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魏延安:當前電商扶貧面臨的幾個困難

[ 作者:魏延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07 錄入:王惠敏 ]

電商扶貧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共識,也有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在投入電商扶貧的實踐。但從了解的情況看,一些地方的電商扶貧推進得并不順利,遲遲打不開局面,很長時間無明顯效果,著實也讓一些地方感到失落。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也比較復雜,而無法有效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是普遍現象,現試做一些梳理和分析。

常見的第一個困難,搞不清。

受制于傳統的觀念,一些貧困地區的黨政領導和企業對電商認識不足,對電商扶貧更是沒有概念。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的簡單認為就是培訓幾個貧困戶的青年開個淘寶店,網上賣賣農產品;也有的,覺得抱上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的“粗腿”就行,讓他們去干;也有的,組織幾個專家講講課,編個規劃,拿一點錢,然后交由扶貧辦或商務局當做一般工作去推動;諸如此類。由于對電商扶貧的認識比較膚淺,也比較狹隘,又當成一般業務工作,注定搞不起來。

常見的第二個困難,沒法搞。

搞了電商才知道,通信網絡、交通物流是硬支撐。沒有網絡的地方肯定沒有電商,而貧困地區的現實往往是網絡不通,通了網速也不快,收費還不低,搞電商的往往感嘆,因為網速都錯過了幾個億。而物流的問題更讓一些貧困地區的電商心寒,根本不要奢望快遞的速度,最后一公里需要自己解決,關鍵是物流費用高得驚人,有的地方快遞首重常年保持在每單10元以上,有的甚至快遞費高過農產品價值,“豆腐賣成肉價錢”,要么價高無人問津,要么價低賠本賺吆喝。可是,如果當地政府也患上了嚴重的無力感,那電商肯定就起來不了。

常見的第三個困難,沒人搞。

通常表現為三無狀態,即,縣級領導中無人能懂,部局領導中無人會干,具體業務無人來做。電商本來就缺人才,農村電商更缺人才,而貧困地區最缺人才。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時候是縣長想干,無奈有帥無將,無法沖鋒,成了一個人的戰斗;有的時候是局長想干,縣長卻沒有認識,缺乏有效支持;更多的時候是年輕人也想干,但不知道怎么干,也缺少扶持,有想法沒辦法。干事創業靠人,電商人才的問題已經成為電商扶貧的重要困擾。

常見的第四個困難,搞不成。

電商是個大系統,絕對不是一根網線、一臺電腦、一個賬號那么簡單,僅網站運營的店鋪裝修、美工攝影、文案寫作、在線客服、市場推廣、數據分析等就能讓初創者抓狂,更不要說十分麻煩的選品、包裝、倉儲、物流等問題,還有源頭的產品質量把控、供應鏈管理等復雜問題,沒有一個政府、平臺、電商服務商、傳統企業、合作社與基地等各個方面共同組成的電商生態系統服務,就是有了電商人才也干不了,就像幼苗生長在干涸的沙漠上。

常見的第五個困難,搞亂了。

一說電商扶貧來了,一些地方又產生“只爭朝夕”的緊迫感,甚至動了政績工程的心思,結果出現了一些盲目的舉動。沒有搞清電商大勢是什么,還在盲目地建平臺;雖然電商要素還沒有,卻參照工業園區建設電商園區;目光老盯著大電商當“救兵”,結果貧困主體的電商創業卻缺少關注。對各大平臺的情況也搞不清,難免“朝秦暮楚”,搖擺不定,錯失時機。最后的情況往往是,陣勢不小,實效了了,一籌莫展。

結合當前電商扶貧的問題,應該遵從“事急則緩”的原則,雖然距離2020年全面脫貧只有不多幾年了,電商扶貧確實需要一點時不我待的精神,但事情總是要搞清楚,想明白再下手,盡量避免不明就里倉促上陣的情況,更不宜借著電商扶貧上位,搞政績工程勞民傷財。對應的建議是:

一、還是從學習入手。

對待新事物的正確態度肯定是從學習它、認識它、掌握它開始,電商扶貧正是需要認真學習研究的新事物。由于在貧困縣域,電商市場因素并不發達,政府在初期的推動作用尤其重要,就像內鄉縣衙門口對聯上的說的,“莫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有報道說,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的中央黨校19次開學典禮中,至少16次專門論述或提到“學習”。可以這么說,一個貧困縣的主官對電商扶貧的學習與理解深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縣電商扶貧的道路和力度。所以,電商扶貧需要常念“勸學篇”,從學習電商開始,再到電商與扶貧的融合思考。

、做出自己的選擇。

縣域的最大特點是區域差異大,正所謂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天。所以,貧困的縣域搞電商,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選一條合適的路徑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今天流行的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已經做出電商扶貧探索的縣域中,甘肅的成縣是靠微博矩陣當前鋒,以草根創業和核桃這樣一個單品來實現突破的;而吉林通榆選擇了請電商服務商系統設計運營,從思路到規劃到品牌到營銷一體化推進;同樣在黑土地上的黑龍江明水縣則選擇“背靠大樹好乘涼”,與阿里巴巴簽約,以下行健全生態,再推動上行;云南元陽則以哈尼梯田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基礎,深度開發以旅游電商為主要內容的扶貧新模式。所以,電商扶貧,一定要琢磨本地的差異化在哪里,合理確定自己的目標與路徑。

三、放寬工作的視野。

不能把電商扶貧看得太小,而是廣開門路下功夫。電商扶貧至少包括六方面的內涵:1、扶持和帶動貧困家庭網上銷售創業,進行培訓及相應啟動資金支持等;2、平臺、電商企業直接參與貧困地區的特色產品開發并組織在網上銷售;3、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礎,主要是信息、交通、物流基礎等;4、強化社會資源的統籌,包括政府推動當地優勢特色農產品的開發、宣傳與推廣,動員企業與社會各界與農村對接擴大網上銷售和農村特色旅游開發等;5、電商企業吸納部分當地就業,帶動當地電子商務創業;6、電子商務進農村后,給農民生產生活帶來的各種便利,如代繳費、網絡代購、金融服務等。

四、讓人才發展更重要。

關于如何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各方都作了大量表述,提出了許多很好的觀點,比如說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相結合,再比如說不遠千里招一批、四鄰五舍聚一批、傳統行業轉一批、草根創業促一批相結合;還有什么女婿上門送活水、兒子受壓添動力、女兒回門多留住、小姑媳婦當幫手相結合;再如通過培訓育一批、自學成才冒一批、栽下梧桐引一批相結合等。但以上這些都是從政府的需求側出發的單方面想法,真正抓住人才還得從供給側多出招,也就是如何通過政策有效供給,讓人才如魚得水,能發展起來,這才是硬道理。如果人才來了,硬件不夠硬,軟件又不軟,留人真的難。

五、力度真的要夠。

還得老生常談一個觀點,電商扶貧是絕對的一把手工程,對其復雜性、系統性要有充分的認識和預期,不是一把手親自抓,不是黨政五六個副職一起上,不是十來個相關部門都給力,到最后的實效往往是與預期相差較大的。我曾經給一些貧困縣的縣委書記建議,如果要抓電商扶貧,初期一定要有一點“階級斗爭天天講”的精神,大會小會都要講,連電商視察調研上縣電視臺的頻次都不能低于一個季度一次,否則氛圍起不來,要是局長、鎮長行動再不積極,抱著“萬事開頭難”的態度一拖,基本上就偃旗息鼓了。還有真金白銀得拿出來,不能光等國家給錢;電商辦的人員配置要夠格,人數、能力都要夠;相關的政策要到位,而且說到做到,等等。可以說,在電商扶貧的問題上,沒有一點用落荒之力的決心,只怕難免重復“播下龍種收獲跳蚤”的尷尬。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電商扶貧無疑是貧困地區縣域發展的又一次重要機遇,也是檢驗貧困地區發展能力的又一個賽馬場,期待各地的又一次“千帆爭渡”,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真真正正享受上電商帶來的美好生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作者的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性爱之日本精品视频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最新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精品少妇久久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