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是民俗學原初而經典的研究對象,鄉土是研究中國民眾文化之根的基礎。在現代化、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遠離鄉土,鄉土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成為逐漸消失的歷史的背影,我們主流社會甚至一度將其視為封建落后必須予以根本改造的對象,直到今天我們還有人持此觀點。但是,與之相反,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逐漸失去鄉土的時候,出現強烈的懷鄉情緒,鄉愁成為當今社會懷念鄉土的一種表達。城市化過程中回不去的故鄉才是鄉愁發生的對象。
但是中國的城市化與經濟全球化、后現代思潮出現疊加,出現了逆城市化的過程,越來越多的人返回鄉土、返回田園,返回的動機、方式、路徑雖各不同,但構成了一股返鄉的潮流,潮流的精神動力是鄉愁,但不能忽視的物質動力是資本下鄉,一些企業家在鄉村尋找商機,尋找發明傳統,以文化經濟的方式,復興鄉土社會。重新發現鄉土價值,振興鄉村日漸成為當代社會的共識。
1、返鄉成為時潮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返鄉的大約有三類人:第一類是為紓解城市病的困擾與尋找鄉野新鮮生活的城市普通人,他們是鄉村的觀光者,他們是回歸鄉土的主流人潮;第二類是尋找傳統文化資源的學者、知識分子,他們從城鄉協調發展與鄉村振興的角度考察鄉村,雖然其中有各自的追求與工作任務,但目的是重新肯定鄉土的價值,提供振興鄉村的思路與方案。政府部門與專家學者合作,評估鄉土村落的價值,依照空間形態與生活價值進行選擇性的保護,確定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等名錄;同時根據鄉村經濟文化特點,尋找鄉村脫貧與致富之路。第三類是尋找資本利潤的城市企業家,他們看到了鄉土生活的商機,將城市閑置或者利薄的資本轉移到鄉村,以此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傳統鄉土產品的生產與市場推廣,服務鄉村旅游的民宿經濟等,正成為吸引社會企業關注的熱點。三類人匯成返鄉的重要力量,形成了中國前所未有的社會景觀。可能還有第四支隊伍,那就是政府的美麗鄉村建設工程,但這屬于政府推動,民眾自己進行的工作。與返回鄉土的身體移動的同時,21世紀初,中國開啟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運動,將傳統農業文明的優秀成果定義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保護。數千年農業文明累積的鄉土文化,對于我們當代人來說,已經變成文化資產,這是一個重大的文化進步。
在全球化背景下,鄉土在變化,雖然速度有快有慢,程度有深有淺,我們看待鄉土的眼光也在發生變化。在現代社會,鄉土正在被重新認知、重新定義。鄉土成為與城市對照的鏡像。我們對于鄉土的認識與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中論述的鄉土情形已經明顯變化,但我們繼承了費先生對于鄉土以及生活在鄉土上的那群人的情懷與文化理解。
2、重新發現鄉土的現代價值
我們重新認識鄉土,是在尋找鄉土的文化基因與文化個性,發現鄉土中曾經被遮蔽但有助于現代社會建設的物質價值、社會價值與精神價值。
首先,鄉土是特定的地域空間,它與城市相區別,具有特定的物質價值。物質的鄉土是承載山水、土地、森林、動植物等有機物與無機物的特定地理單元,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在鄉土這一地域空間中,人與自然、人與物、人與人密切結合,休戚與共。特別是人與土地的關系,土地不是外在的,土地是人的“無機身體”,土地都有名字,甚至都有故事,人們對于世代耕作的土地懷有深深的情感。[1]土地是村民安身立命的所在,也是模塑鄉民性格、性情與生活態度的物質基礎。正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所說:農民“風尚、性格等依地塊而各不相同”,[2]鄉民的風尚、性格因不同的風土有不同的呈現。人與大地的緊密依存是鄉土文化最本質的特征。土氣是文化性格,也是生命力的源泉。鄉土中人的生存方式與城市迥異;其次,鄉土是一種社會存在的生活樣態,鄉土是一種社會結構方式,具有特定的社會團結參照價值。鄉土中的人依照村社或者家族生成社會關系,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關系位置與歷史系列之中,相互關聯,相互依賴與扶持。他們世代如斯,熟悉歷史、熟悉當下,以人情作為社會的膠合劑,人情是相互扶助之情,是權利、責任與義務一體的利益之情。人們彼此之間的熟悉,讓情感變成文化資產,可以橫向擴展與代際傳承,人們在緊密的社會聯系中,使村落成員有穩固的結構位置,形成禮儀行為規范,如陜西藍田鄉約所規定,“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儀相交,患難相恤”等,鄉民在村落共同體中,以道德、生計相互激勵,以符合倫理的行為作為日常規范,以禮儀作為相互交往行為準則,以相互救助為公益目標,由此建立穩定的鄉村社會秩序。
以鄉賢為主導,以鄉規民約為規范,以傳統節日為共同時間,以集體參與的民間儀式為聚合機會,形成了內聚性的親密的鄉土社會。它與城市人以當前利益為中心的相互競爭與疏離的社會結構形成鮮明對照。
其三,鄉土是特定精神狀態與價值觀念的載體,是我們重建生活美學與生活倫理的重要參照。柏拉圖在《文藝對話集》中借大希庇阿斯與蘇格拉底討論美的定義時說:“美是善”,“美是恰當”,[3]這種善與恰當,我理解為形式與內容的和諧,和諧的生活狀態符合美學的本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一種慣例和穩定的感受”,[4]鄉土以人地關系的和諧為基調,自然、寧靜、平和、親密是鄉土精神狀態的一般表現。鄉土不需要標新立異。樂天知命,享受日常的鄉土生命態度,對于奔波、焦慮的城市人來說,無疑是一份清醒劑。因此鄉土成為離開鄉土漂浮游子的鄉愁意象。由此可以說,鄉土對多數當代人來說,是一種精神意象,是現代人借以對現代生活對人的異化問題的批評。鄉愁中的鄉土是一種審美性質的鄉土,是鄉土文化的抽象。
但鄉土如果僅僅作為一種精神意象,那它只有認識價值與精神批判意義,而不會實際改變或者服務我們的生活,如何將鄉土的審美還原于日常生活,這是一批奔向鄉村從事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人的理想,但這種理想往往由于我們對鄉土的特性認識不足,而把鄉村當作城市人短期放松休閑的鄉野賓館,從而失去了親近鄉土的本來意義。
3、如何活化傳承鄉土價值以促進鄉村振興
鄉土,既不是與現代社會懸隔、落后時代的傳統保留地,也不是抽象審美的鄉愁寄托之區。鄉土只是一種生活方式,鄉土有自己的本質屬性,有自己社會運行邏輯原則、秩序體系與審美趣味。
鄉土的生活方式是人們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逐漸生長與形成的生活慣習。圍繞生活主體的需要,形成嚴密而溫和的生計方式與生活秩序。鄉土是自然的,它屬于特定的自然風土,人們選擇利用特定的生活資源作為生計內容,依照自然的秩序,維持人群的生存與延續。鄉土生計一般有農業、農副業與鄉村手工業等方面,生活資源決定了它的生計方式。
鄉土是物質生命的基礎,是人類智慧最初發生的溫床。我們在理解鄉土時要充分理解人與風土的關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要明確養與被養的關系,理解此鄉此土才具有的物質生活樣態,這樣我們進入鄉土,試圖對鄉土重建與再造時就得遵循鄉土生態環境與人們習慣的生計方式,可以對它們歷史選擇的生計方式,進行復興與扶持,進行擴大性生產,讓地方風物特產,變成促進地方經濟活力的重要內容。特別是與地方資源結合的鄉土手工業與鄉土藝術,如果我們對鄉土技藝特色、鄉土技藝傳承方式與鄉土技藝產品形態進行深入調研,結合其自身的文化內涵與傳統風格式樣,對其做必要的品質改良與技藝提升,并進行品牌設計與市場營銷,將鄉土民間手藝品變成市場上的日用消費品或旅游商品,這是活化復興傳統鄉土技藝的現代途徑。這樣的技藝傳承實踐,既不離鄉土,又提升了鄉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方向。
鄉土的生活秩序對在現代社會城市生活的人來說,同樣具有提示與比照的意義。鄉土生活秩序與時空文化設置依循的是自然時間秩序與人倫原則,人們依照四季節律安排生產生活進程。鄉土的人文時間緊密地依靠著自然節氣時令,歲時節日、人生儀禮、祭祀信仰無不與春秋時令性質相關。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鄉土社會自然而然。同時鄉村的和諧基礎還基于人倫原則,忠孝、孝友、孝義這些人倫概念是鄉土社會處理社會關系的基本準則,孝敬長輩、友愛親鄰,人們互助互惠,鄉土共同體的親密感覺,讓人們感受到相互依存的溫暖。這對于人際關系日益疏離的現代人來說,具有反思的參考價值。我們能否在現代合作理念下,重建擬鄉土的親密的人際關系,是值得思考的。
總之,鄉土在現代社會是一個獨特的空間,20世紀40年代費孝通先生講當時的鄉土有點飛不起來的樣子,我們今天重新認識鄉土的時候,覺得它具有獨特的認知價值與文化意義,鄉土有自己的秩序與美感,有自己的人情禮俗,有自己的清潔觀念,有自己的鄉土藝術。覺得本來鄉土文化就是土生的文化,不需要飛上天,天上也未必好,還是依存大地,踏實溫暖。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學習與研究》2019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