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魏延安:在鳳凰山下說鄉村旅游的六個問題

[ 作者:魏延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14 錄入:實習編輯 ]

在陜南的漢陰縣有一個坐落在鳳凰山中的漩渦鎮,至今還保留著幾百年來形成的山坡梯田,當地叫作鳳堰古梯田,從宣傳的圖片來看,相當美。于是,在這個端午節,我慕名前去看了一趟。

從縣城出發,需要翻越鳳凰山才能看到這些梯田,雖然山路蜿蜒,但經過改造之后,路況已經大大好轉,開著車窗慢慢上山倒也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白云悠悠,山風習習,真能體會到“白云生處有人家”的感覺。翻過鳳凰山,呈現一個半包圍型的大山坳,總體形狀略似人的耳朵一般,那些古梯田就分布在耳廓之中。這里的山有一個特點,即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所以形成了難得的山坡稻田景觀,加上政府引導稻鴨共生的有機種植,讓人又切身體會到和諧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模式。

看了古梯田,吃了農家樂,又參觀了當地的馮家堡子古寨。這戶馮姓人家由湖北輾轉遷徙于陜西關中等地,最后落腳于鳳凰山中。雖然已經人去樓空,但留下來的建筑特別是屋內的陳設,依然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耕讀傳家的傳統氣息。

從鳳凰山重新回到縣域邊,坐在依山傍水的民康生態園,我不禁對這一趟古梯田之旅作了一個回顧,總體來說不虛此行,但要說完美卻還不能,要讓鳳凰山的古梯田旅游火起來,要讓大家的心目中形成更好的印象,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

如何讓好山好水還好來?

從鳳凰山下來,我首先想到的是路途遙遠帶來的不便。從西安趕到這里,大體需要四個小時,一日游專門來此顯然是不大可能的,只能是順路,順路則從西安到安康后選擇很多,比如說瀛湖、南宮山,能來這里的人肯定又要少起來。要么就是專門趕來,那么人就要留下來,能在此住宿,就可以領略早晨的巴山云霧、午間的水田艷陽、晚間的山村炊煙等等,鳳凰山觀景、古梯田考察、馮家堡子采風等皆有留人的理由。事實上,只要有好的看點,讓游客為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并不難,但這樣立刻對景區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像甘肅的甘南旅游這幾年靠典型的口碑傳播火起來了,因為去的人發現了難得的草原風光,景色很美,而且安靜,住宿餐飲條件不錯,收費還不高,比去呼倫貝爾大草原又方便,所以周邊省份有大量的人開著私家車就去了。鳳堰古梯田能否成為秦巴山中的陶淵明式的夢幻鄉村?陶淵明詩中描繪的“方宅十馀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能否得到展現?

如何讓人安心地留下來?

要讓人在一個旅游的地方留下來的,一定要有一個充分的理由,讓人心甘情愿,比如現在流行的全域旅游、農旅結合、鄉村民宿等。但在鳳堰古梯田景區,田的景色保持了下來,而民居的特色卻沒有保留下來。散落在梯田中間的民居恰恰是農民富裕起來后學著城里人蓋起來的小洋樓,這是農民生活好起來的標志,卻是城里人最不想住的地方。鄉村旅游如果一言以蔽之,我看核心就是“土得要掉渣,洋得要現代”,凡是鄉村的民俗傳統、餐飲美食都要保持原味,但生活設施卻要現代起來,網絡要通,起居要改善,外部看是土房,內部裝修可能是四星級標準,最近幾年興起的鄉村民俗都在按這個思路干。假如說,鳳堰古梯田能總體保持徽派建筑的風格或者原有的鄉村民居特色,在屋內陳設與生活設施上進行改造,則更有吸引力。現有的一些農家樂,菜品比較有特色,衛生間等讓人頭疼的地方也做了改造,但還不理想,然后就是民居的形象有些太現代了。當然,這不能怪農民,更不能強迫農民改回去,需要遵循市場邏輯和農民意愿進行適當的改造。

如何讓村落的保護與開發結合起來?

馮家堡子是古梯田中遺留下來的比較完善的古寨,經過政府保護和修復,很有一番古風遺韻的景象,但似乎在思維上有一些商榷之處,這就是完全保護起來了,只能參觀,但因為游客少又沒有配套的解說體系,只能是大概轉一圈來感受一下。至于收門票,目前的鄉村旅游基本是不收門票的模式,主要靠配套的餐飲、土特產銷售和民宿掙錢,馮家堡子恰恰又沒有這些東西,只保護是換不來效益的,也不是長久之計。出了馮家堡子,卻有周邊的農民開著自己的小洋樓做旅館,如果把二者結合起來,放農民到馮家堡子做餐飲,銷售土特產,甚至留出幾間民宿,晚上再讓農民扮演上更夫、家丁,體驗一下晚省早讀之類的馮家家風,是不是要更好些?至于解說者,完全可以讓有興趣的人當志愿者,適當補貼即可。

如何讓鄉村旅游的定位更精準?

在馮家堡子的停車場我留心觀察了一下,大約停了有十輛車,西安牌照的有八輛,漢中的有一輛,來這里轉悠的顯然以西安人為主。那么這些西安人來這里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從我個人的感覺來說,肯定是要看山看水,領略漢陰的風土人情,吃吃這里的山中美食,走時有可能再買一些當地的山貨回去。當然,這需要一個細致的調查和分析。如果說過去靠人工訪問麻煩還效率低的話,則今天互聯網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一個二維碼掃過之后你就可以享受免費WIFI,參與微信公眾號上的問卷調查你就有可能贏得大獎,這種的一般套路總還是可以吸引一批游客參與的,由此取得的數據分析之后就能讓景區的定位與相應的改進方向清晰起來。而通過一段時間的掃碼拉粉,就可以據此來開展景區推廣,春天什么花開了,秋天什么果子熟了,都可以實時推送,再隔三岔五地選發一些游客的攝影作品,更能引發參與熱潮,實現景區與游客的有效互動,進一步讓景區的管理與游客的需求相契合。由此繼續延伸,則旅游電商可以順勢推動。

如何把景區最美的一面展示出來?

大家常說,看景不如聽景,因為滿懷希望卻失望而歸的事情經常發生。我在去古梯田的路邊觀景臺聽到一個人失望地說:山下面就是傳說中的古梯田?怎么沒有什么看頭?為什么他會說這樣的話,因為季節不對,水稻剛插上秧,整個山郁郁蔥蔥,那么稻田看起來就不是那么起眼了。如果放在春天,山色初綠,而梯田中的油菜花海盛開,那就是天然的巨型國畫,人在畫中,怎能不美?!可惜沒有當地的向導來向游客講清楚。而初夏的水稻梯田其實是有風景的,只是缺少欣賞的角度,比如走在田埂中,近看麻鴨戲水,側聽蛙鳴之聲,誰說不是城里人眼中的好風景?只是水稻田中缺少參觀的通道,往往要付出濕鞋泥腳的代價。還有,欣賞夏日梯田的美景,還有一個觀察點的問題,在山頂的觀景臺上看遠了些,但到了山腳再看也感受不佳,恰恰是半山腰,俯瞰水稻梯田,那是相當壯觀,再用手機拍下來,發在朋友圈里,同樣可以引起點贊無數,但這個拍攝角度也缺乏引導。這些都是細節問題,卻也是很要緊的問題,正所謂細節是魔鬼。

如何把鄉村旅游的資源深度開掘出來?

看罷鳳堰古梯田,我頓時想起了遠在云南元陽縣的哈尼古梯田,兩者有些類似,但哈尼梯田的開發顯然更有深度。看梯田只是一個吸引游客的切入點,更重要的是系列旅游產品的開發,比如以哈尼族等少數民族對歌為載體的文化項目體驗、以哈尼生態大米及其系列加工品為主的土特產品推廣、以當地少數民族服飾及配飾為代表的工藝產品銷售、以當地生產生活場景為依托的風土人情體驗等,綜合形成了一個可以看、可以住、可以玩、可以買還可以深度參與的綜合旅游項目,而且與互聯網聯姻,發展電商旅游,也已經有模有樣,這一點是值得學習的。

最后,歸結一句話,鳳堰古梯田景區是一個“養在深閨待人知”的美麗姑娘,還有很多人想一睹她的芳榮,現在需要做的是,讓她穿上合體的衣服,打掃好整潔的農家小院,以最好的姿態迎接更多欣然前來的客人,一起享受那滋潤的山中美景。我聽說縣政府與一個比較大的企業集團已經簽約了,將要對鳳堰古梯田景區進行深度打造,期待展現出更靚麗的身姿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魏延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网站 |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 |