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一萌:探索綠色生態農業新模式

[ 作者:劉一萌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09 錄入:12 ]

【核心提示】在生態文明上升為我國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生態農業作為資源、環境、效率、效益兼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體系,成為協調我國農村人口、資源和環境關系,解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提出要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2015年3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要求農業發展要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切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發展布局,穩定提升農業產能,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新時期我國農村的生態環境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我國有5000萬畝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全國因草原退化、耕地開墾、建設占用等因素導致草地減少1.6億畝,具有生態涵養功能的灘涂、沼澤減少10.7%,冰川與積雪減少7.5%;局部地區鹽堿地、沙地增加較多,生態承載問題日益突出。我國每年大概要用相當于1億噸的化肥,等于每五斤糧食要用一斤化肥,超出了國際公認安全線的一倍左右,我們的化肥使用效率比國際低了大概50%,每年用130萬噸農藥,是國際平均水平的2.5倍,使用效率也非常低。

同時,隨著城鎮化推進和農村生活方式轉變,農村生活廢棄物由原來主要是可分解生物質垃圾,變成大量的難降解垃圾。農村傳統的家禽家畜散養方式逐漸被小型畜禽養殖場取代,未進行科學處置的畜禽糞便也成為農村的重要污染源。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為降低人工、場地成本或逃避環境監管,也開始向農村腹地擴散,加重了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污染農田和環境的程度。

發展生態農業需要系統性思維

生態農業既是一種環境生態保護戰略,也是一種農村發展戰略。發展生態農業作為一個農業生態經濟的復合系統而運行,能夠通過農業經濟系統、農村社會系統、自然生態系統的綜合統一和同步優化,基于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的多個要素,綜合運用生態系統方法來解決農業與農村良性循環發展的三大支柱性問題——環境生態保護、農業生產優化,以及最終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與質量的提升。將生態農業作為一種發展模式進行打造,更要用外在的系統性思維來考量并設計這一模式能夠有效運行的環境、條件、要素、機制等。

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已經具備初步基礎。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就開始了生態農業建設。在“八五”和“九五”期間,100多個生態農業試點示范縣總結實踐了不少有效的生態農業模式,并初步形成了生態農業技術體系,取得了相應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但總體而言,我國的生態農業還徘徊在小規模、低轉換、微效益的傳統生態農業階段。探索適合新時期農村經濟社會環境狀況特點的生態農業高效發展新模式勢在必行。

多級系統聯動打造生態農業高效發展模式

生態農業作為一個復合系統性發展解決方案,只有從農場/農戶、農業產業鏈、綜合區域農業經濟生態等不同層次進行系統推進,才能充分挖掘優勢并實現其功能價值。

農場/農戶既是高一級生態農業系統的微觀實施層面,也是小型獨立生態農業系統的載體,最能體現生態環保的生產、生活和資源利用方式的和諧統一,適宜運用如精耕細作、施用有機肥、間作套種等傳統農業精華理念,同時適當結合農畜高效復合經營等現代生態理念與技術,建立綠色生態種養殖園,打造有機農業和生態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

產業鏈層面的生態農業,是將糧食生產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相結合,發展種植業與林業、牧業、副業、漁業結合起來的大農業,將發展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形成復合生態系統模式,通過生物能轉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和再利用化,發揮物種多樣性優勢,建立良性物質循環體系,達成增產增收、資源再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相統一的綜合性效果,使農業生產處于良性循環中。

在綜合區域農業經濟生態層面,則可以根據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主要根據土地形態和水資源分布狀況等來進行相應的生態農業規劃和發展,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和社會資源優勢,合理避開資源弱勢,以發展大農業為出發點,因地制宜地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綜合生態農業生產體系,形成對區域農業和農村發展進行統籌規劃和協調發展的一項系統工程,帶動并改善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建設,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生態農業發展新模式的不斷探索,也需要聯動各個層面,包括研究者和科技工作者對理論支撐和相關技術支持的研究探討、農業生產者的自發創新與實踐,以及政府部門有計劃地、系統地探索與組織實施。生態農業的發展與具體實施,無論在哪個層面,都需要充分調動利益相關方的積極性。

借助科技與制度創新探索新思路

形成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促進生態農業發展。建立以國家投入為基礎、地方投入為支撐、積極調動農業生產經營者自發投入、鼓勵社會資本力量參與投入的生態農業多元化投入機制。財政應通過生態補償等方式,設立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支持生態農業示范工程建設等,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運用貼息、補助、以獎代補、投資參股的方式,引導、吸引民間資金、社會資金加大對開發生態農業的投入。地方通過整合各類農業專項資金和獎扶機制,集中投入生態農業,最大限度地提升項目資金的規模效益。對從事生態農業開發、生產和營銷的企業和個人給予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生態農業建設的財政、稅收、信貸、貿易、土地、風險投資等方面政策,以便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引入新的經濟運行與生態治理理念,打造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如可實行農業資源有償使用和農業生態補償制度。發展生態農業,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根據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等,建立使用資源付費和誰污染、誰付費制度,通過這一調節手段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生息。堅持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完善對重點農業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地區間建立橫向農業生態補償制度,完善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農業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

充分發揮科技引導作用,提升生態農業發展效率。生態農業是由一套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良性循環的適用技術體系構成的。建立完善生態農業管理、技術支持和推廣示范體系,推動生態農業的優化設計與農業生態工程的規范化實施和運行。將現代高新技術更加廣泛地滲透、應用于生態農業中,如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微觀工程技術可與大規模生產的農業宏觀生態工程技術相結合,成為特色的生態農業技術。一些環保生態工程技術如污水處理、生物活性肥料等也可廣泛應用于生態農業,將成為促使生態農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綜上而言,在生態文明上升為我國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生態農業作為資源、環境、效率、效益兼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體系,成為協調我國農村人口、資源和環境關系,解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當前全球進入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與實施的關鍵時期,生態農業作為可持續農業發展的一種重要實踐模式,必將迎來更加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2月26日第91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无线码 | 亚洲一级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乱码 | 另类专区亚洲色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