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國工程院“中國食品安全現狀、問題及對策戰略研究”項目組發布報告:通過對我國食用農產品、加工食品和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事件等進行監測,發現近年來檢測數據呈現向好趨勢。“具體而言,2009年至2013年我國蔬菜、水果、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分別在96%、95%、99%和94%以上,總體保持較高水平。2012年至2014年項目組在對我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約1.2萬批蔬菜水果農藥殘留監測結果顯示,蔬菜和水果平均合格率分別超過了96%和98%。”
這份由20余家單位、300多位專家歷時近4年調研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完成的報告應該很能說明近年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進步。然而,報告也指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多發頻發,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感知與官方數據存在較大差距。因缺乏有效的科學傳播,食品安全風險領域的溝通交流成為食品安全監管中的短板,容易造成公眾(媒體)對食品的信任危機。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圍繞食品安全的風險溝通有以下兩種模式:技術導向的專家決定模型(Technocratic Model)與風險知識落差模式(Risk knowledge deficit model)。這兩種模式最明顯的差別是:專家眼中的風險是以統計、風險概率與死亡率等數據所估算出來的,而民眾眼中的風險是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其評估標準包括對風險的熟悉程度、恐懼、是否自愿、個人的可控制性、公平、道德等。對此,美國學者沙德曼(Peter Sandman)提出了“風險=危害+憤怒”(Risk=harzard+outrage)這一重要命題,強調風險溝通應以共情(empathy)的態度,更加關注公眾的心理感知,加強情緒管理。在食品安全事件的風險溝通中,這種模式因將對民眾造成的心理傷害納入管理而廣受好評。在我國,雖然加強風險溝通已經成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基本認知,但由于信息公開的缺失,常常出現越溝通問題越多、民眾越不滿意的局面。一般而言,食品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危害”不難定論,但不同的風險溝通機制和事件處理方式可以讓民眾的反應差異明顯。
在農業社會,社會分工尚未精細化,多數情況下雙方所掌握的食品安全信息基本對等,食品安全由消費者自行監管,通常通過鄉鄰的“閑言碎語”來完成,消費者會以自己的購買行為對食品提供者做出反應,從而敦促食品提供者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進入現代社會,食品供應逐漸成為一個專門行業,缺乏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已很難掌握全面的食品信息,必須由一個專門部門來幫助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信息的搜集、判斷,并對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給出警示。
在現代社會的食品信息流動模式中,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作為食品提供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一個媒介,負責平衡專業的食品提供者與普通消費者之間所存在的專業知識落差,為缺乏專業判斷的普通消費者提供可參考的食品購買依據,從而迫使食品提供者無法以食品知識形成專業門檻,阻礙消費者追求食品安全的權利。然而,目前我們相關部門搜集食品安全信息的能力比較薄弱,或者說,食品安全信息搜集一定程度上還處于無意識狀態(即沒有將信息的搜集、處理作為自身監管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自身搜集到的食品信息不會分析使用,更不會將這些信息科學地運用到后面的監管工作當中;沒有形成將收集整理的食品安全信息上報更高層級的監管部門的機制。在食品生產逐漸成為一個專門行業的現代社會,當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難以幫助消費者獲得正確的食品安全信息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就容易變得盲目和失序。這時,除了極少數群體因自身職業/專業或人際關系可以掌握食品安全信息外,絕大多數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已與他們對食品安全的判斷失去關聯,而僅受價格的影響。既然無法在同類產品中辨識出更安全或性價比更高的食品,那么,價格便成了唯一的選擇因素,從而造成食品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從最終的食品交易行為來看,食品安全只涉及買賣雙方,即食品提供者和食品消費者。在這樣一個邏輯下,要想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只需(1)食品提供者提供足夠安全的食品;(2)消費者拒絕接受不安全的食品。然而,受各種因素制約,我們很難讓所有食品提供者都自覺地提供足夠安全的食品,消費者則一定會拒絕不安全的食物。由此,就需要完善食品安全風險溝通機制。
一旦因食品安全信息不暢釀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民眾的憤怒就會集中爆發,直指監管者的信息傳遞和工作效率。這時,如果有完善的食品安全風險溝通機制,信息傳遞能迅速跟上,民眾就會迅速恢復食品購買行為中的判斷力,所受的心理傷害也會逐漸降低;如仍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信息,民眾的憤怒則會不斷發酵。這也就能解釋為何在中國的食品安全檢測合格率逐年提高的情況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卻與真實數據相左的窘境。要有強有力的措施來提高基層監管部門的食品安全信息搜集、處理能力,并將日常巡查、抽檢所獲的食品信息及時傳遞給消費者,并層層上報上級監管部門,從而形成專業部門依法監管與消費者根據全面可靠信息做出有效選擇相結合的市場氛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2016年08月2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