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

[ 作者:半月談網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6-12 錄入:王惠敏 ]

——全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第三次發布會在京召開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

6月10日,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扶貧發展中心、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社在京舉辦全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第三次發布會。發布會展示了14個全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通過案例推介人分享和專家學者的討論交流,總結了脫貧攻堅實踐的可行性經驗,為下一階段如何鞏固長效脫貧、銜接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參考。


東西協作,幫扶凝聚強合力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2)

“中國是一部不同凡響的交響曲,扶貧是其中最壯美的篇章”,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副主任曾佑志在發布會上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為了總結經驗成就,中國扶貧發展中心確定了25個案例深入開展總結研究,今年年初產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這些成果是貧困群眾艱苦奮斗的真實寫照,是各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的生動表現,也是25支研究團隊半年多來深入總結的最新成果,是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的有力弘揚,更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精彩昭示?!泵撠毠詰鹬?,除了中央對貧困地區“自上而下”的扶持外,還實施了東部發達地區同西部貧困地區之間的區域協作。強協作凝聚強合力,通過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扶貧車間、易地搬遷等多種形式,東西部地區形成了幫扶與被幫扶的關系,書寫了“山海情”等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動人故事,為脫貧攻堅和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徑。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3)

閩寧即福建-寧夏,象征著兩省區協作發展的山海情誼。25年滄桑巨變,昔日 “天上無飛鳥、地下不長草、十里無人煙、風吹沙粒跑”的“干沙灘”變成了如今“綠樹成蔭、良田萬頃、經濟繁榮、百姓富足”的“金沙灘”。寧夏銀川市永寧縣委常委、閩寧鎮黨委書記張文在發言中說:閩寧鎮作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縮影,從戈壁灘到金沙灘的蝶變,承載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和支持,傾注了兩省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心血,是黨的領導下脫貧攻堅偉大工程的一次生動實踐。在東西部協作精準扶貧的幫助下,閩寧鎮聚焦釀酒葡萄種植、肉牛養殖、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帶動、群眾參與的產業扶貧格局,探索出“支部+農戶+企業”的產業扶貧模式。閩寧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閩寧模式也成為區域發展合作的新標桿。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4)

東西部協作為西部地區增添了脫貧新動力。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主持召開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在組織領導、人才支援、資金支持、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層面加強合作,涌現出多種可借鑒的協作發展模式。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副區長傅遠超在會上介紹了湖州市吳興區對口支援四川省青川縣的經驗:通過堅持自身比較優勢和青川潛在優勢,以相輔相成的方式,以十大工程引領探索形成“基地共建、主體共育、科創共創、營銷共促”的“四共”模式,助力吳興青川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示范縣。2021年初,吳興對口幫扶四川青川縣案例入選《中國減貧學》成為十大案例之一。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5)

東西部協作如何適應形勢任務變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吳國寶指出,如何在東西部協作過程中更多考慮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對下一個階段的深化是很重要的。另外,我們對東西協作幫扶考核要避免簡單化的方式,未來應關注如何促進東西之間的有效協作、互利和互補。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6)

下一步,東西部協作將如何完善,“山海情”的故事又將書寫怎樣的新篇章?華中師范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陸漢文提出,首先應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使政府財政資金使用與東西部企業協作能實現更緊密配合。二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把東西部優勢互補更充分地發掘出來。三是激活社會力量,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把東部地區的一些社會組織吸引到西部地區,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四是發揮社區的主體作用。

東西部協作過程中,易地扶貧搬遷和扶貧車間作為兩種專項扶貧工作模式,獲得了廣泛應用。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7)

易地扶貧搬遷為生產生活贏得了發展新空間。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而實施的專項扶貧工程,通過挪窮窩、換產業實現拔窮根,以搬遷換脫貧、以搬遷換發展?!笆濉睍r期全國易地搬遷遷出區范圍涉及22個省區市,約1400個縣市,搬遷對象960萬人,通過精準確定遷出區域和搬遷對象,科學確定搬遷方式和安置方式,創新籌集搬遷資金和使用政策,易地扶貧搬遷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當頭炮和先手棋。談及易地搬遷,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王艷華表示,要進一步加大搬遷人口的扶持。一是圍繞安置區的發展,補齊安置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短板。二是進一步完善戶籍、就業、社保等配套工作。三是進一步擴大產業、增加就業。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8)

扶貧車間為脫貧增收開辟了就業新渠道,扶貧車間以發展地方產業,創造就近就地就業為主要目標,以產業轉移、易地搬遷和傳統進路為政策契機,通過精準把握貧困人口的結構特征,把車間建到村、把崗位送到戶。這項工作模式在全國各地百花齊放,車間的產業類型、經營主體、組織方式等等都呈現出多元化特點,為貧困人口快速增加了收入,極大地方便了生活,減少了返貧風險。全國累計建設扶貧車間32600多個,吸納貧困人口家門口就業43萬多人,帶動406萬脫貧人口增收。談到扶貧車間未來的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呂開宇認為,我們要做好“三個轉變”:提升創業能力,增加技能,把扶貧車間概念轉化為“幫扶車間”或者“智慧車間”。二是從重視建設向重視管理的轉變,三是從支援向互惠的轉變。不僅要讓小車間發揮大作用,還要讓小車間實現大規?;?。


生態扶貧,“兩山”理論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的生動實踐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9)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兩山”理論與精準扶貧思想相結合,生態扶貧應運而生。這是中國脫貧攻堅戰中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副主任羅朝立在推介生態扶貧成果時指出,生態扶貧為解決深度貧困區、重要生態功能區、少數民族聚居區貧困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體現著在“一個戰場”上同時打贏脫貧攻堅與生態治理“兩場戰役”的“中國智慧”,對世界其他國家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協同實現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生態扶貧將“兩山”理論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既保證生態效益又探索經濟效益,以較低的脫貧成本、較高的貧困戶參與度,以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方式,取得重大減貧成效。在經濟效益方面,生態扶貧讓1600多萬貧困人口參與生態產業,通過勞務、分紅等方式獲得收入實現脫貧。另有部分人口通過生態搬遷、生態治理等方式實現脫貧。截至2020年,生態扶貧累計直接帶動2600萬人增收扶貧。在生態效益方面,森林覆蓋率顯著提升、生態系統逐漸穩定、生物多樣性逐漸增強。中國率先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生態扶貧在‘兩山’理論指引下,讓貧困地區換了人間。依靠生態扶貧擺脫貧困的地區接下來將進一步落實生態振興,這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攻堅一脈相承。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0)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集邊疆、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少數民族聚居區、山區、直過民族區為一體的深度貧困地區。怒江州為什么能高質量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怒江州政府副州長王仕平介紹說:靠總書記精準扶貧方略的指引,靠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怒江州精準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州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怒江高質量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實現了區域脫貧、整族脫貧、生態脫貧、素質脫貧。怒江的減貧實踐,隱含著普遍性的規律和全球價值,為人類減貧事業提供了怒江樣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安全就是安身立命之本。怒江立足于全州林業用地面積占國土面積86.77%的現實條件,怒江州以生態脫貧為抓手,加強生態護林員管理、培訓機制。在各項政策的帶動下,生態護林員戶均增收1萬元,精準助力5.75萬以上的貧困人口穩定增收,占全州貧困人口的35%,實現“一人護林,全家脫貧”的重大脫貧成效,同時擔負起保障邊境生態和國土安全的重任。通過構建生態政策幫扶鏈、保護發展鏈、產業就業鏈,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在實現脫貧攻堅中保護綠水青山,在保護發展中創造金山銀山, 2020年怒江州被命名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州” ,貢山縣被命名為“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行的創造試點基地”。今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怒江州召開現場會,提出怒江州今后要建設成脫貧致富示范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核心區、世界級高山峽谷旅游勝地三個定位。這進一步為怒江接下來的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道路。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1)

河北省塞罕壩林場的生態變遷之路,是我國又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范例。這里的生態環境曾遭到嚴重破壞,一度成為黃沙遮蔽日、飛鳥無騎樹的悲涼之地,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如今塞罕壩的林地已經擴大1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2%,林木蓄積1036萬立方米。塞罕壩林場副場長張建華通過講解塞罕壩人的奮斗史,向與會專家記者介紹了新一代塞罕壩人在繼承第一代塞罕壩人的志向基礎之上,大膽創新、實踐,走出的生態脫貧路。一方面以當地資源帶動鄉村發展農家游、土特產品開發、采摘等各種業態。另一方面,利用塞罕壩本身在造林綠化、苗木產業方面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生態與苗木產業。此外,塞罕壩林場還積極為當地人提供勞動就業的機會,使這些人年均收入能夠增加。在幾十年的生態扶貧之路上,塞罕壩林場輻射帶動周邊區域4萬多百姓受益,使得2.2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每年可實現社會總收入達到6億多元?!笆奈濉逼陂g,塞罕壩將充分發揮好生態文明建設范例的示范帶動作用,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帶動周邊區域繼續加強生態保護,推動生態修復,發展綠色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構建健康穩定生態高效的生態系統,全面提升周邊區域生態服務功能,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首都北部的護城河、防沙屏障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2)

生態扶貧既需要中央頂層框架,也需要地方創造驚喜。中國很大,很多地方都在結合地方特點展開實踐,創造出了絢麗多彩的生態扶貧新模式。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左停表示,不管是生態保護還是脫貧攻堅,最重要的落腳點還是民生保障、人民幸福。我們要把人放在生態系統當中,并創造就業機會,創造產業發展的機會,包括文化的產業化等。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3)

“生態扶貧是一項偉大的創舉!我們通過生態扶貧解決了貧困地區生態與經濟的矛盾,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完美結合?!北本煼洞髮W資源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劉學敏指出,生態扶貧的經驗,對于未來鄉村振興也必將釋放強勁動能。當中國步入加速減碳時代,農民除了銷售農產品以外還可以銷售“生態產品”——碳匯。生態扶貧就是要增加碳匯,這是國家的需要、東部地區的需要,這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如果說在農產品銷售上,西部跟東部地區還處在不同時代,那么進入生態產品時代,西部就站在了發展最前沿。我們銷售生態產品時,就是真正實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人才培養,激活地區發展內生動力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外部幫扶到內源發展,從以強幫弱到共同富裕,人才始終是激發地區發展內生動力的核心要素,在本次發布的精準扶貧典型案例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針對不同年齡階段貧困人口,教育扶持、職業技能培訓、學前學普等措施以智志雙扶為導向,幫助貧困地區擺脫精神貧困,為脫貧地區的后續發展儲備了內生動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樹人立德斬窮根,脫貧攻堅的實踐見證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意義。通過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師資力量、政策性資助與社會性資助相結合一系列措施,脫貧地區的教育薄弱環節被改善,適齡學生接受教育得到保障。西藏地區、四省涉藏州縣、四川涼山等貧困地區實施15年免費教育全面普及,對貧困家庭學生執行“三包”補助和“三免一補”政策,小學、初中入學率得到顯著提升,推動了當地人口擺脫精神貧困狀態,形成了好學善學的求知氛圍。未來階段,隨著脫貧地區教育水平和脫貧人口接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通過教育實現的人才培養成果,也將為地區發展積蓄深厚動力,對鄉村振興工程產生更加長遠的影響。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4)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性手段和重要方式。來自曾因“懸崖村”為海內外熟知的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貴斌在發布會上重點介紹了雷波縣在脫貧攻堅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雷波故事”。目前,雷波縣義務教育階段學?;巨k學條件綜合評估達標率百分之百,公眾滿意度問卷調查97%,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歷史性轉變。普通話達標率達到了80%,學前兒童實現了從聽不懂普通話、害怕交流到現在能聽懂、會說、敢說、會用普通話的徹底改變。雷波中學高考成績屢創佳績,特別是2020突破了本科上線400人的大關,同時有兩名同學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5)

語言不通是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教育貧困的突出表現,教育貧困又是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原因。由于語言不通,適齡兒童求學意愿弱,年輕人外出務工就業受阻,長此以往形成掣肘地方發展的惡性循環,實現地區脫貧,打通語言障礙變得尤為必要。作為彝族主要聚居區的四川涼山地區,通過試點“學前學會普通話”,實現了控輟保學、教育扶貧的有益探索,在第一階段就覆蓋了涼山州內11個深度貧困縣幼教點和6個鄉鎮村級幼教點共2724個,惠及少數民族學齡前兒童11.28萬人?!皩W前學普”不僅為學齡前兒童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還間接給當地家庭傳遞了文明理念,同時為打破貧困的代際傳遞創造了條件?!度嗣袢請蟆方洕鐣扛敝骶庮欀訇柋硎?,語言學習、教育扶貧其實是一個長期過程,見效需要周期,學會普通話要持續推進下去,久久為功,才能產生更好更大的社會效果,更有利于助推鄉村的全面振興。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6)

“云南邊陲的一些小孩子現在會講普通話了,以前沒有精準扶貧進入到這個村,這將是不可想象的,這就是精準扶貧的一大重要意義:實現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擺渡?!焙蠋煼洞髮W教授、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陳文勝指出,精準扶貧對貧困鄉村發展的重要性,不僅是增加多少投入,更是補齊了現代化短板;為農民帶來的不僅僅是收入的增加,更是人的現代化。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7)

勞動力人口是地區發展的中堅力量,開展崗位導向的就業技能訓練,能夠推動普通勞動力到技術人員的轉化,也有利于實現勞動力與就業崗位的有效銜接。以新疆南疆地區為例,通過“國家通用語言+就業技能”的培訓模式,當地農民整體素質被提高,農牧民技術培訓以及企業實訓也提升了當地勞動力的的基本技能。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財務總監、研究員郭建軍提到,“人力資源不僅包括教育、上學,更多還由技能的培訓、觀念的轉變。如何讓他們走向市場化,需要能力培養,能力培養需要引進龍頭企業,以及技能提高培訓,這在未來要做很大的努力。”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8)

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中國扶貧研究院副院長萬君指出:“短期脫貧靠打工,中期脫貧靠產業,長期脫貧靠教育,通過教育培養本土化人才是可持續脫貧的保障,也是動力,建立起這樣的教育扶貧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會是鞏固脫貧成果和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不竭的源泉。”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鄉村振興階段,由控輟保學、技術學習,職業人才培養等帶來的人才紅利也將進一步凸顯。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大格局激發大跨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2016年~2020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45.5%用于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用于產業扶持、教育提升、生態保護等等,民族貧困地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小珉在點評中說:脫貧攻堅進程中,一大成果是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包括西藏、四省涉藏州縣等在內的欠發達民族地區實施定點扶貧、東西協作、對口支援等社會扶貧,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從一個側面呈現民族地區在祖國大家庭中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圖景。東西扶貧協作、對口支援是實現民族地區特別是新疆、西藏及四省涉藏州縣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客觀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戰略選擇。實踐證明,東西扶貧協作、對口支援等社會扶貧不僅給民族地區帶來扶持資金、項目和技術,加快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改善了民族地區的民生,而且促進了中央與民族地區的聯系,促進了民族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之間加深交流交往,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促進民族團結、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進一步起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作用,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雙推進。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20)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鄭風田談到,脫貧攻堅大大改變了藏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北京是對口幫扶西藏,我有一些機會給西藏干部講課、給西藏農牧民做培訓,親身感受到他們的精神面貌、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靠得住的“中國經驗”(圖21)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用“大扶貧、大格局、大跨越、大趨勢”總結了民族地區扶貧的實踐。中國的脫貧攻堅實踐波瀾壯闊,離不開黨的領導、制度優勢對社會力量的充分調動和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少數民族地區在人均收入、公共服務、人居環境、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未來要實現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仍需把握好脫貧過渡期,防止規模性返貧,科學應變,把脫貧攻堅的階段性政策、區域性政策和特殊性政策轉化為鄉村振興的長期性政策、全面性政策和普惠性政策。

今天,國人正站在“十四五“開局、現代化新征程開啟的歷史性時刻。6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賦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務,先行先試、作出示范,圍繞構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提出6方面、20條重大舉措。共同富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是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普遍達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副主任曾佑志指出:“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起步之年,展望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總結傳播全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將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譜寫更美的樂章,讓全體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半月談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精品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 亚洲|AV性色大片 | 亚洲成年片在线 |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