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向娟:鄉賢回歸正當時

[ 作者:李向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24 錄入:王惠敏 ]

開欄的話:恒者行遠,思者常新。新技術拓展傳播方式與渠道,也變革著新聞呈現的方式。但思想的力量,始終觸人心弦。新聞路上不止步,說道論理在紙間。《記者點擊》應時之需而調整,今日再出發。本專欄將置身新聞現場,聚焦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捕捉鮮活素材,探究新聞背后的深意。品茗八閩,解讀時事。在這里,奔赴新聞現場的記者們,將書寫采訪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呈現其間的所思所想,理性評說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敬請關注。

“我們要用高水平且具可操作性的村莊建設總體規劃,來指導村里的文化發展、產業布局、村鎮建設、老屋保護等”“村民收入來源渠道少,建議尋找、對接幾個適合本村的發展項目”“以璧洲古建筑為依托,重點發展采摘、觀光的鄉村旅游和南宋文化民俗游”“發揮客家人的優勢,推廣和種植中草藥”……這些天,龍巖連城璧洲村的鄉賢微信群“璧洲發展促進會”特別活躍,不時跳出在外鄉賢的良言妙策。

自2015年初成立以來,“璧洲發展促進會”已吸引在外鄉賢約500人入群。他們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并積極行動起來。他們邀約回鄉參加首次鄉賢大會,200多位在外鄉賢當場募捐60多萬元善款,用于發展家鄉的養老、教育等公益事業。與此同時,鄉賢林萃僑、林向榮帶頭捐款籌建村老人協會會議中心;鄉賢林豫松個人捐資,邀請南京大學和美國栢城公司制定村莊建設總體規劃;他們捐款修繕林氏宗祠,出資支持村里考上大學和考進重點中學的學子等。

什么是鄉賢?一般來說,鄉賢大多是飽學之士,賢達之人,他們或致仕,或治學,或經商,或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往,鄉賢是社會教化的啟蒙者、鄉村內外的溝通者、造福桑梓的示范者。而現代鄉賢則增加了擺渡者的角色,透過同鄉互助、團結合作的精神,以“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村”的形式,帶動家鄉共同發展。

有專家認為,現代鄉賢,不外乎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場”的鄉賢,他們扎根本土,把現代價值觀傳遞給村民;一種是“不在場”的鄉賢,即那些外出奮斗有成,想回饋桑梓的賢達之士。這些不在當地的鄉賢,受益于現代交通、通信的便捷,得以通過多種方式,支持與幫助家鄉發展。

對于新聞中的璧洲鄉賢而言,他們中更多是“不在場”的鄉賢。他們身處各地,欲為家鄉發展出謀獻策,更想以一己之力回饋家鄉“起跳”。他們通過微信,建立起精神歸宿的“家”——“璧洲發展促進會”微信鄉賢群。他們中有飽學之士,也有經商成功人士,還有政府官員和企事業人士。他們從自身專業與熟悉領域出發,為璧洲社會建設、經濟發展、村基層組織建設等提出寶貴建議。不僅如此,他們還返回家鄉,實地調研,尋找對策,出錢做公益,依托自身的人脈、經驗與財富,為家鄉辦實事。

城鎮化浪潮之下,許多外出的人,對家鄉仍存有著深深的眷戀與認同。在社會急劇變化的當下,如何讓“風箏不斷線”,如何讓走得再遠的人也不至于“失魂落魄”、沒有認同感?鄉賢,就是能起到這種作用的關鍵人物。

眾所周知,從鄉村走出來的現代鄉賢,對傳統價值觀和鄉村情況比較熟悉。同時,長期在城市里打拼,他們有新知識、新技能、新眼界,可以把自身的現代價值觀傳遞給村民,還能透過全新的思想觀念、知識和財富影響著家鄉。在一些地方,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的鄉賢文化,已經成為地方吸引鄉賢反哺,推動資金回流、企業回遷、信息回傳、人才回鄉的重要推動力量。

毋庸置疑,現代鄉賢的回歸,對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意義日益凸顯。一些村民因長期生活在鄉村這個熟人社會中,較為看重有威望的鄉賢對于社會公正的維護,在這樣的社會心理下,鄉賢群體得以成為一些地方鄉村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推動著村風民風的改善。鄉賢的回歸,還可以推動人才資源從城市回流到鄉村,改變人才流出的困局,推動鄉村人才分布結構趨于合理,解決當下農村“空心化”的積弊。借力鄉賢這個群體,美麗鄉村建設找到了新的發展動力源。

那么,該如何挖掘鄉賢的智慧與力量,從而更好地助力美麗鄉村建設?首先,可以立足本地開展鄉土精英重塑活動,吸引“在場”的鄉賢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并推動本地民間人才的培養與挖掘。

同時,可繼承中國傳統的鄉賢文化,引導退休官員、專家、學者、商人回鄉安度晚年。由此,既可以借助他們的經驗、學識、專長、技藝等反哺家鄉,還能延續傳統鄉村文化的文脈,發揮鄉賢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可以考慮在村民議事會中增設鄉賢理事崗位,讓鄉賢參與鄉村議事,幫助解決鄉村發展事務。

最后,還應有意識地建立鄉賢信息庫,加大鄉賢宣傳力度,樹立現代鄉賢典型,吸引更多基層德高望重的人自覺效仿,發揮德治、善治的力量,促進鄉村自治和基層的和諧穩定。

我們可以像招商引資那樣,把越來越多的現代鄉賢引回來,為鄉村發展注入人才資源,也為鄉村發展帶來更多的資金、信息流,助推鄉村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福建日報 2016年8月2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国产美女在线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公厕 | 午夜国产福利看片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无遮挡 | 午夜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洲 | 天天免费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