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中的“鄉村美學”
立足于多年對鄉村的哲學思考,十余年的旅游咨詢行業經驗,以及對古典詩詞、小說的研究,加上廣泛的鄉村實地考察,經過多層次梳理,他認為鄉村美學美在這四個方面:鄉村環境、鄉土材料、鄉愁情懷、鄉村生活。
美在鄉村環境
鄉村的美,首先應該從村莊本身跳轉到鄉村生態視野,從家庭宅院,到鄉村聚落,再到山水田園,構成了我們通常講的詩意棲居,即是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村莊周邊連綿起伏的群山、高大茂密的樹林、蜿蜒曲折的河流、阡陌交錯的田園……構成了鄉村的背景,描繪了鄉村的底色。
依托獨特的山水環境,人們因地制宜,落地而居,繁忙而有序的生產和生活,經過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傳承,發展而成一個個牧村、漁村、林村等等特村落。
美在鄉土材料
鄉村的美還體現在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建筑等方面對鄉土材料的組合與運用,展現出看似平凡卻讓世人驚嘆的藝術成果。從鄉村常用材料上看,大體有金、木、水、火、土、革、石、草、竹、布等十余類。
人們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將有限的材料進行千變萬化的組合,哪怕一種材料也要發掘出多樣用法,極盡生存智慧。拿鄉土建筑來說,屯堡人就地取材,以石為結構,以木為裝飾,配以花草綠化,構造了獨具一格的山地建筑風格。
美在鄉愁
鄉愁是什么,這一直是文人學者持續探索的話題。而自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記住鄉愁”以來,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全民共鳴的社會情緒,成為鄉村建設、鄉村創客及鄉村旅游等領域的核心價值理念,也自然成為鄉村的另一種美的存在。
提起鄉愁,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故鄉的獨特記憶,最常見場景的莫過于村口的古樹、共用的老井、祭祀的宗祠、嬉戲的荷塘 、祈福的廟宇、入口的牌坊、秋日的曬場、熱鬧的戲臺、深鎖的庭院等等,每個景觀都承載了一種生產生活的記憶,凝聚起了一個生活、休閑、交流與交換的的意義空間。
美在生活
自古以來,人們所向往的不外是《桃花源記》中的屋舍儼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怡然自樂,擺脫嘈雜、緊湊的慢生活。生態、生產、生活、生命四生交織,構成了鄉村井然有序、不疾不徐的生活方式。
那里的人們將所依托的環境視為神明,與自然和諧相處;在和諧的自然環境中從事或農或商或工的生產活動;生產之余研究美食、談天說地、表演嬉戲;帶著對祖先與神明的敬畏進行祭祀祈福,交織出鄉村一幅幅美麗和諧的生活畫面。
鄉咖問答
Q為什么您會提出“鄉村美學”的概念?您的初衷是什么?
A現在大家都把眼光聚焦到鄉村,無論是旅游、文創,還是產業,這是好事,同時也蘊藏著危機,就是鄉村的過度符號化、城市化、消費化、甚至是投機化。中國鄉村生意要有未來,必須要生產出自己的價值觀。個人覺得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價值外,還應該提出一種美學價值,具有普適價值的鄉村美學。我大學是學哲學美學專業,離校十余年,一直在從事旅游規劃設計行業,這么多年,也一直在嘗試將所學與所業結合起來,這也是我提出中國鄉村美學概念的初衷。
Q您所倡導的鄉村美學,其核心內涵是什么?具體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A立足于多年對鄉村的哲學思考,十余年的旅游咨詢行業經驗,以及我們對古典詩詞、小說的研究,加上廣泛的鄉村實地考察,經過多層次梳理,我們認為,鄉村美學美在四個方面:其一美在鄉村環境,鄉村的美首先應該從村莊本身跳轉到鄉村生態視野,從家庭宅院,到鄉村聚落,再到山水田園,構成了我們通常講的詩意棲居,即是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二美在鄉土材料,勞動人民對鄉土材料的 因材施用,將有限的材料進行千變萬化的組合,展現出看似平凡卻讓世人驚嘆的藝術成果。拿鄉土建筑來說,屯堡人就地取材,以石為結構,以木為裝飾,配以花草綠化,構造了獨具一格的山地建筑風格;其三美在鄉愁,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故鄉的獨特記憶,村口的古樹、共用的老井、祭祀的宗祠等等,每個景觀都承載了一種生產生活的記憶,也成為鄉村另一種美的存在;最后美在生活,生態、生產、生活、生命四生交織,交織出鄉村一幅幅美麗和諧的生活畫面,構成了鄉村井然有序、不疾不徐的生活方式。
Q作為中國鄉村美學的倡導者,在鄉村美學設計方面,您是如何實踐的?
A立足10余年的規劃設計業務基礎,我們聚焦鄉村美學設計,并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與設計方法論,我們希望把鄉村建設得更象鄉村。在空間上,我們尊重村落的傳統肌理,從自然空間、耕作空間、居住空間、休閑空間、商業空間、信仰空間六大空間入手,分空間進行改造和文化包裝。在環境上,我們重點圍繞古樹、老井、宗祠、池塘、廟宇、牌坊、曬場、戲臺、庭院等傳統村落典型景觀,根據村民的共同記憶保護與恢復,營造氛圍。在改造上,我們遵從鄉村傳統肌理,從道路、街巷、庭院、房屋建筑(屋頂、梁、墻、門窗、柵欄)等入手,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做到老村子、新品味。在裝飾上,我們堅持植物是最好的軟裝,采用鄉村傳統、常見的綠植對山林、道路、公共空間、庭院進行裝飾和美化。
Q我們都知道您在酒文化旅游方面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像酒文化這類產業旅游業務,您是如何把它們納入到鄉村美學的實踐中的?
A產業旅游也是我在10多年的從業經歷中積累下來的一種業務類型。我服務過內蒙古森工集團的林業旅游2年,江蘇洋河酒廠的酒文化旅游6年,北大未名集團的生物產業旅游3年。我認為產業是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支撐,產業是本質,旅游是一種產業消費場景營造,以旅游為平臺和入口,產業旅游的核心即是做產品的體驗設計。在這方面逐步形成了我們自己的技術線路,可以用“三業思維、四個回歸、五個服務、六個體驗”來概括。
三業思維,行業、產業、企業。任何關乎企業的策劃案,都應放在行業發展轉型的大背景之下去考慮,將企業與行業、產業思維相連。
四個回歸,回歸鄉土、回歸消費、回歸生活、回歸體驗。要切合企業的特征與生態,要在鄉村休閑社交的生活消費當中重構品牌。
五個服務,即服務于企業形象、文化重塑、品牌再造、營銷創新、公關構建等方面,充分挖掘鄉村、產業的價值體驗方式,提升企業的軟實力。
六個體驗,即是資源價值化、價值品牌化、品牌故事化、故事情境化、情境體驗化、體驗社交化的思路,按照品牌體驗設計的邏輯來進行。
Q您團隊打造的“游學籌智會”平臺,是如何服務客戶的?目前發展情況如何?
A游學籌智會是我們在鄉村美學推廣過程當中探索出來的一種面向基層政府和中小企業的智慧旅游社交產品,它也是一個以游學考察和集智沙龍為主要形式的新型鄉村服務平臺,是鄉村服務與產業協作的切入口。游學籌智會以鄉村美學為旗幟,緊扣鄉村、小鎮,農業等核心領域,秉承“眾智眾籌,產業協作”的理念,技術,美學與產業三位一體,匯聚鄉村產業鏈實戰專家、有效資源,變傳統規劃的單一公司、單一團隊、一次性的服務為一個行業,一個平臺,一個伙伴式的服務,定制可操作性強的系統解決方案。迄今為止,游學籌智會已經舉辦9期,足跡遍布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多個省市地區,獲得了舉辦方的一致認可,也有效推動了行業合作。
Q從創業角度,您在鄉村美學的研究和實踐上做了哪些事情?未來有怎樣的計劃?
A我們是一家有情懷的創業公司,公司發展方向與產品都還在不斷探索過程中,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動鄉村文創開發及旅課草堂落地。在創業路上,雖然也走了不少彎路,但我們相信,方向對了,路就不會太遠。圍繞我們的業務拓展,我們將以鄉村美學為旗幟,以發現、體驗、感悟、享受鄉村之美為目標,以游學籌智會為平臺入口,以鄉村美學設計為場景營造,以產業旅游咨詢為資源配置手段,以旅課草堂為產品體驗載體,匯聚更多資源,加強產業鏈協作關系,構建新的鄉村生活方式和產業生長方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旅游鄉建CLUB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