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的戰略布局中,“互聯網+農業”在過去的2015年吹起一陣熱潮,而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第十三次聚焦“三農”, 2016年,這股熱潮風頭更盛。
目前,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已打造出眾多成功模式和案例,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和不足,如何使農村電商在新的一年得到穩步長足的發展,許多業內同行都在思索這個問題,更希望聽到業內實操大咖及專業研究學者的意見。
以下為《小薛說農業》在“縣域電商風云人物系列專訪”中邀請共青團陜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分享在中國縣域電商的思想、觀點、實操經驗及未來發展等內容的訪談記錄。
關于青年返鄉創業
想要在農村創業,要真的問一句自己,準備好了沒有?錢在哪里?團隊在哪里?市場在哪里?土地在哪里?技術在哪里?這五個前置性問題必須想清楚。
小薛:去年返鄉元年的呼聲高漲,您認為青年返鄉創業的前景如何,他們應該從哪里入手去選擇創業項目?
魏延安:首先,我不大認同2015年是返鄉元年這個說法。
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因為農產品電商、家庭農場等的興起,青年返鄉的潮流已經開始形成。目前。僅阿里巴巴平臺上的新農人已經超過100萬人。
其次,回鄉創業的前景是有的,因為農村處在勞動力新舊交替期、經營方式轉型期和城鄉加速融合期,其中的機會是比較多的。
第三,回鄉從事什么樣的創業項目,要因人而異。如果有技術、會經營,則可以考慮現代農業;再進一步,如果資金實力還行,可以考慮規模養殖業;如果缺乏專業技術,但市場頭腦靈活,信息靈通,可以從事農產品營銷及電商等;如果有創新思維,地方生態良好,還可以從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
一句話,就是放寬視野,從最熟悉的領域入手,以專業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大農業所涉及的一、二、三產業都可以。
小薛:您認為青年回鄉創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魏延安:要有“八懂”
農業就是投資的天堂嗎?這些年,看慣了那些從二三產業轉入農業后鼻青臉腫的鮮活事例,建議想復雜些,做起來可能才簡單。
2013年底,我曾經寫過一篇《投資現代農業的八條忠告》表達了我的基本建議,主要有:
一要懂政策。農業是一個與政策關聯度極高的產業,而且經常有調整。比如,2008年以來,在豬的養殖上沒有少投入,但生豬產能2011年以后開始過剩,而牛羊肉整體短缺,所以從2012年起,肉牛肉羊產業加大了投入。但2015年,兩者的情況再次反轉。
二要懂農業。至少知道,農業不是工業。一些人在投資農業的時候天真地用工業投資的辦法搞農業投資規劃,幻想著像工廠一樣迅速建廠、調試、生產,卻不知農業是動植物生命的繁衍,受生物規律和自然氣候條件的根本制約,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和周期性,肉牛沒有三年以上是出不了欄的,蘋果沒有五年功夫是掛不了果的,在鐵的自然規律面前,砸錢有什么用?
三是懂合作。你做農業的地必然是從農民手中流轉而來的,不管這個流轉是你直接與農民打交道,還是與當地政府打交道,從法律的角度看都沒有區別,因為土地歸根結底是農民的,你只是流轉了一定年限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既然如此,你想完全撇開農民而獨自贏利是不可能的,你的農工必須要雇當地的農民,你的配套支持離不開當地農民,你必須學會與農民合作。
四是懂營銷。農業營銷的水平很低,實際上目前只有銷售,還到不了營銷層次。農業的市場呈現為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長期矛盾中,多少年來并無實質性的化解,當你投資一個農業產業時,雖不能說像押寶一樣難以猜測,但至少不可能精確預測,多收三五斗的現象在全國各地、在年際間頻繁上演,多少相似的情景屢見不鮮!
五要懂管理。農業如今也走過了粗放經營的年代,開始精細化了。而對于那些土生土長的農業企業家而言,則管理就成了土包子與現代企業家的分水嶺。事實證明:做農業,小的靠能力,大的靠管理。
六要懂創新。如果把農業想得過于傳統,一投入可能就受挫;如果把農業想簡單了,經營一陣就失敗,這樣的情形太多了。同樣是在經營農家樂,當大家都在釣魚、打牌、吃土菜的窠臼里打轉時,只有那些有文化內涵、能夠農耕體驗、享受自然的鄉村旅游相對勝出。
七要懂自己。到底投資農業為什么?如果要追求高額利潤的話,請遠離農業,農業做不到。請看看農業上市公司,哪個不是典型的低利潤、高市盈?但農業卻是最可永續經營的產業,是人類無論如何也離不開的基礎產業,是永遠不過時的朝陽產業。
八要懂風險。風險對于農業而言似家常便飯,不僅種類遠遠多于工業,而且程度遠遠大于工業。初期我以為有兩大風險,即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可隨著實踐總結的深入,我發現農業的風險遠遠不止于這些,現在已經可以歸納為6種:
1.自然風險,刮風下雨、旱澇冰雹、低溫寡照,輕則減產降質,重則顆粒無收。
2.疫病風險,可能輕度損失,也可能減產絕收。
3.市場風險,比工業的更難預測,更難對付。
4.政策風險,土地政策的收緊讓畜牧養殖場的用地變得有問題,產業支持措施的轉移讓補貼收入可能從此不再。
5.政治風險,地方官員的調整,有可能帶來人走政息的局面。
6.社會風險,農民的突然毀約或者合作沖突可能導致生產經營的中斷。
而從主觀上看,還可能遭遇更難把握的決策風險、失敗機率較高的技術風險和本領恐慌下的管理風險。
想要在農村創業,要真的問一句自己,準備好了沒有?錢在哪里?團隊在哪里?市場在哪里?土地在哪里?技術在哪里?這五個前置性問題必須想清楚。
小薛:對于青年返鄉創業,從政府的角度,要如何給他們營造環境、搭建平臺?
魏延安:我認為要從四個方面去做
明確政策導向。從現在的扶大不扶小到普惠政策,特別是要關注初創期的青年返鄉創業,應該有定向扶持。
加強創業培訓。盡快建立適應農村實際的創業培訓體系,更接地氣,更加務實,解決面臨的現實問題。
積極搭建平臺。通過組建協會、開展沙龍、典型宣傳等措施,讓他們發聲亮相,在促進創業的同時,實現人生價值,獲得應有的尊嚴。
突出系統幫扶。套用電商上的話,要有一個創業生態體系,黨政的重視、政策制度的改進、資金分配的透明、配套擔保基金與貼息貸款的設立、風險防范措施、綜合培養體系等,均需要統籌考慮。
關于現階段縣域電商發展的思考
縣域電商發展整體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主體少,基礎設施不完善,相關政策還不配套,電商服務業跟不上,必須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在制度創新、完善基礎設施、釋放人才活力、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有效供給上下功夫。
小薛:近幾年,涌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和亮點的縣域電商模式,如遂昌模式、武功模式、桐廬模式等等,您認為他們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共性的地方?
魏延安:四個方面
首先是對電商的認識比較深刻,從膚淺的網上賣貨深化到縣域經濟轉型新動力,以電商為切入口,打開了縣域經濟發展的一扇新窗戶。
其次是一把手親力親為。對于電商這一新事物,沒有黨政一把手的親自上手,在一些地方是很難推得動的,所以出現了一批電商書記、電商縣長。
第三是把地方優勢發揮得很好。縣域實際千差萬別,縣域電商因地制宜。像遂昌是從農產品電商到農村電商再到縣域電商一步步來的,但武功卻可以利用區位優勢打造電商洼地,直接跨越到縣域電商;桐廬是把農村電商作為民生工程,探索城鄉的互聯網新統籌,而成縣卻讓電商為扶貧開拓出一條新路。
第四是把握好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出政策,給項目,放手讓市場主體發育,形成了政府與市場兩掌合拍、掌聲雷動的生動局面。反觀一些地方,行政推動走形,政府干預太深,市場主體難以發育,電商最終還是青苗不長。
小薛:您認為發展縣域電商一定要具備哪幾個關鍵要素?
魏延安:五個關鍵要素
1、破解認識問題是前提。前景是“小縣域,大生態”,現實是“看小了、沒生態”。看小了,事情看小了,內容看小了,困難看小了,始終沒明白;沒生態,沒有電商服務,沒有人才,沒有產業配套,舉步維艱。
2、把好發展定位是基礎。優勢、劣勢、目標、對應政策、支持重點,都要想明白。
3、打造電商生態是關鍵。電商是系統工程,單個環節突破較難,就像種莊稼,有苗沒土,或者有土沒水,都長不成的。
4、加強人才培養是要務。要十分重視螞蟻雄兵的作用,把年輕人抓住,用細分理念加大培養;用質量意識扶持人才;從培訓入手,綜合配套服務跟進。
5
實施精準用力是推手。一把手工程是對的,但一把手抓還不夠,還得抓住下面的一把手;錢不多不要緊,關鍵用在刀刃上,避免盲目的建平臺、建園區和招大商引大資。
小薛:目前,電商扶貧是國家的一項重要舉措,您認為電商扶貧最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什么?
魏延安:看小了,沒生態
對當前縣域電商發展中的問題,我曾概括為“看小了,沒生態”,今天電商扶貧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脫貧攻堅的意見中已經明確提出要推進電商扶貧工程,目前急需深化認識,推出電商扶貧的頂層設計與一般演進圖。
關于縣域電商的發展前景
縣域電商會形成一個罕見的上下同熱、內外同熱現象,即從中央到基層政府都在關注,從領導到普通創業者都興趣十足,從電商行業內部到各大行業都躍躍欲試。
小薛:您提到發展縣域電商應著力于生態的打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培育人才,您認為,一個地方在起步發展縣域電商時,應該如何著手去培育人才?隨著發展的不同階段,又該如何做好系統的人才培訓工程?
魏延安:三條基本路徑,兩個注意問題,一個轉變
發展縣域電商,政府必須把人才問題放在突出位置。
有三條基本路徑:通過優惠的政策吸引一批,通過創辦培訓基地和電商孵化基地培養一批,通過配套創業貸款等政策扶持壯大一批。
必須注意的是,一些政府在人才的問題上,過分偏重于人才引進,迷信于“外來的和尚能念經”,結果可能出現“請來女婿氣死兒”的負面效果,要把三條路徑統籌運用好。
同時,必須關注到一個事實,從事電商的主體是年輕人,成長最快,潛力最大,要有明確的青年電商創業扶持和培養計劃,這可能決定了縣域電商的未來。
系統的人才培訓工程,就是要從培訓向培養轉變,培訓是開幾次會講幾堂課,而培養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形象地講,到了今天,我們再不能讓我們的電商創業者像當初第一代學電腦的愛好者一樣,從BASIC語言和DOS學起,今天電商需要打造一個windows系統出來,他拿了鼠標就可以上網,這是今天人才培養必須達到的境界。
小薛: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出,您認為這對縣域電商發展提出了哪些要求,會產生哪些影響?
魏延安:供給側改革切中了電商的痛點,目前的縣域電商最需要供給側改革。
縣域電商發展整體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主體少,基礎設施不完善,相關政策還不配套,電商服務業跟不上,必須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在制度創新、完善基礎設施、釋放人才活力、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有效供給上下功夫,通過政府的“營造漁場”,讓平臺、人才、企業等各方力量在農村電商的廣袤空間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首先,應該加大農村電商政策的有效供給,在中省出臺電商發展整體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各相關配套政策,督促市、縣政府也出臺本地電商發展意見,早日形成重視和促進電商發展的完善政策體系。
其次,應該加大電商服務的有效供給,高度重視電商服務業的發展,引進一批優勢電商服務商,重點解決人才培訓、網店裝修、專業美工、客服運營、市場推廣、數據分析等電商服務的供給不足問題。
第三,高度重視解決電商發展的短板制約問題,目前突出表現在農村寬帶還沒有普及,網速不快,收費不低;農村物流還不發達,運不了,送不到,收費高,時效差,一些地方的農產品電商物流費用甚至高過農產品本身;缺乏電商發展的要素集中承載地,電商孵化中心建設滯后,配套的加工、包裝、倉儲設施不到位等,必須加力加快解決。
第四,應該切實加快農業轉型升級,農產品電商發展離不開農業的現代化與信息化,電商的發展迫切需要農產品加速標準化、品牌化,加速推進農業物聯網、云計算發展,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精準農業,實現農產品質量可追溯,數據可共享,滿足消費者對質量與安全的要求。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應該按照電商“C2B”模式的要求,從消費者的需求來定制農產品生產,按照市場的要求來規范生產,用電商最終實現對農業的深度改造與轉型升級。
小薛:您說電商發展在十三五會更有底氣,您認為未來一年縣域電商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和前景?
魏延安: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持續升溫。到今年出去,沒有講發展電商的縣可能就沒有了。縣域電商會形成一個罕見的上下同熱、內外同熱現象,即從中央到基層政府都在關注,從領導到普通創業者都興趣十足,從電商行業內部到各大行業都躍躍欲試。
二是形式多樣。從最初的“摸著石頭過河”到逐漸有一點心得,下來會在因地制宜上下功夫,走出各具特色的縣域電商之路。
三是生態完善。從初期走過來的縣已經認識到,電商不是虛擬經濟,也不是一個單項產業,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多部門配合,更需要多產業協同,最終形成一個涵蓋多產業、多領域的電商生態圈,電商經濟由此形成。
四是內容豐富。從簡單的農產品電商、淘寶村現象到電子商務進農村,從單一的青年電商創業到傳統企業電商轉型,農資電商興起,跨境電商嘗試,生活服務電商試水,電商扶貧深化,農業電商啟航,縣域電商完全可以多姿多彩!
五是普惠群眾。縣域電商最終要演化為群眾運動,讓群眾享受到電商帶來的信息化紅利,讓群眾可以作為主體輕松地參與電商發展,讓電商平臺、企業、服務商與普通電商從業者可以共享電商發展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小薛的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