 有些農產品價格指數代表性與編制科學性有待考究, 此狀態的長期存在將對市場價格形成機制進行錯誤指導與有偏引導。以辣椒價格指數為例, 市場上存在著涵蓋河南、山東、河北、山西4省8大主要產區的“中國辣椒指數”, 涵蓋山東、遼寧、河南、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等全國主要辣椒產地和交易市場的“中國·武城英潮辣椒價格指數”, 作為辣椒市場主要參與者面對著種類不同的辣椒價格指數信息, 而應該如何使用與決策是一個技術難題。同樣, 期貨領域以豆粕期貨價格指數為例, 和訊推出的豆粕指數 (HMI) 與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的豆粕期貨價格指數 (pfsm01) 擁有著不同的點位與漲跌幅, 期貨市場投資者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詳細了解各自編制特征, 以免參考有誤。也正是因為有期貨類農產品價格指數因交易數據信息孤島存在, 導致了期貨類指數領域缺乏全國統籌與頂層設計。因此, 建立以系統性的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為核心要素、以宏觀監測和預測為功能模塊的“經濟信息基礎設施”, 能夠完善農產品價格監管體系, 表征農產品市場供求變化, 實現價格機制引導金融資源配置, 進而有效服務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二、文獻綜述

(一) 國際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情況

最早的價格指數編制方法起源于物價指數。1650年, 英國學者R.Voughan在《貨幣鑄造論》中將1650年與1352年的谷物等樣本價格進行了比較, 被學術界公認為是指數的起源;國際組織層面,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推出的FAO食品價格指數能夠表征一攬子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月度變化情況, 并由5個商品類別價格指數的加權平均數構成, 選取特定期間各商品類別的平均出口貿易比重為權數;在主要發達國家中, 美國農業市場服務局 (AMS) 、經濟研究服務局 (ERS) 、農業部經濟數據和市場信息系統 (ESMIS) 、海外農業服務局 (FAS) 、國際農業統計服務局 (NASS) 等部門, 對美國和世界的主要農產品數據信息進行了分析與預測[1]91-102;澳大利亞的農業資源經濟局 (ABARE) , 也定期對一系列出口產品進行了預測與研究。

(二) 國內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情況

鑒于農產品的種類繁多、交易發生頻繁等因素影響, 將國內推出的農產品價格指數分為以下兩大類:

1.農產品非期貨價格指數。

農產品非期貨價格指數主要是由監管部門、地方政府、交易中心、行業協會、信息供應商等機構編制和發布, 并基于線下采集、電商平臺、現貨交易等渠道得到農產品價格數據編制而成。

在綜合品種指數編制方面, 國家統計局編制和發布了農產品生產者價格與指數, 為反映全國主要農產品生產者價格、集貿市場價格走勢、滿足農業與國民經濟核算需要, 該指數數據來源為抽中的農業生產經營戶和經營單位等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時實際獲得的單位農產品價格。杜金富認為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所使用的價格應不包括運費和有關商業費用, 而是直接由農產品生產者出售時實際獲得的單位產品價格[2]113-114;農業農村部編制發布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 用以綜合測度中國農產品批發環節價格整體水平及其變化的指數體系, 其中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包括蔬菜、水果、畜產品、水產品、糧食及食油指數等6小類產品指數, 鮮活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糧油批發價格指數等兩大類產品指數和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總指數這3個層級的指數體系;商務部公布的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指數選擇糧食、食用油、肉類、禽類、蛋類、蔬菜、水產品、水果8大類食用農產品, 以商務部監測樣本企業360家為數據主體, 包括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 覆蓋全國36個大中城市。

在單一品種指數編制方面, 主要圍繞生豬、茶葉、水果、蔬菜、花卉等具體單一特色農產品進行編制。程士富等采用報告期批發額為權數的加權調和平均方法對鮮菜批發價格指數編制進行了研究[3];壽光蔬菜價格指數確定了10個有固定蔬菜交易品種且交易量大、具有代表性、交易場所固定分市場作為信息采集點, 采集有代表性的蔬菜成交價格、成交量、成交金額等數據編制了反映壽光蔬菜交易價格變化趨勢的指數;伍萍介紹了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從2009年起先后研發的安溪鐵觀音、新昌大佛龍井等茶葉價格指數, 基礎數據主要采集于場內茶葉交易實時數據, 經過對茶葉交易數量、價格進行處理, 得出每日和每月交易數據, 進而進行價格指數計算[4];宋遷紅等介紹了興化河蟹價格指數是由采集員從樣本單位采集、匯總樣本數據并計算編制出來[5];卓創資訊于2017年3月編制推出的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指數, 是國內屠宰行業內有代表性的89家屠宰企業組成采價樣本集合編制而成;彭世廣等以昆明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數據為基礎, 通過數據獲取、成分品種選擇、指數權重和計算公式確定等方面對鮮切花價格指數編制進行了探討[6];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自2016年重組以來, 相繼發布了數個農產品領域價格指數, 其中新華—中國 (海南) 皇帝蕉產地價格指數是選擇澄邁等國內皇帝蕉主要產區地頭交易價格作為樣本, 并根據每日 (淡季為每兩日) 不同品級的實際成交價格綜合計算而成。

2.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

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是以上市交易的商品期貨為標的的價格指數, 具有很高的經濟意義與投資價值。國內針對商品期貨指數編制理論, 部慧等以中科—格林商品指數為研究對象, 闡述了商品期貨指數的編制方法并驗證了指數功能[7];徐國祥等著眼于全球商品指數的發展趨勢, 設計并編制了中國商品期貨價格指數和中國商品期貨投資指數[8], 而關于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的編制, 國內相關期刊文獻并沒有給予具體的介紹與研究。

在國內期貨市場實操層面, 為加強大宗農產品價格總體變化趨勢的跟蹤、監測與預判, 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均相繼推出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 其中鄭州商品交易所發布基于其上市農產品期貨價格數據而研發的易盛農產品期貨價格系列指數[9], 該系列指數包括基于期貨主力月份合約價格編制的易盛農產品期貨價格子系列和基于交割月及其后最近月份合約價格編制的易盛農產品基準價格子系列;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了農產品期貨指數系列, 具體包括綜合指數、成分指數及主題指數等多商品價格指數和期貨價格指數、主力合約價格指數等單商品價格指數。

綜上所述, 中國農產品非期貨價格指數發布主體相對分散、涉及品種又相對較散, 缺乏有機結合與頂層設計。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雖已初步構建, 但數據相互孤立導致指數在表征全面性與投資代表性方面有待進一步整合。因此,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 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建立完善的中國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中國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設計與比較討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首先需要推動農業農村信息化。當信息技術更廣泛地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 多維度海量農業數據便會應運而生, 而如何應用大數據服務于“三農”則是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基于數據維度構建的農產品價格指數便是服務農業、鏈接金融業的重要載體。因此, 系統地構建中國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可以起到客觀地、及時地對農業運行進行監測預警、分析預測、宏觀研判等作用, 充分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一) 理論基礎

構建價格指數不僅僅是一個統計技術問題, 也是一個經濟理論問題。農產品價格指數應是具有適時性、靈敏性、變動性與前瞻性等的宏觀經濟統計信息。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理論應以具體包括編制原則、編制方法、計算模型、指數修正、質量調整等指數理論為核心, 再加上屬于自身范疇的理論方法而成的一門新理論。

1.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是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的目標基礎。通過農產品指數系統的建設, 在承認生物與環境相協調原理的前提下, 基于對農業整體系統性的功能結構, 合理地調整農業系統的源、序、流、庫, 從產業分布和產出過程等各個方面去優化, 使其能夠達到持續發展與協調互補的總目標, 以滿足區域發展的生存需要。建立農作物、農業動物與其環境之間的“補償關系”與“平衡關系”, 總結可操作性且有效的生產模式, 進而實現從產業內部到外部, 從靜態到動態等方面充分體現整個農業系統的效率、均衡、穩定和循環。

2.國民經濟管理理論。

國民經濟管理理論是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的作用根基。國民經濟監測與預警、宏觀經濟管理績效評價等是國民經濟管理內容和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農業生產波動是經濟波動的基礎, 一般通過產品、市場、要素等途徑引起國民經濟波動。農產品價格指數是表征宏觀經濟運行的經濟信息, 構建完善的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可以成為監測與預警的重要載體。通過指數表征可以使人們加深認識、更加清晰找出產業運行周期規律性, 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降低經濟波動的程度, 使國民經濟更加穩定、持續地發展。

3.指數理論。

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理論的核心是指數理論, 是指數理論在農產品領域的應用, 也是價格指數理論的一個子系統。由于農產品的特殊屬性、對國民經濟的基礎支撐作用及大宗農產品價格變化對整個金融市場影響,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農產品價格指數的變化, 同時也推動建立一種更為全面、可以滿足不同指數使用者需求的指數體系, 從而促使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因此, 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理論應該集成股票價格指數編制理論方面的相關方法, 使其具有一定連接金融市場的作用。

(二) 設計原理

中國現有國內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使用的所有數據來源, 主要可以分為交易產生的高頻數據與采集獲得的低頻率數據。交易產生的高頻數據可以分為現貨交易中心基于各自交易規則所產生的現貨價格指數和期貨交易所生成的期貨價格指數;通過填報、訪問等渠道獲得的采集價格指數, 則因其采集頻率與采集點代表性的不同, 將決定其功能與作用。因此, 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指數產品屬性進行經濟指導, 本文創新性地通過對指數功能維度進行設計, 將中國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設計為兩大類, 分別是:具有能夠反映產業鏈上下游連鎖趨勢、品種所在時間與空間變化態勢的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該類指數體系僅具有表征發展規模、刻畫發展水平、度量發展態勢的經濟作用;具有適合作為投資產品的跟蹤標的, 保證了指數的可投資性和多樣性, 具體指數產品設計原則以符合投資產品的運作特點等的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該類指數的數據源可以來自于高頻交易數據, 也可以來自于具有權威代表性的采集數據 (見圖1) 。

(三) 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到2020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之一是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從國民經濟宏觀管理看, 不僅需要一個能夠綜合表現農業供給體系整體價格水平動態的指數, 還需要各種局部的價格指數。因此, 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的功能設計是能夠反映農業供給體系中全產業鏈的價格走勢, 其中各類農產品價格指數獨立編制, 每個價格指數都反映了特定范圍內的價格動態變化 (見圖2) 。

1.多重抽樣框方法的使用。

在互聯網技術興起的今天, 充分利用大量涌現的各種非官方農產品價格、產量、銷量等數據源, 借助不同采集渠道來源的差異與互補, 發揮各領域環節的優勢, 構建不同維度的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以實現與滿足不同領域指數使用者的訴求。多重抽樣框作為抽樣框組合, 是由大于或等于兩個抽樣框構成的復合抽樣框系統, 在農產品價格指數原始數據采集時, 將多重抽樣框理論引入到指數代表規格品的選擇與確定環節。

例如, 基于線上k1與線下k2渠道采集構建的某一種農產品多重框系統, 但因農產品通過k1、k2渠道獲得的兩個抽樣框之間采集點不僅存在差異部分, 而且存在相互重疊部分, 它們聯合起來或可以完全覆蓋目標總體;又例如, 可能某種農產品采集點抽樣框存在調查成本及高效等優勢, 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價格信息, 需要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抽樣框來完成數據采集。因此, 多重抽樣框理論與價格指數編制理論相結合, 有助于提升樣本的代表性與指數的客觀性。

2.指數模型的選擇。

在價格指數模型計算過程中, 所采用最基本“顆粒”價格為Pi, j, k, t, 代表t時刻下第j個地區的第i個品種通過k抽樣框獲得的價格。鑒于價格采集涉及的層級相對較多, 加權平均法計算價格指數方法由英國經濟學家Arthur Young在《英國幣值遞增的研究》提出[10]24-25, 即首先計算每個農產品個體價格指數, 在此基礎上得到整個價格水平的變動, 再按照一定的重要性賦予權數進行加總, 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一般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其中Sb為權數, 其具體的設計與農產品的產業鏈維度、品種維度及貿易維度等緊密相關。

3.分類權數的設計

因不同維度價格指數所起的作用與表征的方向不同, 在Sb權數設計方面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分類:

為了可以有效地延長產業鏈并表征其價值鏈, 產業維度的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合成使用評價權數。基于宏觀經濟管理等多指標, 可衡量收購、零售、批發、消費環節之間相對綜合重要程度而確定權數。

為了能夠推行標準化生產、培育農產品品牌, 對于品種維度的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使用基礎權數進行合成, 采用在農產品產量、產值等具體指標的實質權數與價格進行計算。

為了便于更好地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 對于貿易維度的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總指數能夠更加靈敏地反映國家之間經貿往來、全球氣候等自然要素、各國農產品產量等綜合因素影響, 根據時間序列進行統計預測, 用預測權數對各子指數進行計算。

(四) 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應用于與金融市場并與金融產品進行掛鉤的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 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見圖3) 。

一是基于調查采集價格數據而編制的價格指數, 一般用于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開發。實踐中, 農產品價格保險實施的關鍵是確定第三方公允的農產品價格標的。因此, 相關農產品統計部門基于其調查得到的農產品價格監測數據, 設計并研發保險公司、投保者都認可的和具有較強科學性、權威性的農產品價格指數。

二是基于現貨交易平臺數據而編制的價格指數。通過指數編制發出農產品類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在國際大宗商品領域的定價聲音, 并更好地使用交易平臺所產生的數據, 進而作為實體與資本市場銜接的一個載體, 保證第三方獨立運行與服務于金融衍生品設計。類似于股票價格指數的作用與職能, 基準指數是反映某個國家、地區特定農產品市場的整體走勢以及反映地區或市場運行態勢和作為衡量投資績效的標準為主要目標。這樣, 農產品價格指數的代表規格品在理想層面的選擇就不僅僅是同一品種的不同數據源, 而是不同農產品品種的組合。

三是基于期貨市場數據而編制的農產品價格指數。商品期貨指數是全球商品期貨業發展過程的產物, 代表了商品期貨的金融化途徑。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可以成為反映通脹趨勢的先行性指標, 為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制定提供前瞻性的指導參考、為實體經濟提供風險管理工具與預測依據、為股票、期貨等市場投資者提供參考指標。

(五) 兩類指數體系的比較討論

指數作為可以綜合反映由紛繁復雜的因素影響下的經濟現象在時間與空間條件下平均變動的相對數, 具有衡量產業發展水平、度量價格走勢、表征市場景氣、引導要素流動等重要作用。價格指數作為綜合衡量價格水平變化趨勢和程度的經濟指標, 其本質上是供給和需求的對比關系, 是宏觀調控、產業調整、金融產品服務的重要參數。

1.不同點。

(1) 設計目標:

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與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構建的主要不同點, 體現在指數設計目標層面, 具體而言: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設計是為了全方位實現對農產品的全產業鏈立體化的監測與預警, 起到宏觀決策參考與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作用;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設計是以服務金融市場為出發點, 為開發以指數為標的的金融衍生品提供工具, 能夠更好地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的效果。

(2) 應用場景:

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主要應用于度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從產業、品種、貿易等三個維度進行設計, 其中產業維度設計應用于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品種維度設計是為了增強農產品的品牌效應與影響力;從貿易維度進行研究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國農產品及農業發展的國際競爭力與創新力。

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主要應用于滿足金融服務農業需求, 基于采集數據獲得的相關農產品價格指數主要側重于國內重點品種的金融風險轉移。對于現貨平臺、期貨市場上的單品種、組合品種 (包括交易市場的組合) 類價格指數, 將應用“保險+期貨”, “訂單農業+保險+期貨 (權) ”等試點。

2.相同點。

(1) 多重數據源使用:

針對同一個品種的數據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獲得, 多種類型數據的使用問題是目前農產品價格指數數據采集過程中面臨的共性問題[11], 其本質與核心是權重的設計與分配, 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隨著抽樣覆蓋面的擴大, 經過適當加權的指數可以更加精確與靈敏。

(2) 質量變化問題:

在農產品標準化過程中遇到的多樣性與復雜性問題, 可使代表規格品隨著時間或季節的變化進行周期性調整, 進而需要特征法、插補法來對缺失值進行處理。特別是季節性產品的處理, 可以采用不固定基期指數的形式進行設計。

四、建議與展望

(一) 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價格指數的應用

1.強化表征類農產品價格指數經濟屬性, 實現宏觀監測與預警功能。

一般情況下, 農產品價格通過食品消費價格直接傳導至CPI, 并通過影響PPI傳導至CPI及通過影響勞動力成本再傳導至CPI, 農產品價格上漲會直接引起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價格上漲, 直接影響到居民生活水平。因此, 需要關注具有系統化與綜合性的農產品價格指數, 建立具有表征功能的一籃子指數以及指數方法分析模式:利用計量模型、投入產出、動態因子等方法, 加強對區域表征價格指數、上下游表征價格指數及進出口維度的表征類價格指數的分析與預測, 充分利用不同時空維度指數間的相互傳導關系進行經濟監測與預警。

2.大力發展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金融屬性, 增強價格指數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 應當是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方向。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 如何為農業全產業鏈提供更加優質的資金融通服務是金融業未來發展需要探索的重要內容之一。農產品價格保險作為規避農業市場風險的重要金融工具, 是以第三方公允的農產品價格為標的、以價格指數為賠付依據的一種農業保險產品。投資類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可以作為指數保險的重要基礎要素, 解決目前中國指數保險發展面臨的缺乏具有客觀性、科學性、權威性的指數體系問題。

(二) 構建國家級農產品大數據平臺

1.實現農業鏈數據匯集功能。

農業最大的特點是產業鏈條長、數據涉及領域廣、影響農產品價格變化的因素多。在全球化背景下, 中國農業數據信息的縱向方面, 主要包括生產、加工、流通、儲運、銷售等鏈條化各環節, 因此依托“互聯網+”發展各種專業化社會服務, 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 實現整合農業全產業鏈的信息流等, 以改變產業數據分散、鏈條信息不完整的狀態。

2.實現全球化涉農經濟信息。

加強農業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提高農業綜合信息服務水平、特別是進一步強化對國際農產品市場的全方位監測、保證國際農產品市場進口價格處于合理區間, 是維護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同時, 也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國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 內外并重地促進與推動農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3.實現國際農產品定價中心功能。

CBOT是全球農產品定價中心, 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國際四大糧商借助CBOT引導國際農產品價格。目前, 由于缺乏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中國在國際市場上“買什么, 漲什么”, 這不符合中國世界最大農產品進口國的地位。通過編制和發布系列農產品價格指數, 爭奪國際農產品交易定價權與話語權, 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國家經濟利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三) 完善不同功能屬性的農產品價格指數編制理論

價格指數研究是一個世界性全球性的工作, UN、ILO、IMF、OECD、UNECE、WB等國際權威機構都在為如何更好地編制價格指數而努力。編制目的、指數功能的不同, 決定了指數編制理論的差異, 而如何針對不同的數據源去設計具有表征功能的農產品價格指數、如何針對投資需求設計滿足金融產品的投資類價格指數, 則需要分門別類地進一步深入研究, 并結合實踐需求來不斷調整與修正對應不同經濟屬性的指數編制理論。指數編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和優化的過程,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 并不存在完美的指數, 只有不斷地通過實踐來反作用于理論才有更多技術層面的創新。因此, 應進一步加強中國農產品價格指數理論在前沿問題的研究工作。

基金:農業農村部油料全產業鏈信息分析預警項目《農業全產業鏈信息分析預警和供需平衡分析會商在線化管理》(125110000000180006);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統計與信息論壇2019年0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AV | 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 亚洲女同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精品老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