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評蕭功秦的《中國為何沒能突破農耕文明?》
只有從大歷史的視角,才能客觀地看清這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意義。眾所周知,一百多年以前開始的近代史,就是中國的農業帝國文明敗給了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歷史,中國被迫開始了痛苦的轉型。只有從不同的文明結構這一更宏觀的角度來考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國的失敗與帝國文明崩潰的原因。因為近代以來的歷史,就是中西方兩種不同文明結構沖突的歷史。(“文明結構”是亨廷頓以來被過分強調了的視角,這個視角的缺陷是完全模糊了“政權主體”的歷史主導作用,文明或文化因而變成一頭主體或有或無的怪獸。)
這里我們先來看中華帝國文明的結構特征。它實際上是一個大一統的以“安分敬制”為基礎的文明,社會個體“各守其分,不得相侵”,如同沒有生命的城墻上的磚頭,整齊地堆砌起來,這個文明中的人們,生活在三綱五常原則建構起來的整齊劃一的社會秩序中。這是一種“求定息爭”的非競爭性的文明。它的體量雖然很大,在近代以前,可以通過規模效應,形成對前資本主義西方的“GDP”優勢。但這種“磚墻式”的帝國結構本身,與西方文明的類似生物細胞體的多元結構相比,它缺乏微觀的個體活力,因而也就缺乏微觀試錯的變異能力,在宏觀上,也就相應地缺乏對變化了的環境的適應能力。這導致了它自身既不能發展出資本主義,到了近代,也無力應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挑戰。(“安分敬制”及“求定息爭”主要是一種“政治愿望”或“表面文化”,不是一種無需強調就能持續存在的“實際文化”或“本質文化”;“非競爭性文明”的說法也模糊了“政治競爭”與“經濟競爭”的差異。其實,中國的要害是政治大一統對“政治競爭”與“經濟競爭”的壓制,而暴力“政治競爭”從來都不缺乏,非傍官的“經濟競爭”卻因此被犧牲。所以,“求定息爭的非競爭性文明因缺乏微觀個體活力和宏觀適應能力而不能發展出資本主義”的結論無法成立,它把重點從“政權制度”的性質及“暴力政治競爭及其對經濟競爭的壓制”,引向了“安分敬制”的“表面文化”。)
一、為何春秋時代的百家爭鳴為何沒發展出競爭性文明?
中華文明的演化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們自然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中華文明在春秋戰國時代,也曾經生氣勃勃,有百家爭鳴,為什么后來會演變成為一種近代以前那樣的非競爭性的文明?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帝國,是中國文明史的一大關鍵。也可以形象地說,是中華文明潮流的九曲黃河的大轉彎。春秋戰國時代,華夏文明內部也是列國并存的,是多元的,由小規模的諸侯國家構成的,這些小共同體是自治的,它們的邊界是開放的,人才是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的,列國彼此是競爭的。這種情況與西歐文明結構頗為相似。嚴復在《原強》中是這樣概括西歐文明特點的,那就是“一洲之民,散為七八,爭雄并長,以相磨淬,始于相濟,終于相成,各殫智慮,此日新而月異”。春秋戰國時代的華夏民族也是如此。各國在競爭中日新月異。這種小共同體之間的多元競爭型結構,能不斷地煥發文明的生機與
活力。中國那時是一個產生“大家”的時代。當我們閱讀百家爭鳴時代的諸家思想言論,我們都能感覺到那個時代的先人是何等的敏銳、機智,他們對人生與世界的洞察力是何等的深邃。豐富的思想觀點層出不窮,中國傳統的思想學術基礎,都是在那個時代奠定的。(中西方在軸心時代的競爭格局存在微妙而重大的區別,所謂“文明結構頗為相似”是一種模糊問題性質的簡單化;當時的中國是一種宗教政治化的“家族型分封君主制”,而西方則是一種宗教社會化的“貴族型分封君主制”;這個不同偏向是中西方走向不同政治道路和不同社會形態的根本依據。)
但這種多元競爭型文明結構并沒有長期持續下來,穩定下來。春秋無義戰,老百姓生靈涂炭,為了避免戰亂,于是出現了霸主政治,在當時的一些有影響力的大國中,先后出現了五個霸主,這些霸主力圖利用自己的實力與權威,在各國之間建立起妥協與和平均勢,如果這種妥協與均勢能穩定地形成,并一直延續下去,那中國就會如同西歐一樣,保持著多元共同體并存的格局,那么中國的歷史真就要重寫了。然而,古代的中國華夏地區這種多元格局,到秦漢就結束了。此后二千年,中國基本上走的是一條大一統的帝國文明為基本形態的歷史路徑。(問題顯然不是去說“如果這種妥協與均勢能穩定地形成”,而是去問“為什么這種妥協與均勢不能穩定地形成?”本節的標題本來就是“為何春秋時代的百家爭鳴為何沒發展出競爭性文明?”可本節沒有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這里的關鍵是中國宗教政治化的“家族型分封君主制”,與西方宗教社會化的“貴族型分封君主制”的不同偏向。)
我們可以追溯中國文明從多元競爭到大一統的路線圖:第一階段是從西周分封以后到春秋時代,是諸侯國多元并存格局,第二階段,是戰國時代的兼并戰爭時代,第三階段,到了公元前四世紀,為了適應兼并戰爭中生存的需要,各國通過變法先后走向“軍國化”,即國家以更高效的戰爭動員這一目標作為改革的方向,紛紛把國家變成中央集權的戰爭動員機器。在這方面最為成功的是秦國。最后結局,公元前三世紀,是秦國滅六國,中國演變為秦以后的郡縣制的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這種歷史階段劃分把“周制如何包含著秦制”這樣重大的問題給淹沒了,中國的史家們忙于給整個中國歷史劃分階段,卻忽略了歷史演變及差異背后的一脈相承的原因。詳見《持續執政的邏輯》。)
二、郡縣制帝國的歷史循環比西歐封建社會演進簡單得多
眾所周知,我們祖輩生活于其中的這個帝國文明的基本形態,皇帝—官僚—士紳相結合,形成中央集權王朝,周期性的一治一亂。秦漢以后,經由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后就是隋、唐、宋、元、明、清。每個王朝如同一個人一樣,有青春時代,然后進入中年,被生老病死的問題所糾纏,經歷了從盛世到衰亡的歷史命運。經過漫長(如魏晉南北朝)或短暫(如五代十國)的分裂,但最終中國在亂世后又會回歸于大一統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王朝。正如有學者比較中西文明的歷史后所指出的,中國的歷史雖然豐富多彩,但這一郡縣制帝國的歷史循環,比起西歐封建社會復雜豐富的演進史來說,要簡單得多。(社會演進簡單,但不同演進的原因卻更重要。)
郡縣制的政治治理架構,在秦帝國基本上已經定下來了。然而,秦朝是一個新興的帝國,制度創設還處于粗放階段。粗放的制度,如同沒有加工過的產品毛坯,質地很差,秦朝的崩亡就是因為這個體制缺乏必要的內部平衡機制,難以抑制秦始皇、秦二世這樣的當政皇帝的非理性行為。但到了漢武帝時,帝國文明進入了比較精致化的階段。漢武帝頒布了推恩令,建立了十三州刺史,通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的意識形態“道統至尊”地位,帝國文明的教化系統是以“道統高于皇統”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儒家的道統至尊,這就意味著,一個王朝的皇統尊順儒家的道統,是它具有合法性(天命)的依據,這樣的文化機制形成了對統治者行為的一定程度的約束,相當程度上實現了體制內部的生態平衡。(“帝國文明的教化系統”并不是王朝是否崩潰的原因,也不是王朝持續時間長短的原因。)
中國那么早就統一了,按理說,文明進步可以在穩定環境里實現了,二千年來,為什么中國并沒有如歐洲那樣,發展出更高級的工業文明形態,而始終在農耕文明的水平上打轉?這個問題過去以“為什么中國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的問題提了出來,許多學者認為這個提法是假問題,他們的理由是,不能用“資本主義”這個發生在西方的特殊現象,作為問題來套用中國,然而,如果我們再往深處想一下,這個問題確實是真問題,即使不用資本主義這個詞。(這里應該區分“原生的資本主義”與“派生的資本主義”,中國的問題不是沒有發展出更高級的工業文明形態、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而是沒有“率先”發展出更高級的工業文明形態、沒有“率先”發展出資本主義,中國的問題是只有“派生”(山寨)而沒有“原生”。)
這里必須指出的是,中國文明與西歐文明存在著一個根本區別,中國是以“整體抑制個體”的以“安分敬制”為原則的文化,西歐是以個體的多元競爭為基礎的文化。這可能是問題的關鍵。要了解這一點,還要回到荀子的觀察。眾所周知,在小農經濟下,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由于個體的生存方式和消費方式大體相近,是同質的。荀子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同質個體的喜好和厭惡的東西大體是相同的(如農耕社會的土地、口糧、勞動力、水源),(荀子所說的“欲惡同物”),而社會資源則是有限的(荀子所說的“欲多而物寡”)。于是這種同質個體之間的競爭就只能是荀子所說的“寡則必爭”。在《富國》篇里,概括起來就是“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必爭矣”。這種同質個體為了同樣的物而進行的競爭,是很難實現均勢與平衡的。荀子有個說法,“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從文明史的宏觀角度來看,這就是華夏的農耕文明同質性競爭陷入的惡性循環與難以擺脫的困境。(把“農耕文明同質性競爭陷入的惡性循環”歸之于“個體的生存方式和消費方式大體相近”是一種簡單的經濟決定論。)
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即春秋戰國之所以無法實現各國之間的均勢,其原因與同質體結構的“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必爭”的特點有關。事實上,春秋無義戰,戰國兼并戰爭無法抑制,其根本原因,就是這種同質體結構,由于無法解決這個矛盾,各國雖然是多元并列,但農耕經濟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文化形態,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同質性的,“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必爭”的矛盾存在于各國關系中,它們之間是無法實現異質共同體之間通
過不同利益交換而達成契約的,因而也是無法實現有效的穩定的均勢的。此種同質國家之間的兼并戰爭,不是兩敗俱傷,就是有你無我。這就決定了,在華夏文明內部的各國之間,就不得不通過經驗試錯的方式,來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戰爭國家之間的競爭,最終走向大一統,就是這樣的經驗試錯過程,以大一統來克服這樣的困境,也就成為華夏文明集體經驗的成果。這也是歐洲文明始終“散為七八”,而中國文明則走向大一統專制文明的原因。(“異質共同體之間通過不同利益交換而達成契約”是一種簡單化歸納,歐洲的歷史根本不缺少爭斗,不管同質異質,“兼并戰爭,不是兩敗俱傷,就是有你無我”都會存在,關鍵在于分析,中西方為什么會從近代之后走上不同道路——注意世襲規則壓倒暴力規則的程度以及大一統的觀念成本和現實成本,特別要分析為什么英國的產業革命會發生在立憲之后?!稗r耕經濟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態、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的同質性”,這個提法把“經濟同質性”引向了“文化同質性”,但問題依然是政權制度和文化信仰如何在“制度文化組合決定”的意義上主導這種同質性的結果。)
在已經建立起大一統的專制王朝之后,小農經濟的同質體結構并沒有改變,同質體之間,即個體之間仍然會發生資源爭奪,用什么文化手段來克服這一結構困境?中國的古人在長期集體經驗與試錯過程中,終于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通過“分”為基礎的等級秩序,來實現同質個體之間分配平衡?!盾髯印分杏卸卧捀爬诉@種辦法的實質:“無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管分之樞要也?!痹谶@里,“分”(同份)就是每個人根據自己在社會中承擔的社會角色、根據角色所發揮的社會功能或職能,被安排在不同的等級中,根據等級的高下,由體制分配給他不同的地位、榮譽和各種稀缺資源。(這里存在一個基本的史實模糊,“安分敬制”的安排并不是在“帝國文明的教化系統”或“大一統的專制王朝”確立的秦漢之后才有的,它從西周時期就隨著“周公制禮”而出現。但更重要的是,“安分敬制”不僅是“周制包含著秦制”的體現,而且是大一統的一種意識形態結果,不是缺乏經濟競爭的根本原因。)
有了“分”,秩序就建立起來了,儒家的“克己復禮”,就是要求社會成員通過抑制個人競爭的欲求,恪守以“分”為基礎的禮的秩序,這樣的秩序就是三綱五常的秩序,就是“各守其分,不得相侵”的秩序。“分”能夠起到求定息爭的功能。人人按自己的“分”來接受分配給他的稀缺資源,天下就自然太平安寧。綱常就是“分”的秩序原則,禮教的目的,就是規范社會成員,使之尊重“分”的秩序,人君就是管“分”的樞要,刑律就是對違反“分”的社會成員予以懲治的威懾手段。整個中華文明體制中的各種文化要素,都可以根據其對于穩定“分”的秩序的功能予以理解。(這里依然沒有解決“政治愿望”或“表面文化”與“實際文化”或“本質文化”的差別問題。)
三、以“分”為原則建立起來的文明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華夏文明大廈就是以“分”的原則建立起來的文明?!胺帧笨梢哉f是中國文化的最為核心的概念。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中國傳統文明,那么,再也找不出比“分”更為恰當的詞了。中國文明中,一切其他的文化要素都是以“分”的原則為基礎的?!胺帧碧峁┝说蹏鐣Y構中的基本的組織原則,它是這個同質性個體構成的社會秩序的關鍵所在。它要求個體“安分敬制”。在以“分”為基礎的文明中,“無分之爭”是必須受到抑制的,甚至是要受到排斥的,因為“無分之爭”會導致“爭則亂,亂則窮”。按角色(父母、兄弟、長幼、夫婦、君臣、親疏、官爵高下、內夏外夷等等)定“分”,按“分”的高下確定享有的禮器多少,按禮器的高下,來分配財富、權力、名譽、機會,從而代替通過競爭來分配資源。這樣的社會,就可以有了一目了然的秩序。這種固化的以“分”為基礎的秩序,通俗地說就是依等爵來排座位的秩序,是不需要個人的競爭努力的。(“分”不是中國文化的最核心概念,而是中國文化最核心的“表面文化”概念,因為,“安分守己”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可靠因而不得不最被提倡的觀念。)
以分治國的原則,體現在宋儒呂祖謙對《周禮》作用的如下揭示,那就是:“朝不混市,野不逾國,人不侵官,尺寸法度不敢逾,一毫分寸不敢易,賤不亢貴,卑不逾尊,一世之人皆安于法度分寸之內,志慮不易,視聽不二。何往而非五體六樂,三物,十二教哉?” 由此可見,這樣的文化秩序,是以禁錮、壓抑一切個人競爭性為其特征的。嚴復在一百多年前的《論世變之亟》中,就指出中國文化的關鍵就在于,“春秋大一統,一統者,平爭之大局也”,“故寧以止足為教”,“生民之道,期于相安相養而已”。這樣一種文化,它在近代與西方文明碰撞后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這種“文化秩序”首先是一種政治主導的“政治文化秩序”,它“在近代與西方文明碰撞后的命運”并不是由于抽象的“安分息爭”和“缺適應力”所導致,清末民初的歷史細節并不能支持這個“抽象到具體的邏輯對接”,其實,關鍵的問題是由君主政權制度所決定的持續統治能力的崩潰。)
然而,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一旦排除了自主個體之間的競爭,就抑制了個體在競爭中才會煥發的才智、激情,個性優勢與創新力。這樣的文化,在宏觀上就必然是缺少生氣的。這樣的文化必然是缺乏對環境變化的反饋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從長遠來看,這種“分”的結構,當然競爭不過歐洲文明由無數個自主活動的細胞聚合而成的生命體。(把“安分息爭”從一種意識形態上升為一種文化,依然偏離了其中的政治含義。)
雖然,中國在隋唐以后實行了科舉考試制度,這種科舉制給予社會個體以競爭的機會,并激發了個人為爭取享有更多的稀缺資源(如榮譽、權位與財富)而努力奮爭的熱情,但科舉成功的標準,并不是讓考生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而是背誦經典條文的求同思維。科舉確實是一種前現代社會中的階層開放性制度,其開放性的優點,反而被用來強化大一統的“分”的教義與定型化的“安分敬制”為核心價值的思維模式。正因為如此,中國的集權文明,其內部細胞,用嚴復的說法,就如同城頭上的磚塊一樣。磚墻式的個體是沒有生命力的。(“磚墻式的個體是沒有生命力的”,可中華文明恰恰是持續性最強的幾大古文明之一,這個悖論的存在,要求我們深入到“磚墻文明”的政治結構中去進一步探索。)
華夏文明靠的是大一統下的巨大的規模效應。文明的漫長延續,靠的是周期循環后的大一統文化的自我修復。如果沒有近代中西方文明的碰撞,這個帝國結構還會沿著朝代的輪替繼續下去。這種文明形態與西歐文明通過多元競爭來實現文化生命的進步不同。這讓我想起了黑格爾的那句名言:“萬古長存的山嶺,決不勝過轉瞬即逝的玫瑰”。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是“城墻文明”,歐洲文明可以說是“玫瑰文明”。(對中國歷史的理解要從“類比分析”轉向“邏輯分析”,更要從“政治哲學”轉向“歷史哲學”??偨Y起來,蕭功秦的觀點存在十個問題:
第一,“文明結構”的視角模糊了“政權主體”的歷史主導作用。
第二,“求定息爭的非競爭性文明因缺乏微觀個體活力和宏觀適應能力而不能發展出資本主義”的結論,把重點從“政權制度”的性質及“暴力政治競爭及其對經濟競爭的壓制”,引向了“安分敬制”的“表面文化”。
第三,中西方在軸心時代“文明結構頗為相似”是一種簡單化,中國宗教政治化的“家族型分封君主制”與西方宗教社會化的“貴族型分封君主制”的微妙偏向,是后來中西方走向不同政治道路和農工社會形態演變的根本依據。
第四,“帝國文明的教化系統”并不是王朝是否崩潰的原因,也不是王朝持續時間長短的原因。
第五,中國的問題不是沒有發展出更高級的工業文明形態、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而是沒有“率先”發展出更高級的工業文明形態、沒有“率先”發展出資本主義,中國的問題是只有“派生”(山寨)而沒有“原生”。
第六,“異質共同體之間通過不同利益交換而達成契約”是一種簡單化歸納,歐洲的歷史根本不缺少爭斗,不管共同體同質異質,“兼并戰爭,不是兩敗俱傷,就是有你無我”都會存在,關鍵在于分析中西方為什么會從近代之后走上不同道路——世襲規則壓倒暴力規則的程度以及大一統的觀念成本和現實成本。
第七,“安分敬制”不僅是“周制包含著秦制”的體現,而且是大一統的一種意識形態結果,不是缺乏經濟競爭的根本原因?!胺帧辈皇侵袊幕淖詈诵母拍睿侵袊幕詈诵牡摹氨砻嫖幕备拍睿驗?,“安分守己”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可靠因而不得不最被提倡的觀念,“暴力權威”才是中國文化最核心的“實質文化”概念。
第八,“安分敬制”的“文化秩序”首先是一種政治主導的“政治文化秩序”,它“在近代與西方文明碰撞后的命運”并不是由于“安分息爭”和“缺適應力”所導致,清末民初的歷史細節并不能支持這個“抽象到具體的邏輯對接”,關鍵的問題其實是由君主政權制度所決定的持續統治能力的崩潰。
第九,“磚墻式的個體是沒有生命力的”,可中華文明恰恰是持續性最強的幾大古文明之一,這個“個人奴性文明持續悖論”的存在,要求我們深入到“磚墻文明”的政治結構中去進一步探索。
第十,對中國歷史的理解要從“磚墻文明”的“類比分析”,轉向“世襲終身制及其持續統治能力”的“邏輯分析”,更要從“安分敬制”的“政治哲學”轉向“大一統制度文化”的“歷史哲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