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蕭淑貞:化民成俗:期待真正的鄉村教育

[ 作者:蕭淑貞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6-21 錄入:王惠敏 ]

面對各位校長、老師豐富的一線教育實踐,不敢談點評,只是個人的一些淺見和感想。大家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雖然切入點各有不同,但還是有一些共性啟發、提醒我們深思這樣幾個問題:在教育與鄉村之間,鄉村振興和鄉村教育繁榮哪一個先來到?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在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中,教育可以做什么?

1、教育與鄉村

我們通常認為,因為鄉村衰落,鄉村教育隨之也出現空心狀態。那么在鄉村振興的過程和前景中,鄉村和教育之間會呈現什么樣的關系?是等待鄉村發展好了,鄉村教育會隨之變好,還是鄉村教育也可以帶動鄉村發展?

鄉村教育的問題是全球化、工業化帶來的綜合因素所致,“教育問題從來都是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教育是這個因果鏈條被決定的最后一環,只有跳出教育,從經濟、社會、文化的本源上尋找,才能看清教育自身的問題”,鄉村教育問題的本質首先是社會、文化和經濟問題,其次才是教育問題。目前全球化、工業化已經面臨嚴重危機,本土、鄉土的力量就有了出口,在不斷覺醒,煥發生機。

我們不好斷言,鄉村教育的繁榮和鄉村振興究竟哪一個先到。鄉村建設好了,鄉村教育可能會隨著變好。如果鄉村的教育搞好了,能否帶動鄉村發展?如果著力鄉村教育,能否帶動鄉村?對于這個問題,“為中國而教”理事、江蘇啟東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袁炳飛說:“?鄉村教育走在鄉村振興之前,不僅可能,而且已有成功案例。許多問題的突破都是由下至上,當年的農村承包責任制便是”!有基層一線的校長認為:“?在各方面條件較好的鄉村,學校校長和教師的自由度和空間相較于城市學校,反而大一些。鄉村家長屬于精致利己主義者的比例小于城市,對學校的容忍度相對大一些,教育創新改革的阻力會小一點”。

在實踐層面,在北京昌平的辛莊,因為有一所華德福學校,聚集了有共同教育理念的家長,組成新社群,在文化建設、零污染村莊治理等方面給原來的村莊和村民帶來了改變。國家行政學院張孝德老師在自己的家鄉山西長治市關頭村和其他地方倡導發起了華夏“三親”啟蒙教育,吸引了太原、陽泉等一些外地城市的家長來到鄉村,組成一個教育共同體,跟孩子一起學習傳統文化,將學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區教育。

從歷史上看,國家調整發展航向,轉向新方向,作為一種工具和手段,都是教育先行,最先動起來。在生態文明和鄉村振興的征途上,我們有理由滿懷信心地對鄉村教育抱以期待,并有所作為。

2、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和學校教育

山東樂陵市實驗小學李升勇校長的案例讓我們重新思考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哪一個更重要。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因為家庭對于孩子的道德心性、情緒情感的反應模式等非智力的成長影響更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全天候的老師,學校教育應該如何更好地激發家庭教育?我們看到,不少大城市搞教育集團化,容易損害學校教育的特色和多樣性,李校長在鄉村學校的探索卻令人耳目一新,孩子給在外的父母打感恩、問候和報喜的三個電話,又用各種儀式將家庭和社會聯系起來,為鄉村找回親情、孝心和道德。

在經濟至上,忽視道德的時代和社會,情感貶值,家庭作為教育的重要場域和載體的功能也會弱化、喪失,外出務工的農村家庭更是如此。如果學校教育基于生活,通過家長教育,將學校與社區聯系起來,連接社會,助力鄉村道德文明,鄉村學校就能真正起到“化民成俗”的文化和社會建設的作用。我們欣喜地看到,有一股社會力量在自覺、踴躍地呼喚、推動道德和文化的回歸,自下而上的底部力量更強大、更持久。在不必以真面目示人的網絡,人們可以肆無忌憚,但近距離的熟人社會卻是培植道德的沃土,鄉村反倒容易成為當今文化和道德回歸的起點。

3、真正好的教育是什么樣子?

面對鄉村學校這些生動的實踐探索,人們自然會提出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樣的教育是好教育”?我們現在說好學校、生源好,大多指學生分數高,看重的是知識的價值。在當今的“教育”中,更側重“教”,“育”的部分很欠缺,甚至只有“教”,沒有“育”,過分注重知識和分數還會損害“育”的價值和機會。但知識只占教育的很小一部分,教育的目標和內容遠不止知識傳承。在被工業化裹挾的教育體系中,因長期忽視育人積累而成的嚴重社會問題已經開始顯現,“空心人”逐漸增多,情感和道德淡漠,甚至沒有感覺,漠視生命。有孩子殺害了自己的母親,還說“我殺的是我媽,又不是別人”。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在上好學校、找好工作的循環中持續焦慮,呈現的不是作為一個正常“人”幸福成長和幸福生活應有的生命狀態。

如果僅僅從“教”的角度,用分數和升學率來衡量,因為師資、教學條件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鄉村學校一時趕不上城市學校。但從“育”的角度看,鄉村的環境和條件是否比城市優越呢?華夏“三親”啟蒙教育強調親傳統文化、親鄉土、親自然、親情,并找到鄉村作為這個理念的載體,課程內容包括:

自然開慧教育: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四季自然教學內容,使兒童在與自然節律的協調中感知自然、認識自然,在天人合一中實現啟智開慧、身心靈一體的健康成長;

經典誦讀教育:讓孩子在幼兒期間完成《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學經典的學習,對漢字有初步的認識和感知,形成中國經典的閱讀能力,在幼兒心中埋下孝、仁、義的種子,奠定終身受益之基;

行為養正教育:生活即教育,老師作為兒童的陪伴者,將《弟子規》等經典中的孝道教育、優良行為落實在每天的一點一滴中,培養兒童安身立命之本;

四季農耕教育:根據四季節律變化,讓兒童充分接觸土地、植物、動物,感知、了解生命,讓農耕成為兒童生活和成長的一部分,讓天地自然成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心靈手巧教育:秉承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圍繞手腦并用、身心合一的原則,開展手工藝術、舞蹈游戲、健身習武等課程,讓兒童德、智、體全面發展;

禮樂藝養教育: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繪畫、禮儀、飲食等的教化功能,重點開發鄉土音樂、鄉土藝術、鄉土文化、鄉土風俗等對兒童全方位的熏陶教育功能,并傳承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終身滋養孩子的身、心、靈。

華夏“三親”啟蒙教育總干事張世霞老師介紹,在夏季自然教育一課中,我們把課堂搬到太行山上的一片樹林里。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與和煦的微風,大家沉浸在當下的寧靜祥和里,閉著眼感受自然的氣息,聆聽自然的聲音,為自己起了自然名,分享了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和場景……最悅耳最動聽的,當屬孩子們誦讀經典的朗朗書聲,真是天籟之音。大人們在攝影師的引領下,整齊劃一地露笑喊“美”,而孩子們各顯神態,做他們想要的樣子。可以想象,如果把孩子關在鋼筋水泥的溫室里,遠離大自然,被動地接受各種號令,多么摧殘的兒童天性。因此,“三親”啟蒙教育的兒童每周一次遠足,每天有至少一個小時的自然觀察和連續一個小時的自主游戲。自然觀察之后,有不受干擾的自主繪畫,畫完后,孩子講圖畫的內容,老師記錄、收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成本成冊的繪畫。孩子的畫是用來聽的,不是用來看的,哪怕剛開始簡單的線條,背后都有故事。自主游戲和自主繪畫時,老師“觀而弗語”,如有特殊情況,老師視情況確定要不要介入,智慧地解決處理。此外,“三親”啟蒙教育的每個試點學校都有自己的農耕園,孩子們在老師的陪伴和帶領下,自己耕種土地,親手培育蔬果之苗,及待成熟,動手做成形、色、味俱佳的飯菜、點心……從一粒種子到一顆幼苗再到一片煮熟的菜葉,孩子們親身參與了整個過程……在生命與生命的交流互動過程中,孩子的內在生命悄悄地發生著看不見的變化。

從生命出發,而不是從知識學習和考試機器出發,就容易看到鄉土、自然、親情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親近大地,親近田園,親近自然,親近社會,都是生命的一種回歸,培養孩子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情、敬畏和尊重,為他們的人生儲備可以持久釋放、豐沛強勁的潛力,因此是向教育本質的回歸。

一言以蔽之,僅僅注重知識的教育,無法被稱之為好教育,像“三親”啟蒙教育這樣的理念和探索恰恰能夠彌補工業化教育的缺陷和不足。讓教育與生活、與社區結合就是回到教育的常識,回歸、堅守常識,就是創新。教育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內容和課程。為了實現什么樣的教育目標,教給孩子什么。好的教育不需要太多的新名詞,也不需要多少所謂的創新。如果剝去了那些能夠讓生命茁壯成長的環境和條件,無論標榜如何創新,也掩蓋不了內在的空洞和貧乏。

4、鄉村與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教育

我們一方面要看到鄉村與鄉村教育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要同時看到不可持續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因為可持續面臨危機,國際社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中國則將可持續發展升華為生態文明,上升到“文明”的高度,超越了可持續發展。實事求是地講,在某種程度上,在生態食品、社會和文化及心靈精神層面,城市現代、先進的華麗外表下包裹的其實是生命和生活質量的下降,城市更新會成為下一個風口。而經提升改造的鄉土則能為人們提供有質量的生活,為城市更新提供資源和動力。不少鄉村學校已經開始在鄉土文化、道德教育、傳統文化和食農教育等方面進行探索,充分挖掘被忽視的社區聯系、鄉土文化和大自然的教育價值,發揮了鄉村的資源優勢。

親近本土的傳統文化。當今的教育體系建立在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本理論的基礎之上,遵循工業化-全球化-人力資本-工具的邏輯,中國傳統的書院教育則奉行社會-倫理-道德-心性-精神發展的理念。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可能集中在一個階段,但生活是一輩子的功課。中國的傳統教育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在十二歲以前,完成道德、心性和人格養成教育,為孩子的人生,也為社會的穩定和諧奠定堅實的基礎。時至今日,傳統文化教育尤其可以彌補當今社會的道德和精神缺失。

親近鄉土:鄉土文化對文化多樣性、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至關重要。鄉土文化代表文化的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蘊藏在本土和鄉土文化中,鄉村則是保留傳統和鄉土文化的天然場域。否則,在充斥著工業化的同質化的城市,眼前都是一樣的萬達廣場;在大型購物廣場里,都是一樣的品牌,吃的也是一樣的肯德基或麥當勞,這樣的生活很乏味,沒有意思。同樣的,去情景化的教育不僅孩子覺得沒意義、沒意思,老師也覺得沒意思,而鄉土文化教育能夠將鄉村與學校聯系起來。四川范家小學突出的教育理念是鄉土文化教育,已經探索出一條路子,讓我們在對鄉村學校的焦慮中看見了另一種希望,這部分先行覺醒的鄉村學校的實踐案例也已不在少數。

親情:社會聯系和社會建設。對于他人的情感依戀、安全感以及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需要在有親密聯系的社群中才能培養出來,因此有“培養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莊”的說法。因為現代的生產方式和社會關系所致,加之電子產品在日常生活的大量應用,已造成嚴重的“社會隔絕”(Social isolated),面對面卻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教育親近社區和社群,能通過小手拉大手,重建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聯系,延伸到社區教育和鄉村建設,將道德教育融入社會建設,學校、家庭和社區互相支撐、滋養。

親自然:與大自然的天然聯系。開辟食農學園,搞農耕教育和自然教育,鄉村學校天然地具備優勢,土地觸手可及,容易走出圍墻,以大自然為課堂,將《詩經》與二十四節氣結合起來,打破詩歌藝術和科學的學科界限,將天文、地理和人文融為一體。而城市學校開展食農教育,則可能需要到房頂上,北京的史家小學、呼家樓小學就有樓頂田園,稱為城市農耕。

綜上所述,教育的“失魂落魄”主要體現在感覺、情感、道德和精神的缺失,親近鄉土、社區、農耕和大自然的教育可以彌補這些缺陷和不足。鄉村學校之所以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于它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的環境和條件有利于培養孩子整體綜合的思維、敏銳的感知和情感系統。整體、綜合的系統思維和感知是生態素養的重要基礎,如何培養這個素養和特質是建設生態文明亟需的教育創新,鄉村的環境正是培養這種特質的沃土。這一點正如華夏“三親”啟蒙教育顧問、山西省長治市城鄉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鮑喜堂先生所言:用傳統文化的經典陶冶綜合的文科素養,把經典教育做成全文科教育;以自然為本,培養綜合的科學興趣和思維,把自然教育做成全科學教育;立足鄉土,熏陶綜合的藝術素養,做以鄉土為本的全藝術教育;以生活為本,把生活教育做成全道德教育;從生命出發,做身心靈為一體的全生命教育。

單純從教育的角度看,“三親”啟蒙教育創造性地繼承、發揚了中國的教育傳統,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此更接近好的教育的樣子;從鄉村振興和建設生態文明的角度看,開展農耕和鄉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建立良性的平等互助的城鄉關系,不僅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急需的基礎內容,也包含了生態文明教育的深層內涵;尤其值得重視的是,這些具有鮮明價值取向的教育探索可以療治工業化帶來的傷痛,能夠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環境和資源,符合兒童的天性和兒童早期全面發展的規律,能很好地彌補當今“無根”的工業化教育的弊端,它們的價值和意義就不僅僅局限于鄉村。

在工業化、標準化的評價體系下,如果只看重知識教育和分數,如果從中考、高考的成績衡量,鄉村不具備優勢,也看不到鄉村教育能夠趕上城市的希望。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強勢的主流話語下,鄉村代表落后,知識和分數也遮蔽了鄉村天然擁有的教育資源的優勢。人們看不到鄉村教育的資源優勢,鄉村和鄉村學校也沒有建立起對鄉土的自信,去充分挖掘鄉村的獨特條件作為教育資源。可喜的是,這種情況已經開始改變,這樣做的鄉村學校越來越多。只有認識到主流教育的問題和缺陷,才能看到鄉村擁有的教育資源如何得天獨厚。如果從“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出發,從生態文明或可持續教育的要求出發,調轉方向,原在先后排隊尾的就有可能變成先進。

鄉村振興事關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和中華文明復興等國際、國內重要議程和戰略。在國際議程和國家戰略中,鄉村都是面向未來,對治現代問題的寶貴動力和資源,重新發現鄉村對于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已經改變了原來鄉村“落后”、呼喚“公平”的話語體系。更為欣喜的是,與近百年的鄉村建設主要由政府和知識分子倡導、發起不同,近年來社會力量開始自覺、踴躍地加入鄉村建設的隊伍。美國國家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著名后現代思想家、生態經濟學家小約翰·柯布認為生態文明的希望在中國,是因為“中國現在仍然存在著世界上最眾多的村莊和農民”。

鄉村教育有兩個面向,為了鄉村的教育和為了教育的鄉村。從鄉村振興的角度,為了鄉村的教育要以鄉村建設為目標,搞好鄉村的學校教育和面向社區的成人教育;在生態文明教育的視野下,鄉村是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天然場域,理想的鄉村天然地是為生態文明準備的,通過農耕與大自然聯系,與土地聯系,與鄉土和傳統聯系,才能改變人心。不僅是孩子,所有人群都應在食農耕作的體驗中,以農耕心,接受生態文明教育。在生態文明教育、游學和體驗方面,鄉村學校和鄉村教育一定大有作為。如果真正立足鄉村的優勢資源,將中國文化有利于世界和人類的可貴之處通過教育展現出來,創新出適合生態文明的教育理念和實踐,使生態鄉村能夠成為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天然載體,將會惠及更多兒童和家庭,甚至可以為中國和世界的教育提供智慧。

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偉大征程中,我們要自覺地認識到在做什么,應該去做什么。不能只滿足充當歷史的裁判,站在時間的后面,評判先人的功過。在現實的選擇和行動中具有更多的自覺性,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本文根據作者在2018年12月22-23日在山西長治振興村召開的第五屆“中國”鄉村文明大會”中的“讓教育回村的鄉村教育改革”分論壇的發言補充整理而成,特此感謝每位致力復興鄉村教育的發言嘉賓。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建設研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国产AV | 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 | 亚洲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 偷怕自怕视频在线观看 | 无色码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欧美高清一区三区在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