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脫貧攻堅取得決戰勝利,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扶貧重心從主要消除絕對貧困向緩解相對貧困轉變,從主要解決物質貧困向解決多維貧困轉變,從主要實施需求側扶貧向深化供給側扶貧轉變,扶貧事業進入嶄新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必須以扶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充分激活鄉村勞動力、土地、組織等要素動能,激發防貧脫貧內生動力,方能做實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一、實施系統扶志扶智工程增強發展動能防范返貧入貧。要轉變扶貧策略,從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外力幫扶轉向由內及外的雙向激發,統籌實施系統扶志扶智工程,全面提高鄉村勞動力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源頭鞏固脫貧成效,防范相對貧困。一要聚焦提信心講好故事弘揚正能量。要講述好故事、傳播好聲音,客觀全面總結展示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效,用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筑牢農民群眾社會主義特色扶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要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深入系統總結提煉五年脫貧攻堅戰積淀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推動形成“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的價值取向以及“有勞有得、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政策導向,增強貧困戶思想內生動力。二要聚焦強技藝練好內功增強原動力。要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抓重點補短板,分類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大培訓、繼續教育大提升、職業技能達標定級行動,深入推進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工藝技藝振興工程,穩步擴大鄉村工匠、鄉土能人、新型職業農民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大力推進現代金融、通信、科技、信息下鄉進村入戶,推動小農戶與現代產業有機銜接,增強群眾行為內生動力。三要聚焦可持續源頭防范斬斷貧困根。要切實轉變農村婚育觀念,扎實推進婚前孕前檢查、產前篩查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及出生缺陷兒救治“一站式”綜合服務全覆蓋,源頭提高農村出生人口素質;要持續深化教育幫扶力度,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均等化基本教育服務體系,以鄉村教育振興提高農村新增勞動力供給質量,源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二、實施整村產業幫扶工程繁榮鄉村經濟反哺農民群眾。要創新扶貧思路,從主要實施分散到戶到人產業幫扶轉向整村產業幫扶,把農村零散的人財物集約起來,把各方幫扶資源資金統籌起來,風險共擔、合作共贏,加速深化“三變”改革,疊加釋放“三資”紅利,做大做強集體“蛋糕”,反哺提升小農戶發展競爭力和持續生產力。一要以消費扶貧為導向培優“一村一品”產業。要建立健全區域、城鄉、農企對口消費扶貧“一網式”“一站式”“一條龍”產銷平臺機制,對標消費市場需求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因村制宜選準培優“一村一品”產業,大力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大力提升貧困戶農產品供給水平和質量,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養生農業和鄉村旅游業,推動農村優質、安全、綠色的特色農產品“進城入戶”,吸引城市人群“上山下鄉、回歸自然”。二要以“三變”改革為引領做大集體經濟蛋糕。要以清產核資確權頒證為基礎,以集體經濟聯社為媒介,以生態富民項目為引領,以“產品+市場+管理+產業”為主線,全面鋪開“三變”改革,統籌用好各類支農惠農扶農政策資金,充分激活農村集體土地、林地、水域以及閑置房屋、設備等“沉睡”資產,放大資金、技術、技藝、勞動力、無形資產等要素紅利,暢通股權股金股民準入、流轉及退出渠道,健全“三變”改革監管、保值增效及風險防范機制,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致富。三要以產業扶貧為牽引繁榮壯大鄉村產業。要堅持穩定可持續的產業扶貧政策,以高質量發展要求為引領,以農業產業現代化為重點,以人才、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動力,深入發掘農業農村的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體驗、健康養老等多重功能和價值,培育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載體新模式,推動要素跨界配置和產業有機融合,讓農民在“三產”融合發展中同步升級、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三、實施基層基礎振興工程推動多元共治引領長效扶貧。要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組織振興,補齊“三農”發展短板,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夯實長效防貧脫貧基礎。一要補齊短板增強發展力。加大財政支農和基礎設施扶貧力度,加快農村道路、供水、供電、信息、廣播電視、防洪和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堅持民心所向、扶貧擔當,真金白銀落實“四個優先”要求,全面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全民覆蓋,努力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有所樂。二要建強組織增強引領力。堅持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用扶貧實效檢驗黨組織凝聚力組織力戰斗力,在扶貧一線發展培養鍛煉選拔干部,在社會扶貧領域吸收壯大農村黨員干部隊伍,持續深化“頭雁”工程、村“兩委”干部素質提升工程以及黨員先鋒工程,健全基層經費長效保障機制,暢通黨員干部吸收、流轉及清退渠道,重構良性政治生態,夯實引領發展、防貧脫貧的組織保障。三要多元共治增強自治力。堅持黨政統領、多元共治原則優化扶貧治理結構,避免填鴨式、運動式扶貧,健全社會扶貧協作平臺,形成多元幫扶投入機制,構建市場化扶貧運營體系,把政府該管的管好,把市場能辦的放給市場,把社會可以做好的交給社會,逐漸過渡形成以行政手段牽引、社會力量參與、市場主體運營、多元投入共治的新時期扶貧工作格局,讓貧困人口、扶貧資源通過社會力量及市場機制實現與現代市場要素高效對接,讓全社會扶貧活力競相迸發。
作者單位:梅州市梅縣區石扇黨委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廣東扶貧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