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生態社會主義:鄉村視野的歷史文化和生態意義
2013年12月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記得住鄉愁”這句話很動聽,它訴諸我們對鄉土的眷念情感,但好像是城里人的事。我希望從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相結合的高度,并站在生態社會主義愿景的立場,理解鄉村視野和城鄉協調發展的世界歷史文化和生態意義。
我的專業研究一直有很強的政治經濟學取向,但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從來都是一體兩面的,其終極關懷是價值和意義問題。比如,亞當?斯密在寫《國富論》之前關注倫理哲學,而馬克思對以斯密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評旨在人類解放。
這里所指的文化,是人類學意義上的,而非文憑意義上文化。此處的文化也不能被簡約到那種被商品化了的文化產品,而是涉及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的內在傳播,即“我是誰”、“生命的意義是什么”這樣的主體性問題。生態涉及人和自然的關系,是任何政治經濟形式得以存在的前提物質條件。
不久前,我在《中國的挑戰: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芻議》中,闡述了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框架的基本內涵。〔1〕在此基礎上,我希望通過強調文化和生態的視角,進一步打通從全球到村莊、從國際到國內兩個層面的分析,發展生態社會主義“新地球村”思維。除了批判政治經濟學所關注的階級問題外,這一思維還涉及國家內部鄉村和城市、邊疆和沿海,以及世界體系中的邊緣和中心國家的關系等問題。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后,我深切認識到,非但中國救不了深處危機中的世界,唯有“生態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與世界”。林春在《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一書中,從理論與歷史邏輯相統一的高度指出,“中國特色”不是別的,就是社會主義。林春描述了社會主義中國模式的四個基本方面:強大的國家;強大和賦有資源的“公有”經濟部門;民生優先的發展;社會組織、參與和權力。一個強大的國家,首先是一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不是國家資本主義的國家。“公有”經濟部門,比當下說的“國有”更廣泛——“國有”并不是“公有”的唯一形式,在中國社會主義歷史上,就有過強大的集體經濟。〔2〕該書所勾勒的社會主義模式不僅非常清晰,而且具有歷史基礎和強大吸引力。在這里,我只希望從城鄉關系的視野,在文化和生態兩個層面做些闡述與補充。
鄉村視野的世界歷史文化意義
“村莊”這一理念,內含著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城市與鄉村、中心與邊緣之間的悖論邏輯。一方面,資本主義擴張的過程就是城市剝削,進而消滅鄉村的過程,鄉村的生產要素被掠奪,隨后被空心化。在資本主義現代化敘事框架里,鄉村在精神和文化層面是城市的對立面,意味著落后、狹隘,是要被拋棄的。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又把鄉村作為轉嫁和化解經濟危機的安全閥,并且在精神和文化層面挪用和占有它,對它進行理想化和景觀化處理。
資本主義的發展與英國的圈地運動密切相關,這一過程使英國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這是我們熟知的敘事。正是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把工人階級看成是最先進的革命主體。然而,從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角度考察,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同樣是資本主義不可或缺的部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直接得益于歐洲的海外擴張。〔3〕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的崛起,是個全球性的過程。在全球視野而非英國視野下,資本主義的生產“要素”和社會勞動主體,除了英國圈地運動產生的英國工人,還包括北美原住民的土地、拉美的白銀、非洲的黑奴、印度和中國的農民等。
2015年2月的美國《每月評論》(Monthly Review)中,一篇題為《原住民的土地和非洲人的身體:美國資本主義的源泉》的書評,說的也是這一觀點。〔4〕一旦跳出歐洲中心主義和東西方二元論的認識論誤區,我們就會發現,奴隸,連同被驅趕、幾乎被滅絕的以土地為生存資源的原住民,是與英國工人階級同時存在的。這就啟發我們,要重新思考機械的線性發展觀:這一立場僅僅看到了從奴隸到農民到工人這一后者替代前者的過程,而忽略了所有這些范疇在歷史時空中的同時性。雖然這些構建歐洲資本主義的非歐洲因素是“非資本主義的”,但不一定是“前資本主義的”。〔5〕
這又涉及到如何在認識論和方法論層面更好地把握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中心和邊緣關系,把馬克思主義以階級為中心的立場與反帝立場更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問題。站在工人立場上的反資本主義視野和站在農民/原住民立場上的反殖民主義視野,是交互的、缺一不可的。這是連接西方馬克思主義和“南方”馬克思主義的關鍵。這不僅僅是理論問題,更是指導思想和實踐問題。在實踐中,忽視農民問題的代價是非常大的。在現代中國,農民問題一直是革命的根本問題。在歐洲語境中,崔之元教授就認為,馬克思對農民問題的忽視,直接影響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在指導戰略上的失敗和希特勒的上臺。②
印度棉農的破產,中國的鴉片貿易,把非洲黑奴販賣到南美銀礦和北美種植園,大規模向外移民以減輕英國本土的人口壓力,所有這些,構成了以英國工業資本主義為核心的“西方崛起”。從1840年到1860年間——也就是中英第一次到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段時間,從非洲運往美國的黑奴從25萬增加到75萬。〔6〕更重要的是,和當下有關美國國家角色的新自由主義迷思不一樣,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國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從一開始,美國國家就是暴力原始積累的引擎,干著驅趕原住民和鎮壓奴隸反抗的勾當。今天,這些問題依然以各種官方的和民間的、暴力的與非暴力的形式存在。在溫哥華,我所供職的學校位于市區的校區就在原住民一直沒有割讓的土地上;我的辦公室不遠處,就有原住民的聚集區,這是溫哥華最窮的街區。在這里,淪為妓女、流落街頭的100多名原住民婦女失蹤了。她們中許多人受到一位白人豬場老板的暴虐后被肢解。這是一個令人發指的故事。在原住民眼里,這也是種族滅絕歷史在今天的遺產。總之,北美農業資本主義的歷史遺產包括原住民痛苦的掙扎和黑人社區的貧困等。今天,美國黑人社區時有發生的暴亂,也是美國黑奴問題的歷史遺產。
有關中國農業為什么不能走美國道路這一政治經濟問題,呂新雨教授已經有深刻的討論。〔7〕但回到文化層面,我要強調的是,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與種族主義密切相關。上述書評中說,通過軍事力量,原住民的家園被轉化為了“種植白色”的巨大保留地。〔8〕這里的白色是棉花,但同時也是種族意義上的白色——“優越的白人”。實際上,我們至今還深受內在化了的白人種族主義的影響。作為海外華人,我對這方面更有體會。比如,中國人移民或把孩子送到國外教育,往往希望到一個白人多、華人少的地方,對其他有色族裔,則避而遠之。更令人擔心的是,今天在討論“中國崛起”時,一些民族主義者對殖民主義及其文化表達——種族主義——沒有足夠的反思和批判,一廂情愿地表達出希望中國步英美后塵的“帝國”心態。由于西方的某些輿論也樂于和急于制造“中國威脅論”,而中國在亞非拉的投資,尤其是中國對這些地方的能源和其他資源的興趣,往往成為了西方制造“中國威脅論”的話柄。
如果中國模仿美國道路,“我們真的也會闊了”嗎?美國人真會把你當回事,與他們平起平坐嗎?實際上,美國——或更具體地說,美國的主導階級——更可能會像《阿Q正傳》里的趙老太爺那樣,只許他自己革命,不許你革命。你可以成為美國主導的資本主義的附庸,但美國的“趙老太爺”不會讓中國在資本主義體系內取代它自身。正如林春所指出的那樣,資本主義積累邏輯“包含著剝削、宰制、顛覆,這些都阻礙邊緣國家的發展”。同時,由于韓國、臺灣等地的成功發展得益于美國的援助和市場以及冷戰的特殊背景,它們不能證明依附理論的基本立場是錯的。〔9〕更何況,今天的中國也絕不可能像當年的歐洲白人墾殖主義者和種族主義者那樣,有地緣政治和道德空間去剝奪亞非拉民眾。
相對于上述資本主義發展中的城市與鄉村關系悖論,中國當下的情形與其他國家不完全一致——這部分得益于中國農民不屈的抗爭。但是,中國農村也面臨同樣的矛盾:一方面,農村正在被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所邊緣化;另一方面,農村又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根脈之所在。就在幾年前中國開始大規模并村的時候,連《紐約時報》也刊登頭版文章指出,村莊才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村莊死了,中國文化也就死了。〔10〕以成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我的家鄉浙江縉云河陽古民居為例,一方面,它早就面臨空心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它也面臨被挪用和被景觀化的問題。這個村莊,與其他一些類似的少數村莊一樣,成了城里人,甚至整個中華民族寄托鄉愁的標本性地方。2015年春晚《鄉愁》那首歌的背景影像,就有河陽的鏡頭。然而,好幾戶村民在被拆了房子或遷出如今成了文物的祠堂后,由于宅基地分配問題多年沒有解決等原因,成了住房困難戶或感覺利益受損。③在這些人眼里,民生問題與古民居保護和旅游開發之間出現了矛盾。宅基地是按市場購買力還是按需分配?拆遷或征地過程中的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如何保證?村民作為村莊的主體參與村莊建設的積極性有沒有得到發揮?城里來的專家在設計規劃河陽未來發展的過程中,有沒有尊重本地知識,更遑論走“群眾路線”和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見?最起碼,這些規劃村民是否知情?這些問題,加上村莊內外復雜的政治經濟權力關系和社會分化、村莊選舉政治對一個以血緣和宗族為紐帶的熟人社會產生的社區撕裂影響、村民們對公權力機構的信任度、對村莊未來不同的想象、信息的公開性等政治、經濟和文化因素,相互糾結,使一個小小的河陽,跟整個鄉土中國一樣,處在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
歷史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那場中國革命是以土地革命為核心的。這場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不僅挑戰了全球資本主義秩序,而且為中國農民贏得尊嚴和主體性開創了可能性道路,也為世界下層民眾贏得尊嚴樹立了標桿。在今天的中國,隨著資本下鄉和農村變成城市人后花園的進程不斷加快,隨著消費主義文化意識形態不斷侵蝕農村和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如何重構農村社區,維護農民、農村、農業的尊嚴和主體性,如何定義什么是好的生活,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是一個世界歷史文化意義上的問題,絕對不是簡單的靠經濟發展就可以解決的。為了避免中國重復農業資本主義的道路,我們有必要對自由主義市場原教旨主義和內在化了的白人種族主義進行意識形態和文化層面上的雙重批判。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崛起的聲音不絕于耳。有些美國精英正在擔心中國會取代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在中國國內,也有不少飄飄然的聲音。但是,如果可以說土著人的土地和非洲人的身體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源泉,那么,在今天,中國農民的土地和農民工的身體,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秘密。
今天,在“小崗村”早已完成了它為改革鳴鑼開道的意識形態符號作用之后,在廣東烏坎、浙江畫水成為農村圍繞土地和環境而爆發的新沖突的符號之后,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中國何去何從、中國農村何去何從的問題。就像農民問題曾是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一樣,今天,鄉土文化的復興是中國“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而追求這種軟實力,正如黃平在一篇訪談中所指出的那樣,最關鍵的不是如何走出去影響別人,而是我們應該有一個自己視為天經地義的、理所當然的文化倫理格局,廣大人民身在其中,自得其樂。〔11〕這是一個經濟發展的過程,更是一個尋找精神家園、重建社區共同體的過程。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關注鄉土中國,并不是要簡單地回到過去——我們既沒有理由把過去浪漫化,實際上也回不到過去了。拿我個人來說,首先,由于我出生的巖山下自然村已被并成河陽村的一部分,我不知回到巖山下還是河陽——從行政意義上,巖山下這個村已不存在;其次,我出生的那間“十八間”廂房,現在房門緊鎖,從窗戶往里可以瞧見里面堆滿了我父母用過的農具。房子的主人——男權社會里我的弟弟,已離開村莊謀生多年,早已找不到開啟房門的那把鑰匙了。眾所周知,到了改革開放后期,年輕人繼續留在農村,已經很難看到未來了。實際上,在中國語境下,“回到過去”是一種特定修辭方式,以此打壓有關中國未來走向的討論。我們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要走向未來——不是所有人都不得不到城市,而是要讓鄉村留得住年輕人,在那里過上一種怡然自得的生活。
要回答什么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好生活,需要整個社會價值體系的變革,需要挑戰劫持了什么是好生活想象的西方消費資本主義文化霸權,還需要中國社會科學進行本體論和認識論層面的創新和范式革命,徹底拋棄西方中心主義、城市中心主義,揚棄資本主義發展本體論和資本積累的邏輯。〔12〕如果跳出發展主義,并從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這一角度看,我們也許對“中等收入陷阱”這樣的問題會有新的認識。也就是說,“中等收入陷阱”本身會不會就是一個資本邏輯和發展主義邏輯內的問題?首先,在一個貧富非常不均、極少數人占有大量財富的社會里,基于“人均收入”的“中等收入”,是個非常有欺騙性的指標;其次,分配不平等,生產過剩,底層消費能力不足,是經濟危機和發展“陷阱”的根源。更何況,西方早有研究表明,GDP增長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會給國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今天,用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更激進的市場化和私有化,只能帶來更大的不平等。我們更需要推動的是新時代的“潘曉討論”,對那場為利己主義思想和叢林法則正名的討論進行否定之否定,重新討論什么是人生目標這個問題,進而確立生活的意義。
要開啟新生活,超越歐洲中心主義和19世紀的發展觀,思想資源在中國,在全球的南方,在歐美反帝、反資和同時反種族主義的學者以及原住民那里,在我們展開對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雙重批判這里。在河陽,傳統文化強調“耕讀家風”。我就是在“耕讀家風”的潛移默化下成長起來的,我祖輩所建“十八間”的院門上,則赫然寫著“淳樸家風”四個字。從“耕讀”、“淳樸”這四個字里,我深感這是一種追求物質和精神、體力和腦力平衡的、非消費主義的生活。在溫哥華,在讀過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伊尼斯等人的著作后,我發現了加拿大原住民思想家們。2013年夏天,在我主辦的學院40周年院慶國際學術會上,我們請來了三位原住民理論家做會議的主題發言人。他們是北美原住民文化500多年來幾近被毀滅后的新生思想家,他們來自哥倫比亞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維多利亞大學這些殖民歷史刻在其名字上的北美大學,他們具有北美最前沿的批判學術思想。他們關于人和自然之間關系的思想,與我的中國農民先輩有共通之處。而他們徹底的反殖民主義和反種族主義思想,又是我所熟悉的西方批判思想難以望其項背的。其中的格林?科塔德(Glen S.Coulthard),剛出了一部名為《紅皮膚,白面具》的書。〔13〕這一書名與20世紀非洲著名反殖思想家范農的名著有明顯的對話關系,而作者自稱是他所屬的德尼部落的共產主義者。
鄉村視野與生態社會主義理想
資本主義發展過程是馬克思所說的“代謝斷裂”的過程,即人與自然物質交換關系的斷裂過程。為了彌合這一斷裂,中國的人文和社會科學工作者有許多工作可做——一方面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一方面深化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思想研究,從而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思想和文化基礎。在文化方面,我認為,把“天人合一”當作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應該毫無爭議。如果要說“中國特色”,這就是中國特色,而不應該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如果說中國特色就是社會主義,那么,這樣的社會主義,必定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基礎的生態社會主義,這才是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定義。而社會主義制度也是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
同時,我們需要強調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近20來年在“重新發現”馬克思的生態思想方面已有許多突破。根據美國《每月評論》雜志主編、激進生態社會主義者福斯特的分析,西方生態主義思想已經歷了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發展。〔14〕
在“第一階段”,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西方的生態主義者——有的也自稱是“生態社會主義者”——多少受“綠黨”的影響。當時,他們希望與斯大林主義以及作為共產黨國家官方意識形態的“科學社會主義”劃清界限,也希望與因蘇東劇變而處于危機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保持距離,有些人甚至把馬克思主義當作生態主義思想的障礙。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只“綠”而不“紅”。他們并沒有在汲取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激進批判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生態主義理論體系。在政治上,西方第一階段的生態主義者更接近西方社會民主黨的立場,即資本主義改良主義的立場或“綠色資本主義”。
此后,尤其是19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馬克思與自然》(Marx and Nature,1998)、《馬克思的生態學》(Marx’s Ecology 1999)等著作的出版,以及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深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生態視野得到了進一步的闡釋和發展。這些研究表明,馬克思早已深刻認識到資本主義條件下自然被破壞的程度和資本主義發展所造成的生態危機。而《每月評論》2014年第10期上發表的一篇對馬克思有關現代農業問題的筆記研究,則更清楚地表明,雖然馬克思在早期曾對現代科技對農業的影響表示樂觀,但基于他所掌握的當時最前沿的農業化學知識,馬克思已經逐漸認識到資本主義農業科技應用對人與自然交換關系具有不可逆轉的破壞作用。〔15〕正是在這些最新研究的基礎上,西方一些生態主義者的思想進入了更激進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徹底反對資本主義和重新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然科學基礎和“科學性”的階段。對這第二階段的分析者來說,“綠色資本主義”這個詞本身就自相矛盾——資本主義所產生的生態危機不可能靠資本主義體制本身來克服,不管具體的手段是綠色技術還是碳排放的市場交易機制。總之,正如福斯特指出,馬克思不僅認為資本主義損害了勞工和土地這兩個財富的源泉,而且認為社會主義的定義包含生產者聯合體對人和自然關系的“合理規制”。〔16〕我以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科學社會主義”中的“科學”一詞才回歸了其本義。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的關鍵,在于重新定義生產目的、超越消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活邏輯:在資本主義體系中,被剝削的勞動者往往從事異化的、浪費的、破壞生態的生產,為資本積累而消耗自然資源和自己的生命。然而,異化勞動不僅局限于富士康般的血汗工廠,“世界工廠”早已把觸角伸到了麥克盧漢意義上的“地球村”每一角落,剝削著農村里任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群。比如,在我生長的村莊里,不少老年人和婦女從事非常簡單和機械的“來料加工”工作,主要是裝配微小的塑料小玩意兒,如筆頭的小飾品等。他們是全球資本主義這架生產機器最末端、最不需要技能、最低廉的勞動力。用我一位鄰家姑姑的話說,她知道她做的東西是“垃圾”,也知道賣到國外也是“垃圾”,但她沒有別的出路。
當然,說到垃圾,就不能不提到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對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生態破壞,包括中國的農村已是電子垃圾和城市垃圾的傾銷地這樣的事實。比如,廣東貴嶼已經成為西方電子垃圾的最大堆放地,不僅造成當地環境污染,更讓本地人的健康受到極大威脅。
與此同時,中國農村的土地正被逐步商品化,而更激進的中國新自由主義者不僅力推土地私有化,還認為這是效仿美國的“先進”制度。實際上,在北美,原住民的反殖民主義、反資本主義斗爭一直圍繞著土地問題而展開。在原住民的思想里,人和土地的關系不是一種占有的概念,而是一種饋贈的概念;土地不止被看成是人的一種物質資源,更被看成與人形成一種互惠關系。換言之,除了從政治經濟的角度,我們還有必要從文化和生態的角度豐富對土地的認識。在這點上,北美原住民的認識和中國農民的認識也是相通的。也正因如此,我反對文化本質主義和簡單的東西方二元對立〔17〕——我本人生于“東方”,現在又來自地理意義上的“西方”,而原住民一直在“西方”的土地上。
上面所指的對人和自然關系的“合理規制”,必然涉及農業知識。前面講到,馬克思十分關注現代農業科技的應用對土地造成的損害。這使我想起《四千年農夫》以及這本書所昭示的誰“先進”、誰“落后”、誰有知識、誰在學術思想前沿的問題,與我們今天重新發掘被拋棄、被壓制和邊緣化的知識體系和思想的迫切性問題。《四千年農夫》是美國農學家富蘭克林?H?金的遺著。他在20世紀初,就意識到美國現代農業的不可持續性,因而來到東亞研究“永續農業”和東亞農民是怎么種地的,并把這些農民描述成是在生物、化學、土壤、氣候方面擁有豐富知識的專家。這本在辛亥年間在美國出版的著作,記錄了許多東方農民的傳統農業知識,如今成了美國有機農業實踐者的指南。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本書在2011年,正值它在美國出版后的一百年之際,在中國農業濫用化肥和農藥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今天,被翻譯成了中文在中國出版。〔18〕
當然,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電子垃圾問題,當我們談環境和生態時,就不能離開國內、國際層面的正義問題。不久前,柴靜拍攝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發了極大的爭論。批評者把矛頭指向柴靜倡導能源產業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政治傾向,以及全片的城市中產階級立場:因工廠被關閉而失業的工人和受更嚴重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之害的農民是不被當作主體的,他們最多是被同情的對象。需要指出的是,比城市霧霾問題更嚴重的土壤、水源等污染最終也會通過食品影響城里人,而這也恰恰證明了城鄉關系視野的重要性,以及在今天的語境下如何重構作為主體的“工農聯盟”的迫切性。國際層面上,在此前哥本哈根國際氣候會議問題上,柴靜對中國科學院的丁仲禮院士做過一次訪談。訪談中,柴靜儼然內化了主要西方國家在碳排放分配中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公正立場,以致于引起丁院士反問:中國人是不是人?如果一個國家頗有影響的媒體人,一邊忽視國內不同階級和階層間的環境正義問題,一邊把西方在環境問題上的立場當成“普世”的立場,那么,環境領域成為城市中產階級維護其特權地位和西方國家推行新自由主義及新殖民主義政策的新場域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經過30多年的商業主義轉型,中國媒體本身早已被做強做大的資本邏輯所驅動,并淪為了強大的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推銷工具了。〔19〕
總之,一方面,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持續的農耕文明,作為一個在20世紀進行過血與火的土地革命,在憲法中明文規定“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至今依然具有在21世紀引領世界走向生態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資源;另一方面,從化肥農藥在當下中國農業中的過度使用,到中國知識分子和媒體在土地和環境等問題上的新自由主義和西方中心主義主導立場,再到中國最邊緣的勞動力也已被卷入世界工廠的生產這一事實,生態社會主義愿景在中國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結語:建設生態社會主義的“新地球村”
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講中,我指出,在一定意義上,農民是中國的原住民。需要補充的是,中國的農民,當然也包括中國境內的各少數民族農牧民,是人民共和國的主人,他們與北美保留地上的原住民有非常重要的政治主體性上的區別。也就是說,中國的農民是一個主權國家的人民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北美的一些原住民至今還在爭取他們的“主權”——在他們眼里,北美的國家政權依然是墾殖主義者政權的延續,而不屬于他們。
在中國語境下,強調鄉村視野,旨在希望實質性地提高農民和農民工的政治代表性、話語權和參政機會,從而真正落實“人民民主”。需要強調的是,要在村莊層面實現真正的民主,就要超越簡單的農村選舉政治,而在具體的工作中讓村民實質性地參與鄉村治理。同時,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中國需要在抗擊與資本主義“接軌”的過程中,爭取自主發展的空間,逐漸改變目前這種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當然,在思想、文化與傳播層面,必須堅持不懈地批判西方霸權和內在化了的種族主義。只有這樣,中國才能超越資本主義、城市中心主義和工業主義,實現“新鄉土主義”〔20〕或“新地球村”愿景。之所以是“新地球村”,是因為麥克盧漢意義上的“地球村”不僅在象征層面掩蓋了國內、國際不平等關系,而且具有技術中心主義的色彩,而我所想像的“新地球村”,既是象征意義上的,更是實質意義上的。它既涉及重構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關系,也涉及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它是生態的、社會主義的,也是科學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
回到河陽這個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村莊,當下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古民居保護和開發中,在她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使村莊依舊屬于河陽村民的村莊,并能擁有一種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如何以村民為本、民生為本,以及以村民自我民主管理和主體性重構為核心,進行社區再造,促進農耕文明的承傳和河陽作為“新地球村”的復興?文化和生態資源是社區共同體的公共財富。正因為如此,河陽只有也必須在林春所倡導的“共產主義道義經濟”〔21〕框架中才能健康發展。我以為,除了在新歷史條件下把農民以集體或合作經濟為基礎和共享共贏為原則組織起來,從而把鄉村共同體變成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的生態社會主義建設前沿實驗區,任何其他選擇都是不可欲和不可行的。
注釋
①注:本文系于2015年3月28日在浙江縉云舉辦的“河陽論壇暨鄉村、文化與傳播”學術周演講基礎上,整理和補充而成。感謝白洪譚的錄音整理,林春、黃櫻棻、吳暢暢的修改建議,也非常感謝高苑敏女士在本文出版過程中的重要貢獻。
②崔之元,“自由社會主義與中國的未來:小資產階級宣言”,http://www.360doc.cn/article/8553846_255920496.html。
③可喜的是,至本文發稿時,這些問題正在逐步解決。
參考文獻
〔1〕趙月枝.中國的挑戰: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芻議〔J〕.傳播與社會學刊,2014,總第28期.
〔2〕Lin Chun,China and Global Capitalism:Reflections on Marxism,History,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Palgrave Macmillan,2013,pp.180-181.
〔3〕Lin Chun,China and Global Capitalism:Reflections on Marxism,History,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Palgrave Macmillan,2013.p.5
〔4〕Roxanne Dunbar-Ortiz,“Native Land and African Bodies:The Source of U.S.Capitalism”,Monthly Review,Volume 67,Issue2,February 2015.
〔5〕Lin Chun,China and Global Capitalism:Reflections on Marxism,History,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Palgrave Macmillan,2013.p.184.
〔6〕Roxanne Dunbar-Ortiz,“Native Land and African Bodies:The Source of U.S.Capitalism”,Monthly Review,Volume 67,Issue2,February 2015.
〔7〕呂新雨.鄉村與革命:中國新自由主義批判三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8〕Roxanne Dunbar-Ortiz,“Native Land and African Bodies:The Source of U.S.Capitalism”,Monthly Review,Volume 67,Issue2,February 2015.
〔9〕Lin Chun,China and Global Capitalism:Reflections on Marxism,History,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Palgrave Macmillan,2013.p.184-185.
〔10〕Ian Johnson,“In China,Once the Villages Are Gone,the Culture Is Gone”,The New York Times,February 1,2014.
〔11〕瑪雅.黃平訪談:中國在21世紀上半期的國際環境與戰略選擇〔J〕.天涯,2008,(7).
〔12〕趙月枝.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沙垚.重構中國傳播學:傳播政治經濟學者趙月枝教授訪談〔J〕.新聞記者,2015,(1).
〔13〕Glen S.Coulthard,Red Skin,White Masks:Rejecting the Colonial Politics of Recogniti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4.
〔14〕John Bellamy Foster,“Paul Burkett’s Marx and Nature Fifteen Years After”,Monthly Review,Vol.66,Issue 7,December 2014.
〔15〕Kohei Saito,“The Emergence of Marx’s Critique of Modern Agriculture Ecological Insights from His Excerpt Notebooks”,Monthly Review,Volume 66,Issue 5,October 2014.
〔16〕John Bellamy Foster,“Paul Burkett’s Marx and Nature Fifteen Years After”,Monthly Review,Volume 66,Number 6,November 2014.
〔17〕趙月枝.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4.
〔18〕〔美〕富蘭克林?H?金.四千年農夫: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M〕.程存旺,石嫣譯.東方出版社,2011.
〔19〕趙月枝,范松楠.壞境傳播:歷史、現實和生態社會主義道路〔J〕.新聞大學,2015,(1).
〔20〕呂新雨.新鄉土主義,還是城市貧民窟〔J〕.開放時代,2010,(4).
〔21〕Lin Chun,China and Global Capitalism:Reflections on Marxism,History,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Palgrave Macmillan,2013.p.7.
作者簡介:趙月枝,西蒙?弗雷澤大學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中國傳媒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浙江縉云縣河陽鄉村研究院執行院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批判傳播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