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努力實現農業綠色崛起的思考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科學回答了新常態下應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對于江西農業而言,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的重要指示,堅持以“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十六字方針統領農業工作全局,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目標,堅定不移強攻改革線、產業升級線、品牌線,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堅定不移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提升全國糧食主產區地位,著力打造全國綠色食品產業基地,率先在全國實現農業綠色崛起,推動江西省由傳統農業大省向現代農業強省轉變。
堅持用創新理念轉變經濟增長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江西農業發展到現階段,增長動力由過去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勞動力投入逐步向更加依賴創新驅動轉變,可以說創新已成為江西農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因此,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改革創新、方式創造和政策創設。
一是推動改革創新。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引導和鼓勵農民采取租賃、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轉土地,全面推開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市場建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二是推動方式創造。就是要把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作為基本要求,推進技術集成化、操作機械化、生產設施化、經營信息化、農民職業化。建立健全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速新技術研發集成和推廣應用;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進一步提升設施農業發展的規模、質量和效益;加快實施“123+N”智慧農業建設,推進電子服務、電子商務、電子農務和電子政務發展;加快構建完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培養造就一批新型職業農民。
三是推動政策創設。推進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創新,抓好“財政惠農信貸通”、農業產業化融資擔保、支持龍頭企業上市等扶持政策落實,協助財政部門加快組建農業信用擔保公司,推動設立農業產業創投基金,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范圍。
堅持用協調理念構建均衡發展格局。江西農業區域與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產業與產業之間發展不對稱、農業內部和外部發展不協調。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彈鋼琴”的工作方法,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產業協調發展和農內農外協調發展。
一是推動區域之間協調發展。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農業產業集群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載體、主抓手,堅定不移地走好“四區四型”的園區建設之路(四區:農業種養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區、商貿物流區和綜合服務區,四型:綠色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著力打造要素集中、產業集聚、經營集約的農業綜合體。
二是推動產業之間協調發展。著力打造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生態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堅決守住4600萬畝耕地紅線、2825萬畝高標準農田底線和420億斤以上糧食產量防線,鞏固提升糧食主產區地位。下力氣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肉牛肉羊、特色水果、設施蔬菜、茶葉、淡水養殖等產業。
三是推動農內農外協調發展。樹立“大農業”概念,調整優化三產所占比例,形成“一產接二連三”的互動型、融合型發展模式。提升發展產地初加工,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健全農產品物流體系,加快發展電子商務、農產品期貨交易等新型流通業態。加快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建設一批江西生態藝術型田園旅居綜合體。
堅持用綠色理念推動農業綠色崛起。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生態紅線意識,堅持以“綠色生態”為主方向,以“率先在全國實現綠色崛起”為目標,以“打造全國綠色食品產業基地”為突破口,以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主平臺,加快推動發展方式向綠色循環低碳轉變。
一是護“綠”。重點做好“控增量、減存量”兩篇文章。控增量,就是要推行科學施藥、精準施肥、清潔生產、健康養殖、立體種養,確保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確保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減存量,就是要啟動農產品產地分級管理,開展耕地休耕制度試點,加大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和結構調整力度。
二是產“綠”。就是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到“打造全國綠色食品產業基地”的目標任務上,加快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起點的綠色農業生產基地,擴大“三品一標”認證總量規模,提升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及加工產品所占比重和供給能力。
三是唱“綠”。就是要以市場為導向,運用現代技術進行生產、管理,運用現代理念進行包裝、宣傳和營銷,加快農產品品牌的打造和培育,進一步唱響江西綠色生態農產品品牌。
堅持用開放理念拓展對外合作空間。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優勢,以“走出去、請進來”為主要手段,堅定不移推進企業、產業、園區、人才國際化,拓展對內對外開放空間。
一是讓企業“走出去”。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到國外設立農業產業園,組建江西特色農業企業產業聯盟,推動農業優勢產能和技術轉移,打響江西農業國際品牌。
二是把農產品“賣出去”。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為載體,以75個農業產業集群為核心,大力培育綠色生態農產品出口安全示范區建設,打造綠色生態農產品出口基地,擴大傳統優勢農產品出口規模。
三是把優質資源“引進來”。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重點區域的農業合作,研究制定合作路線圖,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項目,引進農業前沿高新技術和農業裝備,引進農業急需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
堅持用共享理念普惠改革發展成果。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江西作為一個農業大省,農村地域廣、農業比重大、農民人口多,農村脫貧致富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因此,實現農民脫貧致富,重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基礎在農業、核心在收入。
一方面,要圍繞“到2020年農民收入翻番”的目標,精準做好“加減乘除”法:“加”就是要挖掘農業增收潛力,拓寬農民就業增收的渠道;“減”就是要減輕農民負擔,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乘”就是要拓展農業功能,讓農民更多地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除”就是要通過深化農村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
另一方面,要圍繞“到2020年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目標,著力推進農業產業脫貧工作,堅定不移地推廣“四個一”產業脫貧模式:選準一個好產業,根據地方資源優勢、發展潛力和市場需求,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綠色產業;打造一個好龍頭,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等,解決一家一戶不好辦的事情;創新一個好機制,運用土地入股、托管,政府補助資金量化入股等方式,幫助貧困農民分享增值收益;形成一個好體系,及時為農民、企業提供周到的科技、金融服務和人才支撐。
(作者系江西省農業廳黨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6年04月09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