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張孝德,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行政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鄉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宏觀經濟與區域經濟、生態文明與生態經濟研究。張孝德教授是國內最早研究生態文明的學者之一。著作有《文明的輪回——生態文明新時代與中國文明復興》、《生態文明立國論——喚醒中國走向生態文明主體意識》。
近代以來,中國凡是遇到重大轉型時期,鄉村問題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研究的焦點。如今的鄉村也是如此。
當今時代,我們面臨著兩個邏輯:一個是正在轟轟烈烈進行的工業文明的邏輯,一個是黨的十八大提出來的生態文明的邏輯。兩個邏輯代表著兩個時代,也代表著兩條發展道路。在中國,對生態文明的解讀離不開中國的鄉村,生態文明不是單純的環境文明。
中國的生態文明將從鄉村起航。
尋找鄉村的真正價值
工業化和工業文明是一個體系,是今天支配我們的主流思維模式,我稱之為“碎片化思維”。以工業文明的思維來認識中國鄉村,還是以中國5000年的系統整合思維來認識中國鄉村,鄉村會有兩種不同命運。
如果從碎片化思維來看,鄉村是一個問題成堆的地方。但是如果從系統整合思維來看,把鄉村看成一只麻雀、一個生命體,那么一個小小的鄉村可能和北京市龐大的體制所包含的元素是一樣的,甚至更為豐富。許多千年古村的歷史比北京的歷史還要長。鄉村是集歷史與文化、經濟與政治、社會與家庭于一體的,具有整體生命力的文明體。
我們今天對于鄉村價值的解讀,是應該基于純經濟的視角還是基于歷史的視角?現在工業文明是主流,工業經濟的最好載體是城市,鄉村既不能承載市場經濟,也不能承載高度分工的工業經濟。在這樣的視角下,鄉村只有兩個價值:生產糧食和農民土地的價值,因為城市市民要吃飯,城市化需要土地。
如果從歷史的視角來看,中國鄉村攜帶著中華文明的基因,離開鄉村無法解讀中華文明。中國5000年的文明是鄉村主導的文明,而西方文明是從古代工商業經濟基礎上形成的城邦文明開始的。所以,起始于西方的工業化、城市化,從根源上看,是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復興。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文明觀,需要認識到東西方文明是兩種不同的物種,攜帶著不同的基因。西方文明的規律是城市興則西方興,中華文明的規律則是鄉村興則中國興。
經濟學雖然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很大貢獻,但經濟學過于強勢的話語權也帶來一系列問題。近年來,我們提出中國美鄉村必須美、中國富農民必須富,這意味著,中國是鄉村本位的社會,必須以鄉村為本、為根來思考前途和未來。實際上,中國鄉村的價值不僅屬于中國,而且屬于整個人類。大家都說歐洲的鄉村很美,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歐美國家的鄉村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鄉村,只剩了一個鄉村的殼兒。那里的鄉村其實就是一個農場主居住的地方。中國的鄉村有文明形態,有文化、有歷史、有家族、有獨特的生活方式。
世界上最美、最具有歷史與文化內涵的城市在歐洲,而最美的且發展成熟度最高的鄉村在中國。中國鄉村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巨大遺產。在中國古代,鄉村和城市沒有很大差距,城市的資源通過告老還鄉的退休制度,教在鄉野、用在官府的教育制度,鞏固鄉村為本的國家抑商政策等,源源不斷地返還到鄉村,鄉村為城市提供人才、城市為鄉村人才提供舞臺,鄉村為城市提供物質、城市為鄉村提供政治安全保障。總之,中國古代社會的城鄉關系,是一種共生的良性互動關系。
浙江省松陽縣有一個小村叫楊家堂,遠離縣城和鬧市,坐落在一個非常偏僻的深山中。從工業文明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地方不要說發展,甚至不太適合人類居住,但是中國先民卻認為這里的風水最好,于是在這里建起的古宅甚至堪與故宮媲美。自民國以來,這個僅有300余人的小村走出了46名教授級的專家學者。類似這樣藏在中國深山的傳統村落還有很多,這些鄉村并沒有成為一個遠離文明的孤島,而是成為藏在山中的古代文明的明珠。
耕讀生活的現代意義
農業不可能像城市那樣快速積累財富,這是由農村的特性決定的。世界各國對農業都是補貼的,沒有一個國家把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放在同一競爭平臺上。中國古代農村是耕讀鄉村、耕讀傳家,體力勞動滋養身體,讀書修身養性,由此形成古代鄉村特有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良性循環的模式。這些獨特的價值,在今天的經濟視野中是找不到的。
貴州黔東南州有兩大少數民族,一個是侗族,一個是苗族。苗族是4000年至5000年前,黃帝大戰蚩尤之后,蚩尤部落移民到貴州的后裔。研究發現,今天貴州少數民族的生活,大量保留了4000年前先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4000年前,計時用的是太陽歷,不是我們今天的陰歷,目前貴州的苗族依然使用太陽歷。從這個角度看,黔東南的苗族生活就是中華民族兒童時期的活標本。許多少數民族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樣一種無憂無慮、淳樸快樂的生活方式,是兒童時代才有的。中華民族的童年仍然活生生地存在,這是一筆多么大的遺產和財富,世界上獨一無二。
但是從工業文明角度看,這可能是一種愚昧的生活方式。工業文明追求生產最優,即以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的產出;但是生態文明追求生活最優,即以最低的能耗實現最幸福的生活,因此這種生活方式幸福度最大、最健康、最文明。
鄉村不光是一個生產糧食的地方,還是一個離天地最近,可以很好地醫治現代工業文明病的地方。所謂的工業文明病,不僅是大家能夠感覺到的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還包括精神方面的疾病。物質豐富了,精神卻短缺了。如果農業勞動不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出于生存的壓力而從事的活動,那么農業勞動恰恰是一種能夠滿足身心健康的勞作,鄉村的耕讀生活可以療傷,許多難以治愈的城市病都在鄉村生活中得到解決。這方面有大量案例。這正是現在的許多農業——尤其是城市周邊的農業——變成了休閑農業的原因。生態文明的最大特點是多元化,不僅生產方式要多元化,生活方式也要多元化,為城市人提供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地方是鄉村。
充滿智慧的魅力鄉村
目前我們正在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但不應該是簡單模仿歐美國家走過的大資本、大規模工業化的農業現代化。進入21世紀以來,為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西方國家開始反思現代化農業的弊端,探索走向另一種后現代化農業,這就是回歸自足家庭農業、小規模的自然生態農業、社區農業。
這種新型農業在發達國家非常時髦,在北京等大城市也出現了。都市消費新潮流是穿土布衣服,用手工物品,吃自己種的有機糧食和蔬菜。其實,這些成為世界潮流、需要花費很大代價才能過得上的時髦奢侈生活,就是中國農民的生活。
從時代發展高度看,反思中國的農業問題,我認為中國5000年農業是一種智慧農業,是一種低成本高收益農業。中國農民可能不太會講話、不太會花言巧語,但把一個中國農民放在孤島上,給他一把鋤頭和一把種子,他可以生活下去。但如果是一個歐美國家的農民,以同樣條件讓他在一個孤島上生活,可能就不那么樂觀了。因為歐美國家任何一個單獨的農民沒辦法種糧食。在高度分工的現代化農業中,育種就是育種、除草就是除草、收割就是收割,一個人無法完成全流程。
當然,我不是排斥現代機械化,其實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小農經濟并沒有落后過,即使是在很偏遠的地區,能夠采用機械化的地方都采用了,但是農民比我們這些為農村進行高端設計的人更清楚,哪些生產方式應該保留、哪些應該丟掉。在世界農村向自給自足、社區、家庭、生態回歸的時代,中國傳統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因為農業生產是一個非常復雜、必須按照天時進行的勞動,農民不能像工人那樣每天工作8小時。農閑時農民可以整天睡大覺,農忙的時候則要披星戴月。
鄉村不適合發展城市那種大規模的產業,但并不等于農村不能夠發展產業。從生態文明的角度看,鄉村可發展的產業有很多:一是生態有機農業。二是鄉村旅游業,這將是未來最具有成長性的產業。生態文明時代,人們需要消費文化產品,需要回歸手工的藝術生活、回歸自然的田園生活、回歸個性的文化生活、回歸低碳的健康生活,滿足這“4個回歸”的就是鄉村。三是鄉村手工業。在鄉村旅游的帶動下,互聯網可以將鄉村古老手工產品和城市高端消費對接,鄉村手工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等,發展潛力巨大。四是鄉村新能源,未來鄉村在能源上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向城市輸出。五是鄉村養老產業,這將是未來鄉村最具有潛力的產業。我認為,未來5年中國將出現“逆城市化”,將會出現一個新回鄉運動。
能夠給鄉村帶來財富的不僅僅是鄉村的農業生產,還有鄉村獨特的生活方式。具有多元化、生態化、古老歷史與風俗文化的詩意鄉村、田園鄉村、漁歌鄉村、桃園鄉村、天堂鄉村等,將具有無窮的吸引力,成為中國未來最稀缺的旅游資源。
鄉村文明迎來復興
中國的鄉村不應該搞簡單的城市化,而是要就地文明化。中國需要城鎮化,但不能走西方城市替代鄉村的城鎮化老路。所謂鄉村就地文明化,是生態文明化,當然也不是簡單地回到古代的鄉村社會,而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實現人類與自然、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東方與西方、物質與精神、創新與傳統、生活與生產等一系列的整合,整合的平臺是城市與鄉村的共生。我們不要把中國所有的問題都拿到城市里來解決,廣闊的鄉村其實蘊含著許多城市解決不了的問題的答案。
針對中國鄉村的未來發展方向問題,也有兩種思維,是長周期看,還是短期看。短期看,蕭條的鄉村不可能馬上復興。但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長遠,我希望能給鄉村5年時間。我個人認為,中國鄉村文明的復興處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季節,未來5年之內,中國將會出現一個新回鄉運動。鄉村有沒有希望,不取決于資本是否到鄉村去,而是取決于什么人到鄉村去。我個人認為未來有6類人會回歸鄉村:第一類是“新告老還鄉者”,20世紀80年代考上大學的知識分子很多將到退休年齡,他們中的一批人將帶著智慧、資金回歸農村,建設家鄉;第二類是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第三類是新知識青年下鄉,來自鄉村的大學畢業生有一些會返回鄉村,做有知識的“新農夫”;第四類是“逆城市化”趨勢出現后,一批城市人將會到鄉村養老和創業;第五類是尋根問祖的歸國華僑;第六類是下鄉的文化人和藝術家,他們到鄉村尋找創作靈感、體驗鄉村生活的同時也可以復興鄉村文化。這6類人,已經走在回鄉的路上,未來5年將會出現高潮。
如果這些人回歸鄉村,鄉村文明的復興將指日可待。從這個角度講,中國鄉村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我們的心,是我們對鄉村文明價值的認識。中國鄉村不是處在垂垂老矣的暮年,而是一塊被塵封的玉石,非常珍貴。
中國鄉村從來沒有停止追趕時代的腳步。中國鄉村是世界上最具有自主性、主題性最強的鄉村,是世界上最具有自我調適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鄉村,在重大歷史時期還會肩負起時代的使命。不能夠認識鄉村就不能夠認識中國。鄉村有未來,復興中國夢。(文字整理:本報記者馮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旅游報2015年11月1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