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篇是聽取幾位農禾之家會員關于一年來實踐情況的報告后的即興發言。強調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會有可能的實踐探索空間,也有加強學習的機會。鄉村振興探路者要提倡這種精神,追求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和深度學習。
【關鍵詞】鄉村振興探路者 政策學習 實踐探索 深度學習
基層工作實踐者需要了解某方面的政策信息,但從大家所在的層級和你們接觸的信息渠道,實際上也是有可能了解到這方面的信息的。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一點:各位一線探路者要有所準備,根據事業方向,來把握三農發展大趨勢和重大政策調整。比如說中央某項政策是不是有調整,我說一個是我們如果密切的關注我們地方政府的一些信息發布渠道的話,我們能夠了解到這方面。
比如說我昨天看到微信公號“山西鄉村振興”(山西省鄉村振興局的公號),上面公布了“2021年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省級對接會召開”,這其中,從中央考核評估綜合核查組組長和山西省長的講話中都能看出在有效銜接這一國家政策的重點和山西的重點工作及未來動向。通過這些公共信息資源,我們可以提前預判很多動向和資源。說到2021年12月25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大家更可以從會后發表的新聞稿中了解更多實質性政策方向。
農村政策有很多這方面的信息,假如說我們要主動的去了解,我們就能獲得最新的政策信息,也可以去把握這方面的政策變化,為自己的實踐和學習廓清方向。
第二,大家問這樣的問題,是想提前做出預判,在現實中,我們可以在領會政策精神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做出一些調整。如何來創新政策的評估和調整的機制,實際上我們基層也可以在其中起到作用。來自基層的主動的工作有很大的空間。
縣鄉兩級尤其是有這樣的主動空間。重慶市城口縣農業農村委的許衍主任他們就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出了因地制宜的探索,很多還是在重慶市和全國都是領先的,一個證明就是引起了重慶市長還有重慶市農業農村局的注意。
基層有大量的政策創新或調整空間,空間來自于:一方面,從中央到省以及甚至市下了很多文件,但對于具體怎么做只是提了方向,可以根據我們自身的情況和實踐,對怎么完善這個方向提出自己的意見,你就可以加入到政策調整的過程中去。城口的探索重慶市主管市長肯定了,這個試點就有可能擴大。
內蒙赤峰夏家店鄉趙書記,他從對習近平總書記“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的思想,又看到這一思想在浙江實踐,他們就主動去當地考察了,然后再根據中央有關擴大試點的精神,他們又主動做了。他們的實踐一定會影響到他們所在區、所在市的領導對這方面的看法。三農政策調整實際上通過我們自身的加入來謀求改變。
我們認為政策都是上面定的,政策貫徹的好不好,都是直接的領導,他們能不能做得好、領會的好,給不給出一些具體的空間,我們永遠沒有空間,這是認識層面存在的問題。但是,我們的探索要講究時機、具有充分的戰略性和精準的操作性。
基層進行鄉村振興的探路和探索,空間還來自于我們自身的實踐總結。鄉村振興處在全面推進、全面探路的階段。五級書記每一級的實踐都很重要,黨委政府對一方水土中的一方人民負責,合作社帶頭人對你的社員負責,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對村民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負責。各位在前面一些年做的到底有沒有踩坑?有沒有就是想法對的沒堅持住的?有沒有如果做了就能夠有推進的,或身邊有一些信息、外面有一些經驗、我們也了解了,但是沒有認真去看到,導致我們實踐沒有跟上的?有沒有這樣一些親身體驗?靜下心來仔細看看我們走過的路,思考我們將來還要做什么,能夠做什么。
第三,在深度學習方面,結合我們所在的位置和實踐,怎么組織一個深度的學習,這個是鄉村振興推進和探路階段特別需要做的工作。關于這些,我有很多的想法,這里沒有充分的機會展開。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怎么加入鄉村振興的探路和學習過程。各地農民組織尤其是農民合作社這一級的學習是非常生動的,很多組織善于學習。如何組織農民骨干的學習,農民社員的學習,用毛主席的話說,怎樣“改造我們的學習”,可以做很多的工作。農禾之家的年度論壇也有這方面的功能,如果通過這種學習,作為農禾之家的合作社會員,你的合作社社員的認知都變了,實踐的包括政策的調整一定就會開始。
實踐探索和深度學習,既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求得發展的希望所在。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禾之家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