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彭照明:鄉村產業振興的“支撐力”在哪里

[ 作者:彭照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8-07 錄入:王惠敏 ]

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解讀是多維度的,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也逐漸系統化,但鄉村振興的過程決不能“一概而論”,應當講究“因地制宜”,因為它最終需要實現的是“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而不是“曇花一現”的克隆模式和經驗復制。在鄉村振興的諸多觀點中,產業振興的提法是受眾最廣、最打動人心的。然而,我們有時卻忽略了兩個邏輯性的問題,產業振興的基點在哪里?對產業振興的保障又在哪里?換句話說,產業振興要立足于這二者之間才能看到其何去何從,否則就有“斷章取義”之嫌。從本世紀00年代初至今,產業振興經歷了“產業結構調整”“大農業產業化”“特色產業(鏈)”的進化與蛻變,當前的中國農村有多少地方走完了這三個階段亦猶未可知。革命老區、大平原區、湖區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總體情況會好得多,但山區、丘陵區呢?···恐怕連產業振興的基點都沒有找到甚至可能找不到,就更談不上對產業振興的保障,這種既無牽引也無后勁的“產業空白”要實現產業振興談何容易。

鄉村產業振興的“支撐力”在哪里?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探析的問題···

筆者認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支撐力”在于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這對改觀山區和丘陵區“產業空白”現狀尤為重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首先要清理和整頓集體資產。目前一些地區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礎是相當薄弱的,其根源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村級集體資產流失,一直到本世紀00年代中期,包括林場、學校、大隊部等都盡遭因公變賣或私人蠶噬。因此我們需要厘清集體所屬的田土、山林、水面、荒地、灘頭等,以租賃或聯營的形式為集體經濟創收。其次是開發和利用集體資產。對已經厘清的集體資產進行資源與資本的對接整合,一方面通過規范生產經營來引導集體經濟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也可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起步點來引導形成產業化“雛形”,為集體資產向集體經濟發展轉化創造有利條件。然后是加快合作化生產經營步伐。在初步完成集體資產向集體經濟發展轉化之后,通過土地承包流轉和合作化生產經營的方式,把“大農業”和“體驗式”家庭農場結合起來,把“實體”農業和“互聯網”農產品結合起來,為現代農業發展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再者是加大力度提供發展保障。一是人才保障,村“兩委”和黨員組長骨干是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砥柱力量,要把他們培養(訓)成為觀念新、見識寬、視野廣、格局大的新型農村人才。二是機制保障,有必要加緊落實村“兩委”、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合作經濟組織“三位一體”的運行機制,將更有利于產業發展的“三資”(資產、資源、資本)融合,“多、快、好、省”的推動產業振興。今年丘陵地區的雙季稻推廣就是很好的例證,如果有這樣的機制作為保障,對于那些不愿意落實有關政策要求的,我們所能采取的措施就會更具有主動權,也會更具有實效性。三是投入保障,一方面村“兩委”要時刻有“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思想,從財政轉移支付、土地征收提留、項目管理服務等各款項費用中“省吃儉用”發展集體經濟;另一方面要搞好爭資立項,不斷完善路、橋、水、電、網、公共服務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四是政策保障,主要是在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土地流轉、產業發展上下工夫,以獲得政策性的獎勵、補貼和扶持。最后是制定村級發展戰略性目標和整體性布局,做好招商引資各項預備工作,逐步突出支柱產業和構建特色產業(鏈),這樣才能以集體經濟帶動產業振興、護航產業振興。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要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目標,“夯實”村級集體經濟是必經之路。如果沒有集體經濟的支撐,鄉村產業振興就可能成為空談。而發展集體經濟,我們也必須要有“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務實之精神與作風。

作者系中共益陽市赫山區岳家橋鎮黃板橋村總支委員會黨務專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天堂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网址 | 日本亚洲高清中文不卡专区 | 亚洲国语中文字幕理论片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